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1) 從五行四時旺衰論治銀屑病 | 百草居(原華夏中醫(yī)論壇)
從五行四時旺衰辨治銀屑病(王開俊)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病程冗長,頑固難治,易于復發(fā)。臨床表現(xiàn)為皮膚出現(xiàn)散在的紅色丘疹或斑塊,皮損表面覆蓋有銀白色鱗屑,是一種慢性具有復發(fā)傾向的紅斑鱗屑性皮膚病。主要有尋常型、紅皮病型、膿皰型、關節(jié)病型等幾種類型。尋常型銀屑病又分為局限型和擴散型(泛發(fā)型)兩種。目前,中醫(yī)界治療尋常型泛發(fā)性銀屑病,靜止期辨證為血虛風燥,治以養(yǎng)血潤膚為主,佐以清熱涼血;進行期辨證為血熱風燥,治以清熱涼血為主,佐以養(yǎng)血潤燥。以上兩期,若瘙癢,加祛風止癢,病久重用蟲類搜風藥。此為治療銀屑病的常法和大法,療效雖好,但治愈率并不高,只有30%~60%。究其根本,還是對銀屑病的病機、病因和發(fā)病規(guī)律認識不夠精深細微,把銀屑病的發(fā)病機理概括為血燥為本、風毒為標,是遠遠不夠的。本文從五行四時旺衰論治銀屑病,就泛發(fā)性尋常型銀屑病的發(fā)病機理進行辯證探討,以期提高療效,造福于民。
五行四時旺衰如下表所示:
四時 木(肝) 火(心) 水(腎) 金(肺) 土(脾)
春 旺 相 休 囚 死
夏 休 旺 囚 死 相
季 囚 休 死 相 旺
秋 死 囚 相 旺 休
冬 相 死 旺 休 囚
春為寅卯月,夏為巳午月,季為辰戌丑未四個月,秋為申酉月,冬為亥子月。當令者,旺;令生者,相;生令者,休;克令者,囚;令克者,死。
旺:勢力最旺,當令者親自執(zhí)政,大權(quán)在握,猶如皇帝。
相:勢力次旺,受皇帝重用,猶如宰相。
休:勢力小衰,走向衰敗,安心休息。
囚:勢力中衰,被囚入獄。
死:勢力最衰,走向滅亡。
五行宜中和平衡,五行應五臟,五臟本氣偏盛偏衰,均可導致疾病。
慢性尋常型泛發(fā)性銀屑病,雖四季可發(fā),但主要有三種表現(xiàn)形式:(1)、冬末春初加重夏減輕;(2)、冬季加重夏減輕;(3)、春夏加重冬減輕。
銀屑病四季可發(fā),治療銀屑病應遵循《內(nèi)經(jīng)》“臟氣法時論”的理論,五臟之氣法于四時,五行之中有五行,四時之中有四時,謹守病機,頑癬必效。
一、冬末春初加重夏減輕
這類銀屑病患者,舊病多復發(fā)于冬末春初,皮疹擴散較快,皮疹色紅,瘙癢,到了夏季則緩解或隱退,秋冬則處于靜止期,病情穩(wěn)定,皮損不再擴大,皮膚干燥,皮疹色淡,鱗屑較薄,微癢或幾乎不癢。這是因為,秋季金旺水相,冬季水旺木相,金能收降,水能涵木,則風木不動,火不炎發(fā),故病情穩(wěn)定。但冬末春初,木氣漸盛,到了春季,木旺火相,木火相生,人身木火偏于疏泄宣發(fā),金水休囚,金不降火,水不涵木,則風熱郁表而舊病復發(fā)。而冬春季節(jié),脾土被囚入死地,肺金下崗休囚,土虛則木乘,風木疏泄太過,而土不生金,金不克木,肺氣衛(wèi)外不固,故皮疹迅速擴散。入季則土旺木囚火休,風熱之邪減少,入夏則火旺土相木休,木不克土,故病情緩解甚至隱退。春月之土,其勢最孤,忌木克削。銀屑病冬末春初加重夏減輕,其基本病機就是“土虛木乘”,并且久病必瘀,積瘀成毒。脾肺氣虛,則推動血液流動之力不足,致使血行不暢而淤滯。治宜抑木扶土,標本兼顧,即健脾益氣,祛風除濕,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一)、內(nèi)治法(經(jīng)驗方)
“烏蛇愈銀湯”:烏蛇30克(吞服)、黃芪30--60克、黨參15--20克、炒白術12克、防風10克、刺蒺藜15克、制首烏15克、白鮮皮10克、拳參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雞血藤15克,水煎服。
本方是由“烏蛇榮皮湯”合“玉屏風散”化裁而來,養(yǎng)血祛風止癢,補氣行血祛瘀。病程日久反復不愈,加荊芥10克、皂角刺10克,入血分,透邪外出,并加狼毒3克、全蝎3克、蜈蚣2條,攻毒散結(jié)。脾虛大便溏薄,減去首烏、桃仁、當歸,加蒼術10克,如脾虛兼虛寒,受涼則腹瀉或大便溏薄,再減去白鮮皮、拳參、丹參等寒涼之藥,加干姜6--10克、肉桂6--10克,溫運脾陽。久病必瘀,如舌質(zhì)紫暗、嘴唇紫暗、舌胎有瘀點,斑片肥厚、板硬,斑色暗紅,此為血瘀,宜破血逐瘀,加丹參15克、制乳香6克、制沒藥6克、三棱6克、莪術6克。
(二)、外治法(經(jīng)驗方)
1、祛銀膏:主要由羊蹄、土槿皮、白鮮皮、苦參、皂角刺、露蜂房、刺猬皮、馬錢子、蛇蛻、全蝎、狼毒、水蛭、蜈蚣、雄黃等21味藥組成,麻油煎炸,黃蠟收膏。取藥膏揉搓患部,每天1次。春末夏初,皮疹泛紅,減去皂角刺,加大黃、黃柏。本膏春夏加重冬減輕型也可用。
2、拔毒膏:硫磺、雄黃、輕粉、紅升丹、信石(砒霜)等藥,共為末。全蝎、蜈蚣,入麻油炸枯,濾渣后兌入其余藥粉,黃蠟收膏。取藥膏揉搓患部,每天1次。本膏與“祛銀膏”交替運用,相互輔助,打“車輪戰(zhàn)”,以攻毒散結(jié)。過敏體質(zhì)及對汞、砷、硫磺過敏者禁用。
3、消銀洗劑:羊蹄根30克、苦參30克、白鮮皮20克、鶴虱15克、蛇床子15克、地膚子20克、透骨草30克、皂角刺15克、蟬蛻15克、蜂房10克、大風子15克、木鱉子15克、狼毒10克、杏仁10克、土茯苓30克、拳參15克、刺蒺藜15克、荊芥15克,水煎沐浴,每天1次或隔日1次。瘙癢重,加冰片3克、薄荷腦3克,兌入藥水中洗浴。
4、化斑膏:主要由五倍子、王不留行、土元等六味藥組成,用醋、蜂蜜煮糊成膏。取膏揉搓患部,每天1次。本膏用于銀屑病浸潤肥厚、斑片板硬,有軟化斑片之功效。
病例一:張某,男,11歲,安徽肥東古城人,三四歲時即患銀屑病,發(fā)病八九年,四處求治,雖屢經(jīng)合肥、南京、上海等大醫(yī)院專家治療,中西醫(yī)均已求治,已花掉了昂貴的醫(yī)藥費,但總是效而不愈。每年夏季減輕或隱退,秋冬發(fā)作但不擴散,一到冬末春初便開始擴散,特別是春季更為劇烈,全身四肢、胸腹、頭面隨處發(fā)作,此伏彼起,散在性丘疹、紅斑、鱗屑,瘙癢。2011年元月下旬就診,患者左下肢腿脛骨聚集丘疹、斑片,色淡,干燥,似松樹皮般,板硬,覆有鱗屑,臀部、胸背也有散在性的丘疹斑片,微癢。按靜止期常法治療,辨證為血虛風燥,治以祛風養(yǎng)血為主。治療一個月,有效但不顯著。到了2月底,有擴散的兆頭,零星的新皮損開始出現(xiàn),出現(xiàn)散在性丘疹、斑片,色紅,瘙癢。春節(jié)之后,身上開始擴散,臀部、胸部、腰部、頭部均可見散在性丘疹、鱗屑。病久惡毒蘊結(jié),深入血分,不移深就淺、拔毒外出,難獲佳效。按照進行期常法治療,辨證為血熱風燥,治以清熱涼血為主,佐以養(yǎng)血潤燥。外以“清熱止癢湯”沐浴,內(nèi)服“烏蛇榮皮湯”加荊芥、皂角刺、牛蒡子、蟬蛻、銀花、連翹。用藥3劑,新的皮損不斷增加,這是透邪外出之象。但患者不耐藥物之寒涼,藥后腹瀉,于是改內(nèi)服藥為沐浴外治?;颊呒议L心有疑慮,囑其無憂。守方續(xù)治,治療半月,新的皮損不再出現(xiàn),已出現(xiàn)的皮損部分消退,病情得以控制,但尚未根本好轉(zhuǎn)?;颊呒议L信心開始動搖,懷疑療效并擔心擴散,我囑其保持耐心并堅定信念,3月下旬一定會根本好轉(zhuǎn),4月5日清明節(jié)之后必然會逐漸痊愈(清明之后進入辰月土旺之季,天助藥勢,定會痊愈),萬不可半途而廢,否則前功盡棄,同時我打了包票,如不能治愈,醫(yī)藥費我負責承擔?;颊呱眢w偏瘦,食欲不是很強,每頓只吃一小碗,身體陽氣不足,冬天時時會有寒瑟瑟之感,估計這許多年醫(yī)家已讓孩子服了不少清熱涼血的寒涼藥,身體集聚了藥物性虛寒,脾胃不耐寒涼,所以服“烏蛇榮皮湯”導致腹瀉。包票打了,心里并沒有底。反復思考,既然銀屑病的基本病機為血虛風燥、風熱血熱,為何治療效果不好呢?為什么為出現(xiàn)血虛風燥呢?血虛風燥的根本原因何在?為什么會冬末春初加重夏減輕呢?于是想到了命理預測學中的五行四時旺衰,心有所悟,豁然開朗。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兩天兩夜都沒有休息好,一身的疲乏困倦,但是自此之后,終于形成了關于銀屑病冬末春初加重夏減輕的治療大法,“烏蛇愈銀湯”、“祛銀膏”、“拔毒膏”、“消銀洗劑”、“化斑膏”等系列方劑也是自此之后總結(jié)完善出來的。
3月21日復診,細察脈證,患者左關脈弦,右關脈細弱,舌質(zhì)紫暗,無苔,舌體中間有一條縱向溝紋,每每冬末春初加重夏減輕,診斷為土虛木乘、氣不運血、瘀毒蘊結(jié)。治宜抑木扶土、益氣活血、化瘀攻毒。內(nèi)服“烏蛇愈銀湯”:烏蛇45克、刺蒺藜25克、生制首烏各10克、紅花10克、黃芪20克、炒白術12克、白鮮皮10克、拳參10克、丹參10克、雞血藤15克、防風10克。為了給患者家人節(jié)省藥費,改湯劑為散劑治療。共為末,每次6克,每天3次,溫開水沖服。外以“消銀洗劑”沐浴全身和“祛銀膏”揉搓患部,二法交替運用,每天晚上用藥1次。白天以“化斑膏”揉搓患部,以促成結(jié)痂脫屑。如此用藥2天即效,患部皮損變軟,逐漸結(jié)痂脫屑,舊皮損開始層層脫落。
4月1日復診,一料藥已服完,諸癥好轉(zhuǎn),既無新皮損出現(xiàn),舊皮損也在逐漸消退,唯身體微癢。守方不變,續(xù)服一料,原方劑量略作調(diào)整:烏蛇50克、刺蒺藜30克、白鮮皮20克,以增強祛風止癢之力,余藥劑量不變。停止外洗沐浴,晚上外用“祛銀膏”,白天外用“化斑膏”。
4月8日復診,舌質(zhì)由紫暗轉(zhuǎn)為紅潤,身上的散在性皮損已經(jīng)消退,左下肢脛骨處的皮損已基本痊愈,唯脛骨周邊尚有肥厚、板硬的皮損沒有消退,晚上入睡后下肢微癢。續(xù)服一料,每天2次,以鞏固療效,前方不變,烏蛇增至60克,丹參、拳參、雞血藤增至20克,首烏、白鮮皮增至30克,并加皂角刺10克。晚上改用“拔毒膏”外涂揉搓一次,白天用“化斑膏”揉搓一次。并以甘草10克、綠豆30克、黑豆30克,煎湯代茶飲,每天1劑,連服3劑,以清解體內(nèi)毒素。
4月24日復診,身體皮損已退,唯下肢皮損肥厚、粗糙、板硬尚未根除。加大活血化瘀力度,處方:烏蛇60克、刺蒺藜30克、生制首烏各15克、紅花10克、桃仁10克、黃芪20克、炒白術12克、防風10克、白鮮皮20克、拳參20克、雞血藤20克、赤芍15克、當歸15克、丹參15克、皂角刺10克,為末沖服。外用“祛銀膏”和“化斑膏”。
5月中旬復診,下肢局部皮損肥厚板硬已大為好轉(zhuǎn),雖已軟化,并層層脫皮,但顏色暗紅,經(jīng)久不退。宜破血逐瘀,改用張志禮先生“活血散瘀湯”:三棱15克、莪術15克、桃仁15克、丹參15克、雞血藤30克、鬼箭羽30克(因缺代以蘇木)、土茯苓30克、薏苡仁30克、陳皮10克、拳參15克(原方為重樓)、白花蛇舌草30克,為末沖服。繼續(xù)外用“祛銀膏”和“化斑膏”。
上藥服完,病已痊愈。續(xù)以“桃紅四物湯”合“玉屏風散”加味,以鞏固療效:桃仁10克、紅花10克、當歸15克、熟地20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黃芪20克、炒白術15克、防風10克、刺蒺藜15克、何首烏15克、烏蛇20克、白鮮皮10克、拳參10克。為末沖服。
病例二:鄭某,男,40多歲,安徽肥東古城人。2011年12月15日就診。患銀屑病已四年多了,多方治療未愈。雙腿下肢脛骨處皮損肥厚粗糙脫皮,顏色暗紅,不癢,四肢、頭部、軀干也有散在性皮疹、覆有鱗屑,舌質(zhì)和嘴唇暗紅,自述冬重夏輕。先按冬重夏輕論治,以“麻黃四物湯”合“定風丹”(刺蒺藜、何首烏)加黃芪、雞血藤,煎湯內(nèi)服,外以“滅癬膏”和“狼毒洗劑”施治。治療半月,下肢局部粗糙皮損變薄變軟一些,其它并無明顯見效之感。原本向來不癢,但藥后微癢,此透邪外出之象,將移血分風熱于體表,囑其無慮。藥后大便有時溏薄,此脾虛之象。于是按冬末春初加重夏減輕論治,以“烏蛇愈銀湯”加荊芥、皂角刺,透邪外出,外以“祛銀膏”施治,每天用藥一次,并以“百部苦參湯”煎水外洗:百部30克、苦參30克、川芎30克、土茯苓30克、荊芥15克、防風15克、生地15克、當歸15克、血竭15克、斑蝥10克、雄黃15克、沒藥20克,每天洗浴一次。藥后,身上有瘙癢感,新的皮損不斷出現(xiàn),此為透邪外出。
2012年2月3日復診時,周身已無新皮損出現(xiàn),已出皮損并無擴大之勢,小腿部肥厚斑片已變軟,全身均出現(xiàn)散在性暗紅色斑塊,凸出皮膚表面,這表明邪毒已透出體表。右手脈象沉細弱,大便有時成形,但有時溏薄,尤以天冷為甚。此脾陽虛,兼血瘀。內(nèi)服“烏蛇祛銀湯”加減:黃芪30克、黨參20克、炒白術15克、蒼術12克、干姜10克、茯苓15克、荊芥10克、防風10克、刺蒺藜15克、紅花10克、川芎10克、三棱10克、莪術10克,水煎服。外以“祛銀膏”、“玉黃膏”和“百部苦參湯”施治。大便成形之后,減去干姜、蒼術。復以“烏蛇愈銀湯”減去桃仁、當歸、白鮮皮,加丹參、乳香、沒藥、三棱、莪術,制成散劑沖服,以節(jié)省患者的藥費。外以“祛銀膏”和“化斑膏”施治。自初診始,總計三個月,清明前治愈。
4月15日復診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fā)?;颊咂p已經(jīng)完全消退,僅遺留淡淡的色素沉著斑。但大便仍有時溏薄,期間還偶爾出現(xiàn)過微微的胃痛,此脾胃虛寒也。右手關尺脈偏弱略沉。正氣尚未徹底恢復,治以益氣固表理中,并清除血分余毒,以防復發(fā)。仍以“烏蛇愈銀湯”加減鞏固:烏蛇30克、黃芪30克、黨參20克、炒白術15克、蒼術10克、荊芥10克、防風10克、干姜6克、肉桂6克、皂角刺10克、紅花10克、川芎10克、刺蒺藜15克、雞血藤15克、拳參10克、制首烏15克、丹參10克、三棱6克、莪術6克、炙全蝎6克、炙蜈蚣2條,1劑藥,共為末,另以狼毒6克,水煎濃縮藥液兌入藥粉中炒干沖服,每次服5克,每天3次,溫開水沖服。
二、冬季加重夏減輕
此型銀屑病雖四季可發(fā)但以冬季較劇,至夏多能緩解和隱退。夏季土相木休,木不克土,氣能運血,木不疏泄,故能緩解隱退。但冬季水旺木相,金休土囚,水能涵木則風木不動,由于金不生水導致水不足,木氣失根,因而木氣疏泄,病癥復發(fā),木克土則氣不運血,積瘀成毒。肝腎同源,水不足,則陰血不足,血不養(yǎng)膚,而病纏綿難愈。細究其冬劇夏減之由,可知冬寒時腠理致密,膚燥無汗,陰血難于外行而潤澤肌膚,故而易發(fā),夏季則相反。鑒于此,銀屑病冬季加重夏減輕的基本病機就是“陰虛血燥”,治宜養(yǎng)陰補血攻毒,佐以辛溫發(fā)散。
(一)、內(nèi)治法
1、麻黃四物湯:生麻黃15克、桂枝15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大生地12克、北沙參12克,水煎服,隨證治之。
此方是上海名中醫(yī)夏少農(nóng)治療銀屑病的經(jīng)驗方,出自夏少農(nóng)著《中醫(yī)外科心得》,作者用此方治療兒童和成人銀屑病多人,療效顯著。該方是由“四物湯”合“麻黃湯”化裁而來,以養(yǎng)血之四物湯去川芎加沙參而成,以養(yǎng)陰補血之劑為基礎加入辛溫發(fā)散之品。當歸、白芍活動木氣,使木不克土,氣能行血,并補血潤燥,當歸養(yǎng)血活血,白芍土中泄木。沙參、生地滋肺腎之陰,生水涵木,并清熱涼血。麻、桂相伍是辛溫發(fā)散之重劑,不但辛溫宣肺,而且能溫通血脈,率領厚味之養(yǎng)血滋陰諸藥,從陰引陽,開腠理、透毛孔、潤肌膚而獲效。治銀屑病時,麻、桂劑量較大,成人每味為15克,兒童每味為9克,并未見大汗出,但腠理必開,銀屑病皮損常能很快消減。
2、腎陽不足,畏寒體虛,手足不溫,四肢逆冷,李柏松“萬寶功能湯”主之(《中國新針刺---八字療法》):制附片60克(先煎90分鐘)、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子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此為基方,加白鮮皮60克、木槿皮60克、徐長卿60克、土荊皮15克、秦皮30克、土荊芥15克、地膚子30克、蛇床子30克、當歸90克、龍葵60克、蒲公英30克、益母草60克、海金沙15克、丁香10克、菝葜60克、金錢草60克、茵陳60克、石菖蒲30克、苦參30克、虎杖30克、天麻30克,水煎服,此為三天的劑量。忌食水產(chǎn)海鮮。
基方的前三味藥“四逆湯”稱“車頭”,后15味藥稱“車廂”,基方的藥味不可以改變?;街饬砑拥乃幏Q“車尾”,里面的藥味可以隨證加減。
(二)、外治法:
1、消疹膏(《百病中醫(yī)熏洗熨擦療法》):硫磺30克,雄黃、輕粉、紅粉、水銀、花椒各20克,信石10克。凡士林調(diào)膏涂擦,每日一次。本方也治神經(jīng)性皮炎、濕疹、癢疹。
按:紅粉即升藥、紅升丹,水銀可換用密陀僧,再加全蝎20克、蜈蚣20條。麻油煎炸全蝎、蜈蚣,再用黃蠟收膏。
2、滅癬藥膏(《臨診一得錄》:川烏、草烏、藏紅花、大風子、木鱉子、狼毒、血竭、雄黃各9克,檳榔、蒼術、黃柏、蕪荑各12克,為末,凡士林調(diào)成20%軟膏,每日涂擦一次。本方也治神經(jīng)性皮炎。
按:用紅花代替藏紅花也可。本方可加露蜂房9克、白鮮皮9克同用,以增強療效。也可將血竭、雄黃、蕪荑為末,余藥用麻油350克煎炸焦枯,濾油棄渣,入黃蠟75克,兌入血竭、雄黃、蕪荑藥粉,收膏備用。也可用凡士林350克煎炸濾渣后兌入血竭、雄黃、蕪荑等藥粉,制成軟膏備用。
3、消銀膏(經(jīng)驗方):羊蹄(醋洗)、土槿皮、大風子仁、百部、生川烏、生草烏、黃柏、馬錢子、全蝎、狼毒、蜈蚣等18味藥,入麻油中煎炸,黃蠟收膏。制膏揉搓患處,每天一次。
4、玉黃膏(《朱仁康臨床經(jīng)驗集》):姜黃90克、當歸30克、甘草30克、白芷9克、輕粉6克、冰片6克。麻油350克煎炸姜黃、當歸、甘草、白芷,濾渣存油,入黃蠟100克收膏,兌入輕粉、冰片,制成軟膏備用。用于銀屑病粗糙、干燥、浸潤肥厚,揉搓患部,每天1--2次。本膏也治凍瘡、手足皸裂。
5、鶴虱煎(《常見病中藥熏洗實效方》):鶴虱、刺猬皮各20克,楮實葉(楮桃葉)、側(cè)柏葉各15克,重樓(蚤休,或拳參)30克。水煎擦洗或沐浴,每天2--3次。
6、狼毒洗劑(《常見病中藥熏洗實效方》):狼毒、雄黃(兌入)、大風子、木鱉子各10克,荊芥、防風、苦參、羌活、地膚子、紫草各15克,當歸、川芎、白鮮皮30克,水煎擦洗或沐浴,每天2--3次。
三、春夏加重冬減輕
春季木旺火相,容易血燥化風、風熱郁表。夏季火旺,濕熱深入血分,蘊久化熱化毒。銀屑病春夏加重,是因為木火疏泄宣發(fā)太過,金水收斂沉降不及。到了秋冬季節(jié),金氣收斂風木,水氣封藏相火,木火勢衰,故病癥減輕。銀屑病春夏加重冬季減輕,基本病機就是“熱瘀互結(jié)”,也就是風熱郁表、濕熱入血、毒瘀蘊結(jié)。唐容川有句名言:“一切不治之癥,皆由不善祛瘀所致?!笨芍^一語中的!“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狈e年痼疾,必蘊非常之毒。因此,慢性泛發(fā)性銀屑病,春夏加重冬減輕,治宜清熱涼血、化瘀攻毒。
(一)、內(nèi)治法
1、烏蛇榮皮湯:生地(酒浸)、當歸各30克,桂枝10克,赤芍15克,川芎、桃仁、紅花各10克,丹皮、紫草各15克,定風丹(首烏、蒺藜對藥)60克,白鮮皮、烏蛇肉各30克(蜜丸先吞),炙甘草10克,鮮生姜10片,大棗10枚。水煎服。
病程日久,加荊芥10克、牛蒡子10克、皂角刺10克透邪外出,加蟬蛻10克,引諸藥直達皮部;熱毒熾盛,重用生地60--120克(或加玄參15克),加銀花30--90克、連翹30克;皮損浸潤肥厚,加木鱉子15克,僵蠶10克,解毒散結(jié)消腫;日久頑疾,加狼毒3克攻毒。如果患者服藥后,大便溏薄,當歸清炒或減量為15克,首烏制用,紫草可減為10克,生地減為15克,白鮮皮減為15克,加炒白術10克、槐米15--30克、大青葉15克、拳參15克。
此方是山西名老中醫(yī)李可的經(jīng)驗方,出自李可著《李可老中醫(yī)危急重癥疑難病經(jīng)驗專輯》。本方由“桃紅四物湯”合“桂枝湯”化裁而來,祛風清熱,涼血解毒,養(yǎng)血潤燥,活血祛瘀,通調(diào)營衛(wèi)。諸藥相合,可增強體質(zhì),血行旺盛,使病變局部氣血充盈,肌膚四肢得養(yǎng),則病愈。
2、土茯苓湯(《朱仁康臨床經(jīng)驗集》)
土茯苓30克、生地30克、生槐花30克、紫草15克、蚤休(或拳參)15克、白鮮皮15克、大青葉15克、忍冬藤15克、山豆根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
熱毒熾盛,酌加連翹、梔子、蒲公英、敗醬草、白茅根;血瘀,加丹皮、赤芍、丹參。
3、健脾養(yǎng)血潤膚湯:烏蛇60克、當歸30克、生地30克、制首烏30克、刺蒺藜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薏苡仁15克、板藍根15克、黨參15克、北沙參15克、炒白術15克、茯苓15克、拳參15克、雞血藤15克、丹參10克、陳皮10克、甘草6克,共為末,每次5克,每天三次,溫開水沖服。本方是由“當歸飲子”合“四君子湯”、“定風丹”化裁而來,用于恢復期鞏固療效,防止復發(fā)。
(二)、外治法
1、銀屑病擦洗劑(《中國當代中醫(yī)名人志》):百部30克,木槿皮、白及、大風子、板藍根、黃柏、銀花、苦參、忍冬藤、蛇床子各25克,生地20克,丁香、防風各15克,狼毒10克,蛇蛻10克。水煎3次,濃縮成500~700毫升,藥棉或紗布蘸藥水擦洗。每日2次。皮損泛發(fā)或多處,水煎沐浴。
2、清熱止癢湯(《中醫(yī)函授通訊》90年第6期):當歸15克、川芎10克、生地20克、白芍15克、赤芍15克、紅花15克、苦參15克、防風15克、艾葉15克、透骨草15克、蟬蛻30克、地膚子20克、蛇床子25克、白鮮皮20克、牛蒡子20克,水煎洗浴,早晚各洗30分鐘。病程日久,斑片肥厚,加露蜂房10克、木鱉子20克,攻毒化斑。
3、萬靈膏(筆者經(jīng)驗方):大黃、黃柏、黃芩、黃連、白鮮皮、刺猬皮、五倍子、干蟾皮等14味藥,入凡士林,炸枯,濾渣,再入冰片、樟腦、薄荷腦、硫黃、青黛,制成軟膏備用。揉擦患處,每天一次。本膏也可治療隱翅蟲皮炎,用于紅斑期,擦之即愈。
慢性銀屑病,反復發(fā)作,纏綿難愈,其毒郁于血分。血熱、血瘀、血毒蘊結(jié),治療分三個階段:透邪期、攻毒期、恢復期。
透邪期,治宜“活血”,內(nèi)治以“烏蛇榮皮湯”加荊芥、牛蒡子、皂角刺,移深就淺,逼毒外出,從血分引入體表。外治以“清熱止癢湯”外洗,每天一次,“祛銀膏”外擦,每天一次。慢性銀屑病,毒郁血分,不徹底透發(fā)于外,很難痊愈不復發(fā)。透邪外出期大約1--2周,服藥感覺不出明顯效果。隨之,邪毒外發(fā),患者癥狀加重,皮疹擴散,新的皮疹不斷出現(xiàn),成同形反應,身癢加劇,皮疹斑片凸出體表。癢屬風,肥厚為瘀,色紅是熱,風毒、熱毒、瘀毒都被透發(fā)于體表。此過程大約1--2周。然后,將停止擴散,新的皮診不再出現(xiàn),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皮疹、斑片將開始層層脫皮、逐漸消退。
攻毒期,治宜“涼血”,當透邪外出,成同形反應,皮疹擴散之后,當減去活血之藥,加強清熱涼血、攻毒逐瘀之力,內(nèi)治以“土茯苓湯”合“烏蛇榮皮湯”化裁主之:烏蛇60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土茯苓30克、生地30克、槐米30克、紫草15克、蚤休(或拳參)30克、白鮮皮30克、大青葉15克、金銀花30克、連翹15克、山豆根10克、生甘草6克、牛蒡子10克、蟬蛻10克、全蝎6克、大蜈蚣(炙)6條,共為末,另以木鱉子(打)150克、露蜂房75克,水煎濃縮兌入,制成散劑沖服,每次5--6克,溫開水沖服,每天三次。如此,可以節(jié)約藥材,并減輕患者經(jīng)濟負擔。外治以“萬靈膏”、“化斑膏”主之,各每天擦藥一次,也可配合“銀屑病擦洗劑”或“清熱止癢湯”外洗,每天洗浴一次。此過程大約經(jīng)歷1--2個月,身癢逐漸減輕,皮疹、斑片逐漸消退。
恢復期,治宜“養(yǎng)血”,皮疹、斑片消退之后,往往遺留色素沉著斑。為了鞏固療效,防止復發(fā),需要繼續(xù)用藥一個月修復受損的細胞組織?!皦鸦鹗硽猓瑹崾帯?,在“養(yǎng)血”的同時,輔以益氣養(yǎng)陰,“健脾養(yǎng)血潤膚湯”主之。
病例1:某女,40余歲,湖北人,在寧波打工。2012年4月8日遠程電話就診,自述2011年下半年患銀屑病,全身散在性擴散,頭皮也有皮損,用藥治療未愈,斑丘疹色紅,瘙癢,擴散,表面有鱗屑,大小便正常。4月10日后開始施治,內(nèi)治以“烏蛇榮皮湯”,外治以“祛銀膏”、“清熱止癢湯”,每天洗浴一次,涂擦藥膏一次,并叮囑萬萬不可將第一次洗浴后的藥水跟二煎藥水混合洗浴,同時經(jīng)期停止內(nèi)服。4月19日電話復診,自述藥后皮膚表層瘙癢加重,皮色泛紅,丘疹斑片凸出皮膚表層,全身擴散,四肢、軀干、頭皮均現(xiàn)丘疹斑片,此透邪外出之象。守方不變,治療半月左右。5月6日電話復診,身癢減輕,擴散停止,全身幾乎無完好皮膚,丘疹紅斑累累,色鮮紅,由于皮屑層層脫落,新嫩皮膚有點痛感,可謂癢痛兼作。至此,邪已透盡,改用“土茯苓湯”合“烏蛇榮皮湯”化裁治療,減去桃仁、當歸、紅花、桂枝、荊芥、皂角刺、生姜、大棗以及“定風丹”等活血透邪藥,加清熱涼血之藥,水煎內(nèi)服。外治先停用“祛銀膏”,將藥渣煎水洗浴,新嫩皮膚疼痛之處外搽“潤膚膏”,三天之后,新嫩皮膚之處已無痛覺。續(xù)用“祛銀膏”、“化斑膏”每天各外搽一次,用“清熱止癢湯”外洗一次。5月14日患者乘車來合肥面診,全身皮疹、斑片色澤鮮紅,但斑片并不肥厚,有的丘疹、斑片已開始轉(zhuǎn)暗紅了,皮損已不再擴散,病情已得到控制,舌苔黃膩。內(nèi)治仍宗前法不變,只是將“土茯苓湯”合“烏蛇榮皮湯”化裁的藥方,改成散劑沖服,以節(jié)省患者經(jīng)濟開銷,外治以“萬靈膏”、“化斑膏”,每天各外搽一次。此后,患者皮損逐漸消退,到了6月底7月初,全身皮損基本痊愈,軀干愈后的皮損留有淡淡的色素沉著斑,只剩下腳部還有少量皮損未愈。守方守法不變,7月底,腳部皮損也完全消退,痊愈。再改用“健脾養(yǎng)血潤膚湯”,制成散劑沖服一個月,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fā)。
病例2(選自《李可老中醫(yī)危急重癥疑難病經(jīng)驗專輯》):劉春香,女,29歲,水頭村農(nóng)民。1976年春,患全身泛發(fā)性牛皮鮮2月余,頭面頸項,胸背四肢,無一處完好。皮損如老樹皮,燥裂出血,瘙癢無度,搔破則流黃水。經(jīng)西醫(yī)脫敏、靜注鈣劑40余日不效。后繼發(fā)感染,頸部、耳后、鼠蹊部淋巴結(jié)均腫大如杏,夜不成寐。追詢病史,知其癥由產(chǎn)前過食辛辣發(fā)物,產(chǎn)后過食雞魚,致血燥化風。且產(chǎn)后未服“生化湯”,舌邊尖瘀斑成片,胞宮留瘀,經(jīng)前腹痛。古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贝税Y毒郁血分,非徹底透發(fā)于外,很難痊愈。乃疏基本方“烏蛇榮皮湯”加二花90克、連翹30克,清熱解毒;加皂刺、牛子、黑芥穗各10克,入血透毒于外。
藥后,頭面部新發(fā)出皮疹幾乎滿臉,額上結(jié)痂。腫大之淋巴結(jié)消散。原方又進4劑,不再發(fā)。去二花、連翹,又服7劑,凡病處皆脫殼一層而愈。愈后,其皮膚較病前細嫩、紅潤,黧黑之面色,變?yōu)榘啄?,人皆驚異。
病例3(選自《李可老中醫(yī)危急重癥疑難病經(jīng)驗專輯》):韓俊芳,男,22歲,外科轉(zhuǎn)來病人,1983年6月初診:患牛皮鮮2年余,近因搔破感染,外科用抗菌消炎,抗過敏,溴化鈣靜注1周無效。癢痛夜不能寐,雙手背腫脹青紫,血痂累累,右腿內(nèi)側(cè)上1/3處粗糙潰爛,焮赤腫痛,腹股溝淋巴結(jié)腫硬疼痛,舉步艱難。心煩口渴,舌紅無苔,脈沉滑數(shù)。癥由嗜酒無度,濕熱深伏血分,蘊久化熱化毒所致。
基本方生地重用120克,清熱涼血,加二花45克,連翹30克,木鱉子15克,僵蠶10克,解毒散結(jié)消腫;日久頑疾,加狼毒3克攻毒;以牛子、皂刺、黑芥穗透發(fā)血中伏毒;蟬衣10克,引諸藥直達皮部。
上藥服5劑諸癥均愈。小青年部遵禁忌,恣食魚蝦酒酪,時時復發(fā)。留有舊方,照方取藥,服三五劑又愈。古人飲食禁忌之說,乃經(jīng)驗之談。某病當忌食某物,犯禁則引發(fā)宿疾,確有至理。皮膚病之纏綿難愈多于不遵禁忌有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銀屑病辨證論治絕技4
銀屑病方 祛銀湯
中藥內(nèi)服外洗治療尋常型銀屑病
治療銀屑病有效小偏方
銀屑病
王莒生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經(jīng)驗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