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的慢性咽炎,只是因為脾虛,治好患者后我突然悲從中來,為中醫(yī)感到悲哀,也為患者感到悲哀。
我從來不認為中醫(yī)和西醫(yī)哪個更勝一籌,就像人一樣,沒有哪個人是完美的,中西醫(yī)也是如此,都各有長短。
所以就有了中西醫(yī)結(jié)合這個東西,從理論上講這是一件好事,只要能有更好的辦法治病,那必然是天大的好事。
但漸漸地,就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中醫(yī)也漸漸地西化了,很多中醫(yī)只是頂著中醫(yī)兩個字而已,丟掉了最重要的靈魂,就是辯證。
我甚至見過一些中醫(yī)治病是切脈都是敷衍了事,甚至不切脈。這只是外在的西化,還有一種從內(nèi)在、從根本上的西化。
中醫(yī)思維最講究靈活,從書本上生搬硬套是治不好病的,畢竟沒有哪個人是照著書本生病的。
就好比,中醫(yī)講腎開竅于耳,那耳朵一有毛病就去治腎?肝開竅于目,那眼睛一有問題就治肝?這顯然不行啊。
我曾見過一個咽炎患者,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他患咽炎已經(jīng)20多年了,而且是久治不愈,這是怎么回事呢?
他主要癥狀就是嗓子干,愛上火,上火了怎么辦?當然是清火呀,要是這么簡單那不早治好了。
這位患者一直也比較推崇中醫(yī),得了這個病自然也是找了中醫(yī)治療,什么六神丸、玉女煎、白虎湯等,都是滋陰清熱的藥,吃了很多。
但始終是沒什么效果,而且隨著用的時間越久,癥狀還有加劇的表現(xiàn)。
找到我這里的時候,他顯然已經(jīng)不抱什么希望了。
我見他身體消瘦,舌苔白膩,舌邊有齒痕,脈緩,而且經(jīng)常腹脹、便溏。
我一看,這不就是脾氣受損,運化失常,導致濕濁內(nèi)生嗎?
脾受損了,就無法正常的輸布津液,脾的升清之能不足,津液無法上輸?shù)窖屎?,所以就造成咽部長時間、頑固的干燥。
如果經(jīng)常服用寒涼藥物,脾氣越是受損,病情別說痊愈了,反而還會加重。
我給他開了方子:
黨參,生黃芪,炒白術(shù),陳皮,升麻,干姜,焦蒼術(shù),炙甘草,葛根。
患者一看,明顯的有些失望,說:“我本來就火大,你還給我開了些燥藥,還有補藥,這不是火上澆油嗎?”
我說:“你憑什么說你是上火?”
他說:“我這咽炎不是上火是什么?”
我說:“那你吃了那么多清火的藥有用嗎?”
他反倒沒話說了,我說:“這藥你盡管拿去用,吃壞了你來找我,我十倍賠償?!?br>
結(jié)果,患者藥用5劑,咽喉干燥的問題就大大緩解,接著一共又用了十劑,諸證悉平,一點難受勁兒都沒有了。
上面也說過了,患者主要的問他在于脾氣不足,那么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健脾益氣,恢復脾升清降濁、運化、輸布津液的功能。
方中,黃芪、黨參、白術(shù)、蒼術(shù)、炙甘草、干姜,這些藥全都是用來健脾益氣、燥濕溫中的。患者脾氣虧虛、脾陽不足、濕邪中阻的狀態(tài)太久了,就得這樣才能有所改善。
葛根可以生津,還能升發(fā)脾胃之氣,可以幫助脾將津液輸布開來。
升麻,用來提升氣機,把生成的津液從到咽喉,從而進行滋潤。
復雜嗎?其實也沒有那么復雜,只要仔細辯證,不難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也不至于讓患者吃了20多年的清火藥。
如果一直治不好,患者終究會對中醫(yī)失去信任,一人如此,十人如此,百人如此……這樣下去,會有多少患者因此受病痛折磨?到最后還會有人信中醫(y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