病人,男性,37歲。左手臂多處散在干癬2月余,不時劇癢脫皮。最近一周突然從胸部到耳部有癢刺感,搔抓后出現(xiàn)紅疹,繼而皮膚大片隆起變粗,遇熱加劇,遇冷緩解。
問診:平日易出汗,但因辦公室冷氣強,故近來少出汗;胃口、二便均好;唯睡眠因夜間出汗、頸部搔癢感重而不成眠。.
病人本是易出汗之人,但因居處冷氣間,造成風寒閉住毛孔,汗不透發(fā),故而成癮疹。本應易治,遂用麻黃加術湯加五苓散、銀花、連翹、荊芥、防風、蟬蛻治之;因病人嫌煮藥不便,遂予粉劑,并囑汗出避風。孰料一周后,病人不但原病未除,反而加劇,手臂干癬未變,頸部以上皮膚開始硬化癢甚,耳緣硬化脫皮,癥狀比前加劇。詳問緣由,自述每服藥后,必出微汗而癢止,但藥效過后皮癢更甚于前,且開始覺得皮膚粗硬;同時往來寒熱,發(fā)熱時汗出癢甚,得涼而適,發(fā)冷時癢止但畏風怕冷,一日數(shù)次。問有無惡心,答無。聞畢思之,定是粉劑力量不夠,汗雖發(fā)但不暢,因而失治,造成病未除而表更虛。此證已變,遂改用桂麻各半湯三劑,來調(diào)和營衛(wèi),同時發(fā)表出汗。
三天后,病人自述:服藥后汗出較多,手臂干癬未變,但胸部以上皮癢好轉,皮膚仍粗硬;往來寒熱仍有,但發(fā)熱少、惡寒重,常常起雞皮疙瘩。我見前方起效,甚喜,但由于過度發(fā)汗,病人表虛證明顯,不能再發(fā)汗。思之,遂用桂二麻一湯代之,既和營衛(wèi),又不過汗,再予三劑。誰知三天后病人大喜而來,不但胸部以上皮疹全好,連手臂上的干癬都不復存在,此乃我始料未及。
事后思之,皮膚病本就是營衛(wèi)不和,加上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淫為害,及個人體質差異,繼而變化出多種樣貌。而恩師在教導我們時,不斷強調(diào)“有是證用是藥”,正是體現(xiàn)了辯證論治的特點,固然疾病的樣貌千奇百怪,但當醫(yī)師能抓住主要病因病機時,往往幾劑就能起大效。
學生 北辰 敬上
倪師評語
任何皮膚病都與排汗有關,由于現(xiàn)代的科技文明帶給世人很好的生活品質,所以到處都有冷氣,導致皮膚毛孔的不正常出汗,于是出現(xiàn)各種不同病名的皮膚病。世上也只有經(jīng)方家敢于使用麻桂,讀者可能不知道,現(xiàn)在的溫病派中醫(yī)們,視麻黃桂枝為蛇蝎一般,所以都不敢使用。從上面這個案例中,大家可以看出北辰對于麻桂的使用是非常之精準,藥量的增減也非常了然于胸,所以可以做出如此正確的劑量加減,從而讓病情迅速的恢復過來。經(jīng)方的一劑知、二劑已的效果從這種案例上就可以證明,其療效絕非虛構,只要麻黃桂枝的劑量運用得當,何愁病會不治呢,真棒??!
不信中醫(yī)的人士請注意,一但你們得到這種皮膚病時,你找西醫(yī)治療,只有一種處方就是類固醇,如果你相信這種藥可以將你頑固的皮膚病治好,請繼續(xù)使用它不要停,讓我們看看結果如何。如果它真的能將你的皮膚病治好,我恭喜你,因為你的運氣實在太好了;我臨床至今,尚未看過一個病人的皮膚病,是因為使用類固醇而好的,真是要好好的恭喜你。請不要用中藥了,因為你不信中藥,又何必來找麻煩呢?
漢唐中醫(yī) 倪海廈 謹記于 2009年0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