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炒股多久了?虧了多少?很抱歉一上來就問虧了多少,但是股市“七虧兩平一賺”基本算是股市金句,也有一定的事實作為支撐。
除了特別好的牛市,基本上盈利結構是符合這個比例的,甚至盈利比例更低。每次一說到虧損,大家就笑著說當交學費了,內心卻在苦笑。但是捫心自問,真的學到東西了嗎?
金融知識嚴重匱乏會對金融市場產(chǎn)生一些致命的錯覺:
錯覺1:沉浸股市多年,技巧越來越嫻熟,成功率會上升,老股民賺錢,幾率大!
大部分投資者面對的那個博弈者往往都是專業(yè)機構,專業(yè)機構有大量的時間去研究一個公司和行業(yè),而個人投資者是無論如何都做不到。
所以信息的絕大差異是散戶面臨最大也無法跨越的鴻溝。
錯覺2:既然個人無法取勝,就交給主動管理型基金,跑贏市場為目標。
平均來看,主動型基金在扣除成本之后,確實能跑贏市場,但在扣除成本之后,帶給投資者的回報不及低成本的指數(shù)基金。
錯覺3:身邊的朋友通過炒股賺了很多錢,他可以我為什么不行?
這類錯覺歸結于幸存者偏差,這種錯覺往往是最為可怕的一種心態(tài)。指獲得資訊的渠道,僅來自于幸存者(在股市里賺錢的人)
事實是你身邊10個人賺錢,但9個人虧錢不會跑過來告訴你,所以你接到的訊息是我朋友炒股都賺了錢。
在羨慕朋友投機賺錢的同時,不妨想一想有多少虧損的朋友過著悲慘的日子,再決定是否孤注一擲。
個股低位縮量是好還是壞?
很多投資者都認為在低位縮量,最好是地量,那樣就很大可能是底部了,覺得地量地價這句話是正確的。
而事實上市不能一概而論的,這些話都是有它的前置條件才成立的,我們不能單獨抽出這句來來判斷對錯。
縮量是相對的
單純的縮量其實并沒有什么意義,我們一般需要先對縮量前的放量去看,再從他們的相互位置去看,可以分為高位放量后的縮量、低位放量后的縮量。
高位放量下跌很多時候是主力不顧一切出貨的一種表現(xiàn),而后面出現(xiàn)縮量時往往是主力已經(jīng)沒有對股價做出控制,也并不在乎股價走勢是怎么樣,而剩下在里面的散戶也沒有辦法控制股價,常常會顯示量價無序的情況。
高位放量滯漲的情況,也是一種非常普遍的主力出貨手法,但當主力出貨完后,會有很長時間縮量的下跌,下跌過程中也會常常出現(xiàn)好幾次地量但不是低價的情況。
后面放量滯漲后,做了一段時間調整后,繼續(xù)上漲了2年多,所以相對高位放量滯漲,不一定是出貨,當然這是事后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情況。
雖然下跌過程中不斷出現(xiàn)地量,但是卻沒有止跌,后面不斷創(chuàng)新低。
所以只是地量的話,不能說就是地價了。
另一種低位放量后的縮量洗盤,會有怎么樣的不同?
高位震蕩式出貨
一般在大市未見頂之前,市場人氣旺盛,莊家利用散戶敢于追高的心理,通過拉高、出貨、在拉高、在出貨的震蕩手法,逐漸出貨。
這類莊家一般手中持有較多籌碼,無法在短期內派發(fā)完畢,因此需要使用多次震蕩的方法來完成出貨。
始終這種方式出貨時,莊家將股價拉升到一定位置,吸引了眾多跟風盤后,馬上將手中的籌碼給這些跟風者。
在莊家大批量出籌碼時,必然造成股價下跌。當股價下跌到某一支撐位時,為了維護人氣,保證出貨價格,開始停止出貨,反手進行護盤。
當股價上漲到一定位置后,莊家又開始出貨。這樣,出貨和護盤動作交替進行,就形成了K線圖上的震蕩走勢。
黃昏之星
在股價經(jīng)過長期上漲運行到高位區(qū)域時,突然某一天股價向上跳空高開,收出星線,在接下來的第三天里股價并沒有延續(xù)前一天的強勢繼續(xù)走強,反而出現(xiàn)了向下跳空,并且收盤時收出一個陰線的走勢現(xiàn)象,這種形態(tài)就是“黃昏之星”。
黃昏之星形態(tài)中間的K線可以是十字線、小陰星、小陽星、錘頭線等,但后面那根K線必須是一個陰線,這些K線中都可以帶有上下影線。
(1)如果黃昏之星出現(xiàn)在股價經(jīng)過快速拉升的高位階段,則標志著股價的上漲行情即將告一段落,預示后市股價即將迎來一波下跌行情。
(2)如果在股價運行到半年線或者年線附近時出現(xiàn)黃昏之星的話,則標志著該壓力位置附近存在不小的壓力。
很多時候心中不經(jīng)意的自我暗示,最后常常會變成現(xiàn)實,如果一個人時常用的一面暗示自己,那么行為上也將呈現(xiàn)積極樂觀的一面,反之則悲觀陰郁。
暫時失敗后調整心態(tài)只是最根本的,比之更重要的是你考慮過你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市場?
是否愿意用一生去做這個行業(yè)?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又或者即使已經(jīng)明白交易的真諦,那么也是徒勞無用的,因為潛意識的消極和不自信,最終將會極大的影響執(zhí)行力,進而再次遭受失敗也就不可避免了。
(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作者微信:1303 697 7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