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大了,什么樣的鳥都有”。在昆滇廚師隊伍中,確實有一些專職“跳墻”要挾老板的高手,特別是某些廚師長,以“老大”自居,只顧自己的眼前利益,不考慮餐飲企業(yè)的長足發(fā)展,看到老板的生意好了,立馬“漫天要價”要求漲工資,否則就要帶原班人馬“集體跳墻”,想逼老板就范,一顆老鼠屎,攪壞一鍋湯,擾亂了昆滇餐飲市場,壞了云南廚師的名聲,給整個云南廚師隊伍帶來了不良的風氣。使有些不明真相的廚師跟風而上,炒了兩年的菜,稍有點“名氣”就“威逼”老板加工資;否則就“跳墻”走人。搞得昆滇餐飲江湖一片亂麻麻,很多酒樓餐廳的廚師走馬燈似地換來換去,廚師隊伍人心渙散,菜肴質量不穩(wěn)定,“后果很嚴重”,此風不可長。
廚師長“跳墻” 還吃回扣 虧死老板
我是中國烹飪大師,又是老道道酒樓董事長,我是從廚師和老板的兩個角度看問題。我也抽空去新華書店轉轉,買一些有關烹飪、餐飲經營的專業(yè)書籍看,學人家的好經驗,我認為“廚師跟著老板走,老板跟著市場走”這個觀點很好。餐飲企業(yè)的老板就應該是“拉風箏”的人。而有些老板不懂烹飪也不懂經營,想找個手藝好的廚師就能把生意做好;看到餐廳做得好以為全靠廚師,其實菜品設計、消費定位只是其中的一點;結果餐飲企業(yè)的老板被廚師長牽著鼻子走,變成了“風箏”,廚師長反倒變成了拉風箏人,廚師長想跳老板的墻就“跳墻”,想放老板的風箏就放風箏。所以,我們的餐飲老板要轉變用人觀念,老板應該是總導演,該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要全盤考慮,用什么人做什么事老板說了算。老板要策劃好自己的經營方向,組織研發(fā)出新菜,限定廚師把老板開發(fā)的菜做出來。我們老道道酒樓就是自己設計好了菜品、叫廚師這么做?,F(xiàn)在這些第三代廚師,有些根本不動腦筋,反正餐廳賣多賣少到時候他都只認得拿工資,不想承擔風險,不開發(fā)菜品,不為餐飲企業(yè)長期發(fā)展著想,就想“旱澇保收”;還想把采買等權利都拿去吃回扣;廚師收錢,虧死老板。
“跳墻”廚師長自己肥了 窮了廚房弟兄
我們老道道酒樓遇到的第一個廚師長看到老道道生意紅火,受金錢誘惑,人家答應工資開高一點,他就“跳墻”走了。可是他去那邊整了兩天,就“整不成了”。第二個廚師長也跟著“跳墻”出去承包廚房。但我們老道道的生意照樣紅火。因為老道道的經營思路、出品都在按我們事先設計好了的路子走,如今在老道道酒樓,哪個廚師憑空提漲工資、想“跳墻”,我先叫他走人。昆明現(xiàn)在的廚師隊伍應該洗牌,廚師要找準自己的定位,要有“廚德”,要為企業(yè)老板著想。老板不能控制整個酒樓,不經常去考察農貿市場、不親自去了解進貨渠道、食材價格、去談生意、“拍板”進低價貨,就很難降低成本。有些“甩手”老板把進貨的權利交給廚師長,反而養(yǎng)成了廚師長的“爛毛病”,使有些廚師長成了“包工頭”,自己肥了,卻苦了窮了廚房的弟兄們。有些廚師長帶頭“跳墻”,跟著去的廚師工資待遇還沒有原來的好。
有的老板圖省心,樣樣包給廚師長,讓這些廚師長變成了“二老板”,廚師服不穿,白帽子不戴,整天背著手在廚房里繞兩繞,菜不炒,事不做,錢拿得還比站灶干活的廚師多,而且最后還會“搞廢”餐企老板。搞廢一個老板他又換一個地方,繼續(xù)當他的廚師長。非要等到他搞垮了幾個地方,最后搞爛了名聲,走到哪里人家都不要他為止。
不給“崴”廚師有騙人的機會
老板要對廚師長實施培養(yǎng)使用、監(jiān)督管理,否則他與供貨商打起聯(lián)手來吃回扣,會吃垮老板。老板還要精通“人、財、物”的三大管理,采買管理。做餐飲就像唱戲,老板是總導演,廚師是演員。老板要給廚師長創(chuàng)新菜的硬性指標,不然他不創(chuàng)新菜品,總賣那幾個老菜,到頭來賣得沒有生意,吃大虧的還是老板。開餐館是個系統(tǒng)工程。老板是走市場的,廚師跟著老板把市場需要的菜品炒香就有成就了。
老板不能渾水養(yǎng)魚,偏聽偏信應聘廚師的吹噓,有的廚師來應聘“頭灶”只要3000元的月薪,老板覺得3000元聘個“頭灶”劃算,答應下來了。結果這個廚師根本不是“頭灶”的料,但他已經上灶了,你就得開給他所承諾的3000元工資,他“蒙”你一個月,又換地方去蒙別的老板去了。所以餐廳老板對廚師要先看他的實力,再說話不遲,不給“崴”廚師有騙人的機會。
對一些真正的“人才廚師”,老板最好是拿出一些股份來給廚師,好“留住”他。這種股份不是“技術股”,而是股東股,廚師買了股份,工資獎金不變,又有股份分紅,他就能“死心塌地”為有自己股份的企業(yè)做事了。也不可能再“跳墻”。因為他跳出去開餐館不一定開得走。
老板要給廚師休息有業(yè)績要加薪
昆明出現(xiàn)廚師“跳墻”的問題,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例如一個廚師在一個酒樓餐廳工作時間長了,就存在期望加薪的問題;因為廚師工作了一段時間,技術從生疏到熟練,再到進一步提高。廚師出來學技術打工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他的技術提高了,你不給他加薪,他必然跳你的墻。一般來說,廚師到一個地方學了點本事,老板沒有給他加薪,他就要到薪水更高的地方。還有的老板喜歡拖欠廚師的工資,影響了廚師的生活。還有很多老板要求廚師出新菜,又不給他交流平臺,他出不了新菜,想到外面交流。也有些老板缺乏對廚師的尊重和理解。老板與廚師的溝通不夠,認為給錢你就得干活,而廚師有被尊重的需求,也會引發(fā)廚師“跳墻”的事情。
這就需要老板和廚師互相多溝通,達成一個共識,不一定都是要高工資,老板要關心廚師的生活、想法,逢年過節(jié)要營造點企業(yè)大家庭的氛圍,讓員工有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感覺老板好相處,企業(yè)是自己的家,精神得到滿足。給廚師有提升、展示才能的機會。老板要給廚師有休息的時間,不能一味怪廚師,業(yè)績起來要給廚師加薪。有些老板會想著法子壓廚師的工資,廚師就想“跳墻”了。老板的個性,領導方法決定了企業(yè)的發(fā)展,領導方法好,就能找到好的廚師幫子,就能做大做強,廚師也不愿輕易“跳墻”。在這方面,藹若春就做得比較好。我們金穗酒店的廚師長月工資也就三幾千元,但每月的工資都提前發(fā),工資獎金分得清清楚楚,干得好就有獎勵,使金穗酒店這么多年來,從未發(fā)生過廚師集體跳墻的事情。
老板沒把廚師當人看而是把廚師當牛馬
昆明餐飲企業(yè)出現(xiàn)廚師“跳墻”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餐廳酒樓的老板沒把廚師當人看,而是把廚師當牛馬,工作時間太長,工資待遇又不到位。第二是:企業(yè)對廚師培訓沒有目標,有些廚師直接來自農民工,根本沒有經過應有的培訓,加上物價上漲,工資縮水,導致廚師在餐飲企業(yè)打工收入減少,思想不穩(wěn)定,菜品也不穩(wěn)定,產生到別的餐館多掙點錢的想法。第三是:餐飲市場競爭太激烈,很多老板與廚師簽的合同對廚師不利、不好,讓廚師看不到前景,使廚師不顧職業(yè)道德,哪里多給點錢就往哪里跑。老板要對廚師好,廚師才會真心跟老板。人心換人心,你當老板不把廚師當人看,廚師隨時會跳你的墻。
當然,作為一個廚師,我還是老觀點:只有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廚師,才跟得上云南餐飲業(yè)的發(fā)展,把云南菜炒香,滇味炒出規(guī)模,炒出名聲往外走。培養(yǎng)云南廚師隊伍任重道遠,不僅要培養(yǎng)廚師的廚藝,還要注重培養(yǎng)廚師的廚德廚風,提高廚師的素質;才能保證滇廚在一般情況下不會亂“跳墻”;在創(chuàng)新的道路上保持滇味傳統(tǒng),在傳統(tǒng)滇菜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改良創(chuàng)新,提升滇味新派菜肴口味檔次,做大滇菜市場。
本事越大的廚師跳得越高
大多數(shù)有本事的廚師都會“跳墻”,一般沒有本事的廚師不敢亂跳。如果餐飲企業(yè)的老板看到有本事的廚師干得好,給他加工資,讓他感覺被重用,他就會多干一些日子。廚師也知道經常從這里跳到那里并不好,但有時為了多增加工資,為了提高廚藝,也會“跳老板的墻”。
有些廚師在一個餐飲企業(yè)在久了,會與老板發(fā)生沖突,在不下去了,只有“跳墻”到別的地方。所以老板要和廚師搞好關系,廚師也要有“廚德”。現(xiàn)在做廚師要多走動,多比較、多取經。看得多了,嘗得多了,才比較得出自己的菜相比人家的菜有哪些不足。才能每個細節(jié)都做到認真,做到完美。但不能照搬照抄別人的菜,也不能想當然地根據(jù)自己的口味去做菜,要了解食客的喜好,創(chuàng)新菜品。廚師不要老想著“跳墻”,你學到真本事,把菜做好了,老板就會特別“關照”你,你的工資也會跟著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