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形態(tài)特征
莖
根狀莖稍堅硬,粗5-6毫米,具較短節(jié)間,密被革質鱗片狀鞘。假鱗莖彼此相距2.5-4厘米,狹卵狀長圓形,長2.2-3.7厘米,粗1-1.2厘米,干后略有光澤,頂端生2枚葉,基部具數(shù)枚鞘。[1]
葉
葉長圓狀披針形或近長圓形,長8-13厘米,寬1.6-2.1-厘米,先端漸尖;葉柄長2-2.5厘米。[1]
花
花葶從已長成的假鱗莖頂端兩葉中央發(fā)出,與葉近等長(果期延長),在花序
本種花小,直徑約1厘米,唇瓣上無褶片,甚易區(qū)別。 [1]
形態(tài)特征
根狀莖粗壯,堅硬,粗5-7毫米,被褐色鱗片狀鞘。假鱗莖較密集,彼此相距不超過1厘米,長圓形或狹卵狀長圓形,長2.5-4厘米,粗7-13毫米,干后亮黃色,頂端生2枚葉,基部具數(shù)枚鞘;
分布及生境
產(chǎn)云南西部至西北部(耿馬、瀘水、漾濞、德欽)。生于林中樹上或巖石上,海拔1600-2600米。緬甸、印度東北部和尼泊爾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尼泊爾。
功能用途
醫(yī)藥: 全草:甘、淡,涼。清熱止咳,止血定痛,續(xù)筋,接骨。用于咳嗽痰喘,感冒,骨折,軟組織挫傷,外傷出血。
挺莖貝母蘭
挺莖貝母蘭,假鱗莖近長圓形或圓柱形,向頂端稍變狹,長達9厘米,粗約1.3厘米,頂端生2枚葉,葉近長圓狀倒披針形,革質,葉柄長4––6厘米,花葶從已長成的假鱗莖頂端兩葉中央發(fā)出,
|
|
形態(tài)特征
莖
假鱗莖近長圓形或圓柱形,向頂端稍變狹,長達9厘米,粗約1.3厘米,頂端生2枚葉。[1]
葉
葉近長圓狀倒披針形,革質,長27-30厘米,寬 4.6-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葉柄長4-6厘米。[1]
花
花葶從已長成的假鱗莖頂端兩葉中央發(fā)出,長約20厘米,在花序基部下方具10余枚二列套疊的革質穎片;穎片套疊成的筒長3.5-4厘米;總狀花序具8朵花;花序軸稍左右曲折;
略狹于中萼片;[1]
花瓣線形,與中萼片等長,寬約1毫米;唇瓣近卵形,長8-10毫米,3裂;側裂片寬闊,鈍,直立;中裂片近橢圓形,長3-4毫米,邊緣略波狀,先端微凹;唇盤上有3條縱褶片,
花期
花期6月。[1]
產(chǎn)地分布
產(chǎn)云南南部(勐臘)。生于石灰山林中樹上,海拔700-800米。越南、泰國、緬甸、印度東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緬甸。
披針形,花葶從已接近長成的假鱗莖頂端兩葉 中央發(fā)出,長20––25厘米,較粗壯,在花序基部下方有數(shù)枚至10余枚二列套疊的革質 穎片,總狀花序具4–––6朵花,花白色,唇瓣上有黃斑,
|
|
形態(tài)特征
莖
根狀莖較粗壯,粗6-8毫米,具較短節(jié)間,被鱗片狀鞘。假鱗莖彼此相距1.5-3厘米,通常狹卵形至狹卵狀長圓形,長3-8厘米,粗1-2厘米,干后淡黃色,有光澤,頂端生2枚葉,基部具數(shù)枚鞘。[1]
葉
葉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9-20厘米,寬2.8-4.6厘米,先端漸尖;葉柄長1.5-4厘米。[1]
花
花葶從已接近長成的假鱗莖頂端兩葉中央發(fā)出,長20-25厘米,較粗壯,在花序基部下方
有數(shù)枚至10余枚二列套疊的革質穎片;穎片套疊成的筒長2.5-4.5厘米,寬6-8毫米;總狀花序具4-6朵花;花苞片早落;花梗和子房長1.5-2厘米;花白色,唇瓣上有黃斑;萼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6-3厘米,寬8-10毫米,先端漸尖;[1]
花瓣線形,與萼片近等長,寬約2毫米;唇瓣近卵形,
果實
蒴果近狹倒卵形,具三棱,長3.3-3.6厘米,粗約1.5厘米。[1]
花果期
花期3-4月,果期6月。[2]
植物形態(tài)
本段內容由中國植物圖像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參與編輯
撕裂貝母蘭全株
撕裂貝母蘭枝葉
撕裂貝母蘭花果
產(chǎn)地分布
產(chǎn)云南西南部至東南部。生于常綠闊葉林緣樹上或巖石上,海拔1000-2300米。緬甸、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緬甸[1]。
功能用途
醫(yī)藥: 葉柄:清肺熱,祛風除濕。用于風濕痹痛。[2]
疣鞘貝母蘭,根狀莖直徑5—7毫米,密被革質的鱗片狀鞘,幼嫩假鱗莖鞘的背面常有小疣狀突 起,假鱗莖卵形至狹卵形,葉狹橢圓形或狹長圓形,革質,花葶發(fā)自己長成的假鱗莖頂端兩葉之間,
|
|
形態(tài)特征
莖
根狀莖直徑5-7毫米,密被革質的鱗片狀鞘,幼嫩假鱗莖鞘的背面常有小疣狀突起。
葉
葉狹橢圓形或狹長圓形,革質,長10-16厘米,寬1.3-2.7厘米,向兩端收狹,先端漸尖;葉柄長3-7.5厘米[1]。
花
花葶發(fā)自己長成的假鱗莖頂端兩葉之間, 長12—45厘米,在花序基部下方、花序軸頂端以
疣鞘貝母蘭(5張)
及有時在花序軸中部(由于連年發(fā)出 新花序)均具多枚二列套疊的革質穎片;總狀花序通常具3––6朵花;花序軸略左右曲 折;花苞片早落;花梗和子房長1—1.2厘米;花暗綠黃色,唇瓣褐色;
花瓣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1.1 .厘米,寬約1毫米,從基部向先端漸狹;
花期
花期7月。[2]
植物形態(tài)
本段內容由中國植物圖像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參與編輯
疣鞘貝母蘭根莖
疣鞘貝母蘭花果
產(chǎn)云南西北部至南部(貢山、騰沖、景洪)。生于林中樹上,海拔約1700米。尼泊爾、不丹、錫金、印度、緬甸、泰國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印度東北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