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山獼猴桃
貢山獼猴桃為獼猴桃科獼猴桃屬的植物。科學分類: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杜鵑花目。分布于中國云南貢山,茨開,生長于海拔2,000米的地區(qū),常生長在山地的樹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概述:
所屬卷:Actinidia Lindl.
所屬科:Actinidiaceae nom. conserv.
中文名:貢山獼猴桃
文獻來源:Actinidia kungshanensis C. Y. Wu et S. K. Chen, sp. nov.
A. callosa Lindl. var. pubescens auct. non Dunn : H. L. Li(1952), p. p, min. , quoad T. T. Yu 23001.
Species A. latifoliae(Gardn. et Champ. )Merr. affinis, sed ramulis annotinis petiolisque glabris, subtus secus venas brunneo -pubescentibus, ceterum dense albo -stellato -pubescentibus, medulla lamellata, luteola differt.
描述字段:攀援灌木。枝灰褐色,具縱條紋,具疏皮孔,無毛;髓片狀,淡黃色。葉紙質(zhì),卵形至廣卵形,長6—10厘米,寬5.5—6.5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圓形至心形,邊緣具細鋸齒,表面無毛,主脈具槽,背面密被白色星狀柔毛,沿脈被淡褐色柔毛,主脈和側(cè)脈隆起,第三次脈平行,側(cè)脈每邊10—12,于邊緣處網(wǎng)結(jié),細脈網(wǎng)狀,為毛被覆蓋;葉柄長約2.5—3厘米,無毛。聚傘花序生于當年生枝基部,長2.5—3厘米,密被微柔毛。花不詳。果球形,直徑約1.5—2.5厘米,綠色,無毛;宿存萼反折,被絨毛;果柄密被淡褐色絨毛。種子卵形至長圓形,長1.5毫米,直徑1毫米,深紅褐色,種皮骨質(zhì),具蜂窩狀網(wǎng)狀。果期9月。
分布及生境:產(chǎn)滇西北 (貢山,茨開),見于海拔2200米的林中。葛棗獼猴桃
葛棗獼猴桃是獼猴桃科獼猴桃屬的植物??茖W分類: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杜鵑花目。分布在俄羅斯、朝鮮、日本以及中國的湖南、云南、黑龍江、山東、貴州、湖北、河北、陜西、河南、甘肅、吉林、遼寧等地,生長于海拔500米至1,900米的地區(qū),見于山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編輯摘要目錄
中 文 名: 葛棗獼猴桃
拉丁名:Actinidia polygama (Sieb. et Zucc.) Maxim.
別 名: 天木蓼 葛棗子(遼寧),木天蓼(唐本草)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杜鵑花目
科: 獼猴桃科
屬: 獼猴桃屬
種: 葛棗獼猴桃
國內(nèi)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甘肅、陜西、河北、河南、山東、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貴州
國外分布:蘇聯(lián)遠東、朝鮮、日本
海 拔:500-1900
最低海拔:1200
最高海拔:1900
生 境:林緣或溝谷林中
藥用部位:枝葉;根;有蟲癭的果實
藥用主治:枝葉能治大風癩疾、積聚、氣痢風勞;根能治風蟲牙痛;有蟲癭 的果
葛棗獼猴桃 - 形態(tài)特征:
果實葉膜質(zhì)(花期)至薄紙質(zhì),卵形或橢圓卵形,長7-14厘米,寬.4.5-8厘米,頂端急漸尖至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有細 鋸齒,腹面綠色,散生少數(shù)小刺毛,有時前端部變?yōu)榘咨虻S色,背面淺綠色,沿中脈和側(cè)脈多少有一些卷曲的微柔毛,有時中脈上著生少數(shù)小刺毛, 葉脈比較發(fā)達,在背面呈圓線形,側(cè)脈約7對,其上段常分叉, 橫脈頗顯著,網(wǎng)狀小脈不明顯;葉柄近無毛,長1.5-3.5厘米?;ㄐ?-3花,花序柄長2-3毫米,花柄長6-8毫米,均薄被微絨毛;苞片小,長約1毫米;花白色,芳香,直徑2-2.5厘米;萼片5片,卵形至長方卵形,長5-7毫米,兩面薄被微茸毛或近無毛;花瓣5片,倒卵形至長方倒卵形,長8-13毫米,最外2-3枚的背面有時略被微茸毛;花絲線形,長5-6毫米,花藥黃色,卵形箭頭狀,長1-1.5毫米;子房瓶狀,長4-6毫米,潔凈無毛,花柱長3-4毫米。果成熟時淡桔色,卵珠形或柱狀卵珠形,長2.5-3厘米,無毛,無斑點,頂端有喙,基部有宿存萼片。種子長1.5-2毫米。花期6月中-7月上旬,果熟期9-10月。葛棗獼猴桃 - 屬性 :
生態(tài)分類: 木本植物 > 落葉藤本類
觀賞分類: 觀果類
高度范圍: 未知 [補充]
形態(tài)特征: 落葉性,花白色,芳香,漿果黃色 生長習性: 中性 繁殖培育: 未知 [補充]
景觀用途: 攀援棚架、 籬垣
紅莖獼猴桃是一種獼猴桃品種,在我國多個省市都有分布生長,生長海拔地區(qū)不高,主要為野生的大攀援灌木。編輯摘要
紅莖獼猴桃 - 概述:
紅莖獼猴桃
種中文名:紅莖獼猴桃 種拉丁名:Actinidia rubricaulis Dunn 科中文名:獼猴桃科 科拉丁名:Actinidiaceae 屬中文名:獼猴桃屬 屬拉丁名:Actinidia 國內(nèi)分布:主產(chǎn)我國西南南部的 云南、貴州、四川。廣西。湖南。湖北也有分布 海 拔:300-1800 中國植物志:49(2):223 形態(tài)特征:較大的中型半常綠藤本 最低海拔:350 最高海拔:1300 生 境:山地林中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布:宣恩,咸豐,鶴峰 所屬卷:Actinidia Lindl.
中文名: 紅莖獼猴桃
描述字段:大攀援灌木。枝淺褐色至紫色,具皮孔,當年生幼枝被褐色硬毛,隨后無毛,髓實心, 灰白色。葉堅紙質(zhì),長圓狀披針形至卵狀長圓形,長6—14厘米,寬1.5—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至近圓形,常偏斜,邊緣具疏細鋸齒,兩面無毛,背面主脈和側(cè)脈隆起,側(cè)脈每邊7—9,葉面細脈通常網(wǎng)狀下陷;柄長1—4厘米,紫紅色,無毛?;ǔV诙虃?cè)枝上,尤其是下面無葉部分,花梗無毛,長達1.5厘米;萼片5,長圓形,長約4毫米,寬約3毫米,先端鈍至圓形,常具緣毛;花瓣5,白色,長圓狀卵形,長約7.5毫米,寬約4.5毫米,先端圓形;花絲長3.5毫米,花藥黃色,長約1.5毫米; 子房長卵形,直徑1毫米,被柔毛,隨后迅速無毛,花柱多數(shù)。漿果茶褐色,卵球形至長圓形,長1.5厘米,直徑0.5—1.3厘米,無毛,具皮孔?;ㄆ?—5月,果期6—7月。分布及生境:廣泛分布于滇東南(祿春,蒙自,屏邊,文山,西疇,麻栗坡, 廣南,富寧),生于海拔1000—1800—(2300)米的常綠闊葉林及石山灌叢中。模式標本采于 紅河南部及蒙自。
昭通獼猴桃詳細信息 昭通獼猴桃 種名: 昭通獼猴桃
學名: Actinidia rubus Lévl.
別名:
花期:
生態(tài)性狀: 耐陰植物
觀賞性分類: 其它 科: 獼猴桃科 屬: 獼猴桃屬 加入收藏 植物圖片 更多 詳細特征
收起全部
分布地區(qū)
產(chǎn)云南東北角上的昭通縣(模式標本產(chǎn)地),其他地方未見記錄。 形態(tài)特征
中型落葉藤本;著花小枝長約8厘米,直徑2毫米, 密被紅褐色長硬毛,有凸起的淡黃褐色皮孔;隔年枝直徑4毫米, 毛被約比當年枝上的減半,毛大多斷折變短,髓白色, 片層狀。葉紙質(zhì),長方闊卵形至倒長方闊卵形, 長7.59厘米,寬67厘米,頂端短漸尖、急尖或鈍形, 基部截平形至淺心形,邊緣有大小相間的波狀的、具芒尖的小齒, 較大的兩齒之間多半有更小的小齒2個,腹面深綠色, 遍體薄被小糙伏毛,背面淡綠色,中脈上有少量, 側(cè)脈上有更少量的刺狀短硬毛,中脈、側(cè)脈和橫脈在背面隆起呈圓線形, 側(cè)脈79對,網(wǎng)狀小脈不發(fā)達;葉柄長56厘米,被相當多的紅褐色長硬毛; 花黃色,單生或數(shù)花密集近簇生,花柄長11.3厘米, 被硬毛;萼片5片,卵形,互不相等,長約6毫米, 寬3.5毫米,頂端短尖,外面無毛;花瓣5片,倒卵形, 稍不相等,長1011毫米,寬57毫米,頂端渾圓; 花絲長約4毫米,花藥黃色,長約1.2毫米,箭頭狀; 子房卵狀,長約2.5毫米,密被茸毛,花柱長約3毫米。 果未見?;ㄆ?月。 生長習性
產(chǎn)云南東北角上的昭通縣(模式標本產(chǎn)地), 其他地方未見記錄。
糙葉獼猴桃
所屬卷:Actinidia Lindl.
所屬科:Actinidiaceae nom. conserv.
中文名:糙葉獼猴桃
其它中文名:牛奶果、豬奶果(屏邊)。
文獻來源:var. rudis
A. henryi Dunn(1906), p. p. min. , quoad Henry 11307, 13335 ; A. holotrichaauct. non Finet. et Gagn. : H. L. Li(1952), p. p. min. , quoad H. T. Tsai 60483.
植物形態(tài)
大攀援灌木。枝和葉柄密被淡褐色或黃色硬糙伏毛;髓白色,片狀。葉堅紙質(zhì),卵形至長圓狀卵形,長8—15厘米,寬4—9.5厘米,先端急尖至漸尖,通?;慷鸂钚男?,稀渾圓,近平截至楔形,多少偏斜,邊緣具細鋸齒,兩面具稀至密的糙伏毛,葉背沿主脈及側(cè)脈密被糙伏毛,側(cè)脈每邊7—10—(11);葉柄長1—5厘米?;ㄐ蛎芏墒?,每束具3—5花,密被銹色絨毛;花梗長0.5—1.5厘米;萼片5,卵形,長約3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急尖,外面略被微柔毛;花瓣5,白色,長圓狀卵形,長5—6厘米,寬2—4毫米,先端圓形;花絲長約2毫米,花藥黃色,線形,長1毫米;子房長圓形,密被長柔毛;花柱長約2毫米,紫色。漿果圓柱形至長圓形,長約1.7厘米,直徑約l厘米,略被短絨毛至幾無毛,具皮孔?;ㄆ?—6月,果期7—9月。
產(chǎn)地生境
分布及生境:產(chǎn)金平、屏邊、西疇等地,常見于海拔1000—2000米的溝谷及森林中。模式標本采于蒙自東南即屏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