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黑腐病主要發(fā)生在甘藍、菜花、青花菜和結球白菜上,此外還可危害菜薹、芥菜、球莖甘藍(苤藍)、芥藍、紫甘藍、蘿卜等十多種十字花科蔬菜。是夏季常發(fā)的一種病害。嚴重的減產可達70%,而且往往還誘發(fā)細菌性軟腐病的發(fā)生。
一、為害癥狀
主要為害葉片、葉球或球莖。成株期一般從葉緣開始形成V字型病斑。有時也發(fā)生在葉片的中部傷口附近,此類病斑形狀多不整齊,一般為淡褐色,邊緣有明顯的黃色暈圈。病斑擴展到葉幫會引起葉幫、葉球及根莖腐爛。如果與軟腐病并發(fā),常造成葉片腐爛,歪向一邊,甚至整株枯死。此病與軟腐病不同的是腐爛株沒有臭味。
二、病原和發(fā)病條件
病原為野油菜黃單胞桿菌野油菜黑腐病致病變種細菌。除了能夠在窖藏的白菜種株、越冬栽培十字花科作物越冬外,還可在種子、病殘體內存活(可存活28個月)。此外還可在野油菜、獨行菜等野生十字花科雜草上越冬。因此,種株、種子、帶病土及十字花科雜草均可成為初侵染源。越冬病菌最初是通過水孔或傷口侵染。田間病株主要通過種株、帶菌肥料借風雨、農具和昆蟲等媒介傳播蔓延。病菌發(fā)育最適溫度為23~30℃,在適溫范圍內溫度越高發(fā)病越快。因此高溫、多雨,高濕、多露的條件下,有利于病害的流行。如果田間播種偏早,與十字花科作物連作,水肥管理不當或偏施氮肥,植株徒長,早衰及病蟲防治不及時,病害嚴重。
三、主要防治措施
1.種植抗病品種。要根據(jù)當?shù)囟嗄攴N植情況,選擇較抗病的品種栽培。
2.發(fā)生嚴重的地塊,應與非十字花科作物實行2~3年輪作。
3.種子消毒。育苗前,可采用45%代森銨水劑200~300倍浸種15~20分鐘,或用種子重量0.4%的50%的琥膠肥酸銅(DT)可濕性粉拌種。因十字花科種子對抗生素非常敏感,不能用鏈霉素、新植霉素等拌種或浸種,否則易發(fā)生藥害。
4.加強栽培管理。在田間管理中,要防止偏施氮肥,合理灌水,及時防蟲和清除田間病殘體。
5.發(fā)病初期藥劑防治??蛇x用1:1:240倍波爾多液,50%福美雙可濕性粉500倍,72%農用鏈霉素、新植霉素4000倍,50%琥膠肥酸銅(DT)可濕性粉700倍,60%琥·乙磷鋁(DTM)可濕性500倍進行噴霧。由于甘藍類作物葉片蠟質層較厚,一般農藥不易沾附,應在配好的藥液中加適量展著劑,如柔水通等,以提高防治效果。使用農用鏈霉素等抗菌素,有時會引致葉緣變白(主要是結球白菜),但數(shù)日后即可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