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日小暑,夏天的第五個節(jié)氣。民間盛傳:'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二)
在陣陣熱風(fēng),滾滾熱浪的'熏陶'下,人們總是想著空調(diào)、冰飲,總是想著山泉、避暑勝地。其實,最主要還是那句老話:
心靜自然涼
(三)
心靜自然涼,出自唐代詩魔白居易的一首詩《苦熱題恒寂師禪室》:
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
非是禪房無熱到,為人心靜身即涼。
白居易在盛夏去拜訪恒寂禪師,卻見恒寂禪師在房間內(nèi)很安靜的坐在那里。白居易就問:'禪師!這里好熱哦!怎不換個清涼的地方?'恒寂禪師說:'我覺得這里很涼快啊!'白居易即有感而作了這首詩。
(四)
后來,白居易還用詩來告誡人們?nèi)绾蜗睿?/b>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fēng)。
散熱有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五)
其實,心靜自然涼也是有科學(xué)道理的。
心靜,心如止水,就是情緒平緩,血液循環(huán)就減慢,熱量就減少,人自然就會覺得涼快了。
心靜,心無雜念,就是專心致志,外界環(huán)境就毫無影響,就算汗流浹背,心里還是清靜、清新、清爽、清涼的。
(六)
其實,人們不應(yīng)該只在盛夏酷暑難耐才想起心靜自然涼。
其實,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心靜如水。靜以修身,寧靜致遠,歲月靜好。'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人生不過如此。
音樂:《心如止水》任妙音
圖片:《風(fēng)動奈荷,心靜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