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功能衰竭
中醫(yī)治療慢性腎衰竭有哪些方法
中醫(yī)藥在治療慢性腎衰竭上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慢性腎衰竭可提高療效。中醫(yī)藥的治療包括辯證施治和專方專藥。
辯證施治:祖國醫(yī)學(xué)認為,慢性腎衰竭屬于“虛勞”、“關(guān)格”、“溺毒”、“水腫”等病癥范疇。正虛與濁邪是本病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故扶正、降濁邪是治療本病的基本大法。通常將其分為下屬中醫(yī)類型:
(1)脾腎陽虛:【主癥】病人面色蒼白、神疲乏力、納少腹脹、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夜尿多且清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瀉,舌淡胖、有齒痕、苔薄白,脈細弱或沉?!局畏ā拷∑⒀a氣、溫陽補腎?!痉剿帯克木訙嫌彝杓訙p:炙黃芪、人參、白術(shù)、茯苓、淫羊藿、鹿角、熟地、枸杞、山萸肉、淮山藥、巴戟天、炮姜、甘草。
(2)脾腎氣虛:【主癥】神疲體倦、少氣懶言、腰酸腿軟、頭暈耳鳴、納差腹脹、大便溏薄,舌質(zhì)淡、脈細?!局畏ā垦a腎益精。【方藥】參苓白術(shù)散合右歸丸加減:黨參、茯苓、白術(shù)、淮山藥、薏米、熟地、山萸肉、杜仲、當歸、枸杞子、菟絲子等。
(3)肝腎陰虛:【主癥】腰酸腿軟、頭暈耳鳴、兩目干澀、視物不清、口干咽燥、手足心熱、失眠多夢、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shù)?!局畏ā孔甜B(yǎng)肝腎?!痉剿帯靠捎描骄盏攸S丸合二至丸加減:淮山藥、熟地、山萸肉、茯苓、枸杞、丹皮、菊花、旱蓮草、女貞子等。
(4)陰陽兩虛:【主癥】浮腫、虛寒肢冷、面色萎黃、疲乏無力、納差變溏或便秘。夜尿清長或尿少色黃、手足心熱、失眠盜汗、腰酸腿軟、頭暈耳鳴。舌質(zhì)淡胖而少津,有齒痕,苔白、脈沉細或數(shù)。【治法】溫補腎氣、調(diào)攝陰陽?!痉剿帯繚I氣丸加減:熟附子、肉桂、熟地、淫羊藿、淮山藥、枸杞子、山萸肉、何首烏、冬蟲夏草、茯苓。丹皮、澤瀉、牛膝等。
(5)氣陰兩虛:【主癥】面色萎黃、疲倦乏力、少氣懶言、腰酸腿軟、口干咽燥、五心煩熱、夜尿多、舌質(zhì)淡、脈細。【治法】益氣養(yǎng)陰、滋補脾腎。【方藥】大補元煎加減:黨參、熟地、淮山藥、山萸肉、枸杞子、黃芪、當歸等。
專方專藥的治療。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質(zhì)量較好的中成藥往往很受病人的歡迎。常用的中成藥有以下幾種:
(1)金水寶:是蟲草菌絲制劑。含有必需氨基酸。對慢性腎衰竭病人補充必需氨基酸、提高免疫功能是有益的。常用劑量:每次6粒,每日3次。
(2)尿毒清顆粒:通腑降濁、健脾利濕、活血化淤。具有降低尿蛋白、抗炎、抗血栓形成、降低肌酐、尿素氮的作用。常用劑量:每日4次,于6時、12時、18時各服1袋,22時服2袋,每日最大量8袋。溫開水沖服。
(3)腎衰寧:益氣健脾、活血化淤、通腑泄?jié)?。具有降低血尿素氮、血肌酐,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腎性貧血等作用。常用劑量:每次4—6粒,每日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