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墨為戲,寄興其中,借畫抒情是中國花鳥畫創(chuàng)作中的最主要特點之一,也是千年以來以文人畫為主的花鳥畫的最大功能。在傳統(tǒng)國畫花鳥創(chuàng)作中,大凡入了文人墨客之眼的花花草草,基本上都給了特定的文化內涵,比如:菊花有隱逸的含義,從陶淵明之后,人們都用菊花象征隱士;蓮花象征著高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梅花則是堅強的象征,凌寒傲放……
竹子也是花鳥畫中的常見題材,雖然它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更沒有富麗堂皇的花朵,但它虛心文雅的特征,高風亮節(jié)的品格卻歷來為人們所稱頌。
趙俊貞六尺橫幅竹子圖《江邊春色》(作品來源:易從網(wǎng))
在人們心目中,竹有七德,竹身形挺直,寧折不彎,是曰正直;竹雖有竹節(jié),卻不止步,是曰奮進; 竹外直中空,襟懷若谷,是曰虛懷; 竹有花不開,素面朝天,是曰質樸;竹超然獨立,頂天立地,是曰卓爾; 竹雖曰卓爾,卻不似松,是曰善群; 竹載文傳世,任勞任怨,是曰擔當。
正是源于竹子具備這么多優(yōu)良的品質,讓古今藝術家們對其百般喜愛,那么,擅長畫竹子的畫家有誰呢?
趙俊貞國畫竹子圖《清新》(作品來源:易從網(wǎng))
自古愛竹、贊竹、畫竹者眾多,比如家喻戶曉的鄭板橋,就被稱為“竹癡”,其筆下的竹詩及竹畫,都為后世所追捧;再往前點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也是著名的畫竹高手,不僅畫的一手好竹,也寫得一手好詩, 其“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佳句,更是把竹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推崇到了極致!
古近代畫竹大家輩出,且備受追捧,其實在當代,也不乏畫竹高手,來自河北邯鄲的畫家趙俊貞,就堪稱畫竹子最有名。
趙俊貞,河北邯鄲人士,著名書畫家、美術教育家?,F(xiàn)為河北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華竹子繪畫研究會會長、中國扇子藝術學會常務理事、美國紐約華人藝術協(xié)會常務理事、怡然硯語翰墨舘執(zhí)行舘長、怡然硯語寫意花鳥畫研修班導師。易從網(wǎng)簽約畫家。
他主攻傳統(tǒng)中國花鳥畫,尤對畫竹子情有獨鐘,歷經四十余載探索和實踐,镕古鑄今、造詣超逸,譽滿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他曾在參加國內外多次書畫大展中獲得金獎、一等獎及優(yōu)秀獎等多項榮譽,并在多種畫集和報刊雜志中發(fā)表作品,深受廣大書畫愛好者及藏家的認可和青睞。
趙俊貞四尺豎幅竹子圖《清風娛嘉賓》(作品來源:易從網(wǎng))
趙俊貞老師畫得竹,從寫意到工筆到兼工帶寫,從墨竹到彩竹到淺絳到重彩。幾十年下來,大幅小幅算起來總有上千余幅。走進他的工作室就像是竹的海洋,像是竹的森林,大家尊稱他為“竹大哥”。
作畫如修心,畫竹如畫人。趙俊貞畫竹畫了四十余年,親見他,能深深地感受到一身竹性。要知道,大凡畫竹的人,都是那種不事張揚,喜歡默默做自己該做的事的人,有竹子的高風亮節(jié),有竹子清潔自律,有竹子的錚錚鐵骨,寧折不彎。
趙俊貞竹子畫佳作《高風清節(jié)》(作品來源:易從網(wǎng))
蘇東坡曾贊文與可畫竹“其身與竹化,無窮出清新”。歷來的畫竹高手都是如此,不拘于單純地模擬自然,而在于擬人化,追求人品與竹品的融會貫通,在對竹情有獨鐘、欣賞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趙俊貞老師已悟出了畫竹即是畫人、畫境界,旨在追求一種文學的詩性形態(tài)。
趙俊貞國畫竹子圖《春韻》(作品來源:易從網(wǎng))
竹子在國畫中是屬于雅俗共賞的作品,節(jié)節(jié)高升的寓意倍受買家喜愛。畫了幾十年的竹子,趙俊貞筆下的竹,是自然清新、靈動俊秀的,也是挺拔利落、干練骨力的,形態(tài)各異,不計其數(shù),既適用于家居裝飾,也是收藏送禮的好物。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愿趙俊貞在藝術的道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