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曹雪芹《紅樓夢》“著作權(quán)”的新說,近些年時不時地冒出來,據(jù)說有60余家,動靜比較大的有土默熱的“洪昇說”,還有“吳梅村說”和“冒辟疆說”。三說中又以“土默熱紅學(xué)”最成氣候,號稱“石破天驚”,終于在洪昇的故鄉(xiāng)杭州西溪立下了腳跟。但是,無論哪一說,無論怎么樣對號入座,除了疑似之外,好像都沒有拿出什么確切的證據(jù)。
那么,確定曹雪芹是《石頭記》即《紅樓夢》前八十回的作者,有確切的證據(jù)嗎?有,內(nèi)證、外證俱全。
本人無意中也獲得了一條佐證。拙文《一部<紅樓夢>,哭倒玉樓人》曾附帶提到,我在研讀顧太清續(xù)《紅樓夢》之作《紅樓夢影》時,翻閱過她丈夫奕繪的《觀古齋妙蓮集》,發(fā)現(xiàn)有一首題為《戲題曹雪芹<石頭記>》的詩:
夢里因緣那得真,名花簇影玉樓春。
形容般若無明漏,示現(xiàn)毗廬有色身。
離恨可憐承露草,遺才誰識補天人!
九重斡運何年闕?擬向媧皇一問津。
奕繪是乾隆皇帝的曾孫,他在詩中對曹雪芹的非凡才氣十分欣賞,對他的懷才不遇、生活拮據(jù)的遭際寄予同情。我以為奕繪的這首詩頗值得注意,因為它足可佐證,曹雪芹作為《紅樓夢》的原作者,當(dāng)時他的“著作權(quán)”并沒有什么疑義。
最近,讀到李希凡先生為紀念曹雪芹逝世250周年而寫的文章《曹雪芹創(chuàng)作<紅樓夢>》的確證》,了解到,確證《紅樓夢》作者是曹雪芹,雖是胡適和新紅學(xué)派考證的一大功績,但是有文獻確證,又并不始于他們。
比前面提到的乾隆皇帝的曾孫奕繪更早,乾隆時皇室貴族愛新覺羅·永忠就有贊美曹雪芹《紅樓夢》的詩:
傳神文筆足千秋,
不是情人不淚流。
可恨同時不相識,
幾回掩卷哭曹侯……
這是對曹雪芹《紅樓夢》“解味”者的真情流露。永忠是康熙第十四子胤褆的孫子,胤褆是雍正的同胞兄弟,卻又在那場奪嫡斗爭中給他和他的子孫帶來禁錮和苦難,所以,永忠對曹雪芹在《紅樓夢》表現(xiàn)的“情”感同身受。
永忠的詩又有題為《因墨香得觀<紅樓夢>小說吊雪芹(姓曹)三首》。據(jù)考證,這個墨香是曹雪芹好友敦誠、敦敏的叔父,又是明義的姐丈。
明義是讀過《紅樓夢》的,也可能與曹雪芹有交往,他也有題《紅樓夢》詩二十首,自注云:
曹子雪芹出所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fēng)月繁華之盛,蓋其先人為江寧織造,其所謂大觀園者,即今隨園故址,惜其書未傳,世鮮知者,余見其抄本焉。
李希凡先生說,無論是永忠的詩還是明義的詩,都已是紅學(xué)研究中確證曹雪芹是《紅樓夢》作者的最早的文獻資料。至于非給《紅樓夢》另外找出一個作者,不管那些遐想出來的論證說得多么天花亂墜,都不如曹雪芹親友們的這些文字確證更有力,更有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