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演奏的技巧除了手、腕、臂的運動機能之外,還包含著一種超出彈奏技術之外的能力對彈奏技術起支配作用的心理控制能力。這種“心理能力”就是我們所說的“心理操作技能”。
心理操作技能有別于彈奏技術,不是肌肉運動的生理機能;也有別于樂感、學生的思維判斷、理解能力,以及個性、氣質、文化藝術修養(yǎng)等其它一般的心理因素,它不是從深層背景方面影響鋼琴演奏的心理素質?!靶睦聿僮骷寄堋敝傅氖?在對整個鋼琴演奏進行控制的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穩(wěn)定的心理能力。像彈奏技巧一樣,具有技能的性質,一經掌握就非常穩(wěn)定,作為一種心理活動的習慣,它甚至比手指的技術更加穩(wěn)定,而不易改變。雖然心理技能具有很大的先天性,但它也是可以訓練與可發(fā)展的。從開始視譜到整個練琴過程,乃至最后的演奏,在鋼琴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心理操作技能”始終都是一個具有支配性的活躍因素。
在鋼琴演奏與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許多問題不僅與“心理操作技能”的作用相關,而且往往它是關鍵癥結,也是決定兒童鋼琴才能的高低的決定性因素,直接關系著學生未來在鋼琴學習中取得的成就。我認為這就是有些孩子先天的生理自然條件非常好,肯動腦,練琴也算用心,理解能力也比較強,就是在鋼琴視奏方面比較慢,因而難以在鋼琴演奏方面取得較好成績的一個原因。心理操作技能方面存在的問題很可能就成為學生進步的關鍵障礙。
因此,家長老師鋼琴教學與輔導不僅要重視彈奏的技術與樂感的培養(yǎng),還需要開始研究與分析對以上兩個因素起重要支配作用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要在學習中不斷注意孩子心理技能的培養(yǎng),注意從這一角度去分析問題,并應在科學的理論指導用心理操作技能的規(guī)律來解決問題。
首先我想介紹“讀取”、“知覺中一元”與“特征代碼”的概念。所謂“讀取”并不單指從樂譜上讀取音樂信急,也包括從大腦的記憶中“讀取”。因為當樂譜己經背下來后,音樂的信急是貯存在大腦記憶中的,在沒有彈到它時,它們并沒有來到大腦意識的中心,只有在彈到它們之前,它們才被順序地“讀取”到大腦的意識中心,然后被演奏出來。鋼琴演奏中的“讀取”與我們一般的讀課文或背課文是一樣的。讀課文是從課本上讀取語言信息,,背課文則是從大腦中“讀取”語言信息,。己背下來的課文,它們僅僅存在于大腦的記憶中,并沒有來到大腦的意識中心,只是當要讀到它們之前的一瞬間,才被從記憶中“讀取”到大腦的意識中心。從心理活動的方式來看,從大腦的記憶中“讀取”與從樂譜上“讀取”都是一個取音樂信息,到大腦意識中心(心理學上稱為“工作記憶”)的過程。實驗研究表明同樣的音樂信急如果讀取方式不同,在演奏中的表現(xiàn)是有很大差異的,這種差異就是心理操作技能的一個重要的表現(xiàn)方面。
心理學研究與鋼琴演奏者的經驗表明,大腦讀取音樂信急不是以中一個音符為單位的,而是將音樂信急按一定的特征加以組織(如:“音程”、“音階”、“模進”等),一組一組、一塊一塊地操作。我們將這種被人的大腦按照一個整體來處理、按一定的特征組織在一起的音符稱為“音樂單元”。每個“音樂單元”在演奏者的大腦處理中就要占一個“知覺單元”。在鋼琴演奏中,大腦是按照“中一元”來處理音樂信急的,所以客觀上的音符多少,并不直接對應于心理操作的負擔量。一個“知覺單元”所包含的音樂信急量可能極為不同:比如一個半音階,可能包含12個音,而一個音階可能包含7個音。對于大腦的操作來說,都是處理了一個“音樂單元”,它們在演奏者的頭腦中,都只占一個“知覺單元”。另外,相同的音符數(shù)量,也可能占有不同的知覺中一元數(shù),這取決于音樂自身的組織方式,及演奏者對音樂的把握方式。
再談談與讀取相關的心理操作技能及其培養(yǎng),如何使一個一個知覺單元容納史多的音樂信息這里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操作技能就是:提取音樂特征,將一個音樂組織或進行特征作為一個代碼,用特征代碼代替具體的單個音符來記憶或讀取。這種心理技能是兒童鋼琴教學中需要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的方而。
同樣的音樂片段在不同的心理把握方式下的難度差異變得非常大,其關鍵區(qū)別在于,音樂特征提取的程度不同。同樣的音樂,心理操作技能良好的演奏者可以將其提取為幾個特征,以幾個特征代碼讀取,只占有限的幾個知覺單元,而沒有經驗者所需的知覺單元則要多得多,對于初學的兒童來說,甚至每個音都占一個知覺單元。如果教師能夠及時地指出這一規(guī)律,那么就會大大減少學習的負擔。
如果不首先教孩子半音階的概念及指法規(guī)律,而讓孩子自己看譜去練,那么困難程度及所需的練習時間就要大許多倍。因為按單元化方式讀取音樂信急,使得一首曲子在音樂信急總量不變的情況下,演奏者大腦必須操作的知覺單元數(shù)減少了。
研究表明,決定一首樂曲難度的因素不是音符的密集程度,而是演奏者在一定時間內心理操作的知覺單元數(shù)的多少。
從心理操作技能培養(yǎng)的角度看,同一首作品,由于心理操作的方式不同,使得相同的音樂信急量占用知覺單元的數(shù)量大不相同,從而導致了音樂的困難程度極為不同。因此是否善于提取音樂特征,壓縮要操作的知覺單元數(shù),便成為心理操作技能高低的突出表現(xiàn)。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思維及練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