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都以為,公主作為金枝玉葉,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走到哪都有人叩拜,即使出嫁了,在夫家也是抬頭挺胸。
聽起來好像很威風,但是事實真是這樣嗎?
其實縱觀歷史各朝各代,大部分公主的命運都異常悲慘,并且悲慘程度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公主一出生就被確定了命運,那就是和親的籌碼,這種悲慘的命運導致很少有長壽的公主。
就拿清朝時期乾隆的女兒們來說,乾隆一生共生了10位公主,但是能活到10歲的僅僅只有一半,只有5個人活到了嫁人的年紀。
那么這些公主們的身上都發(fā)生了什么呢?其中難道有什么隱情嗎?
其實縱觀清代公主們的命運,我們就能發(fā)現一件奇怪的事,清朝初期戰(zhàn)亂頻繁,公主們跟著顛沛流離,但是卻全都活到了成年。
然而自從清朝的皇權穩(wěn)固以后,公主的存活率卻突然直線下降,從順治帝開始至雍正帝,總共出生過30個公主,但是活到成年的卻只有10位,這個概率相當驚人。
到了乾隆時期,按理說這一時期是最穩(wěn)固、最富裕的時候,但是公主們的存活率也僅僅只有一半。
乾隆的第一位公主也是嫡長女,她的富察皇后生的第一個孩子,但是這個孩子早夭,連名字都沒來得取就死了,只活了1歲。
第二位公主是哲憫皇貴妃所出,連一歲都沒有活過就夭折,亦是連名字都沒來得及取。
第三位固倫和敬公主是乾隆年間最好命的公主,我們知道,封建時期的公主有嫡庶之分,嫡公主被稱為固倫公主,而嬪妃所生的庶出為和碩公主。
不過乾隆時期除和敬公主以外,還有兩位非皇后所出的公主也被封為了固倫公主,也就是說,只要皇帝高興,冊封個固倫公主不是什么問題。
雖然乾隆時期有三位固倫公主,但是只有和敬公主是真正的嫡出。
她是富察皇后所生的第二女,因為大公主早夭,所以她就成為了名義上的嫡長女,由于富察皇后的緣故,乾隆對這個大女兒愛屋及烏,異常疼愛。
和敬公主還很小的時候,乾隆就張羅著給她挑選駙馬了,最終精挑細選,選中了科爾沁中旗親王滿珠習禮的玄孫,名叫色布騰巴勒珠爾。
很多人都以為,皇帝為了避免駙馬勢力過大,都會有意對其打壓,一般都會給一個華而不實的位子坐,事實上歷代很多皇帝都是這么做的。
但是乾隆因為對和敬公主太過疼愛了,所以這個被選中的額附不僅自小就在宮中伴讀,更是在和敬公主出嫁前,被乾隆封為了輔國公。
一般來說,公主出嫁后是要跟隨額附去內蒙古的,但是因為乾隆舍不得,于是干脆就在京城為公主修葺了一座固倫公主府,允許二人留在京城居住。
除此之外,和敬公主的年俸足足有1千兩,要知道,當年富察皇后的年俸也不過如此,這樣的待遇,足以看出乾隆對她的重視。
和敬公主與額附兩人感情極好,并且還生育了多個子女,她也是清朝為數不多擁有自己子女的公主。
后來色布騰巴勒珠爾犯了死罪,原本乾隆一氣之下想要將他處死,但是因為不忍心讓和敬公主守寡,竟然破例免了其死罪,只是降了爵位了事。
這位和敬公主一直活到了62歲才逝世,是乾隆的公主們當中壽命最長的一位。
四公主和碩和嘉公主的母親是純惠皇貴妃,相比起前面的嫡姐,她的命運就差了很多。
說起這位四公主的名號也許很多人不太清楚,但是如果說起《還珠格格》中的紫薇,想必人們都恍然大悟。
和嘉公主就是夏紫薇的原型。
當然了,和嘉公主的身世遠沒有影視劇中的那么離奇,乾隆一直對純惠皇貴妃不冷不熱的,直到和嘉公主出生,她才被抬為皇貴妃。
也就是說,和嘉公主與純惠皇貴妃是典型的“母憑女貴”。
當初純惠皇貴妃的兒子永璋,因為沒有在富察皇后的葬禮上沒有好好表現,被乾隆一腳踹倒在地后直接宣布取消立儲資格,連帶著純惠皇貴妃也不被喜愛了。
但是和嘉公主的出生卻為純惠皇貴妃帶來了轉機。
和嘉公主出生時五指有蹼相連,在現代這是實打實的畸形,然而清朝時期的人們非常迷信,認為這是“佛手”,能給人們帶來祥運,所以和嘉公主又被民間稱為“佛手公主”。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乾隆對她非常喜愛,不但讓她免去了遠嫁蒙古的命運,還親自為她挑選了一位出色的額駙。
這位額附名叫福隆安,就是《還珠格格》中的爾康,他是大學士富察傅恒的次子,富察皇后的親侄子。
和嘉公主與額駙兩人恩愛有加,婚后不久就生下了兒子豐紳濟倫,這么看來,雖然她的待遇比之和敬公主差了不少,但是生活得倒也幸福。
然而遺憾的是,這位公主的壽命有限,僅僅22歲就因病逝世。和嘉公主死后,乾隆非常痛心,為了彌補失去愛女的痛楚,就把精神寄托轉移到了小外孫豐紳濟倫的身上。
豐紳濟倫13歲的時候,乾隆就下旨允許可以享受與福隆安一樣的待遇,也就是說,這位外孫還沒為朝廷立過半分功勛,就能拿到跟他父親相同的俸祿了。
五公主是乾隆的繼后輝發(fā)那拉氏所生,乾隆原本就對這個女兒沒有多少喜愛,再加上這個孩子早夭,僅僅2歲就薨逝,所以存在感非常低。
六公主亦早夭,3歲就死了,母親是忻貴妃,這位忻貴妃非常凄慘,除了這個早夭的六公主,幾年后她還生下了八公主。
但是她產下八公主僅僅2個月就去世了,在去世之前,她才剛剛從嬪位晉升到妃位,甚至連冊封禮還沒來得及辦。
根據史書中的記載,忻貴妃因為生育得病,并且因此去世,皇八女一起胎死腹中(也有另一說,忻貴妃得病導致母子雙亡)。
總之不管哪種原因,母女兩人都沒活下來。
忻貴妃死后才被追封為貴妃,幾位公主與妃子還屢次前去悼念,可以說這兩位早逝的公主與忻貴妃屬實讓人惋惜了。
乾隆七公主是固倫和靜公主,她是魏佳氏所生,也就是我們熟知的令妃,雖說令妃是將來的孝儀純皇后,但是這是她死后被追封的。
也就是說,和靜公主出生時只是個庶女,按大清祖制應該被封為和碩公主,但是為什么她卻是位固倫公主呢?
和靜公主在乾隆的心中比之和敬公主又有些不一樣,乾隆對和敬寄托更多的是對富察皇后的遺憾,對嫡長女的偏愛。
然而和靜公主對他來說,少了這些復雜的感情,只有純粹的疼愛,和靜剛出生沒多久就直接被破格封為了固倫公主,隨后乾隆又親自為他挑選額駙。
和靜公主是在六公主誕生一年后出生的,當時恰逢蒙古親王成袞扎布來為兒子請婚,乾隆竟然直接跳過年長一歲的六公主,將這樁婚事給了剛出生不久的和靜。
如果硬要究其原因,也許是當時早夭的六公主已經體弱多病,又或許僅僅只是乾隆對和靜公主的偏愛。
和靜公主下嫁以后,日子過得也算不錯,乾隆因為舍不得愛女離開自己,還因此允許額駙駐留京城,并且為他們修葺了公主府。
只不過這位和靜公主也短命,僅僅19歲就離開了人世,她的離世對令妃打擊極大,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令妃也追隨女兒而去。
九公主和碩和恪公主也是令妃所出,她是令妃的第二個女兒,這個和恪公主比之她的姐姐就更加沒那么幸運了,后人往往喜歡將她與一母同胞的和靜公主作比較。
都是令妃所出,和恪公主卻并沒有被封為固倫公主。
令妃在死后被追封為了孝儀純皇后,她的兒子颙琰也坐上了皇位,按理說這個姐姐被追封為固倫公主也不為過,但奇怪的是,和恪終其一生都只停留在了和碩的位子。
究其原因,不過是與她的死因有關。
在清史中記載,和恪公主有沉痼重病,并且僅僅23歲就喪命,其實這里說的沉痼就是我們熟知的肺結核。
肺結核具有傳染性,并且在清代這是不治之癥,所以可想而知和恪的病在宮中引起了不小的影響,基于這個原因,就連嘉慶帝颙琰也沒有辦法為姐姐追封。
相比來說,除了長公主之外,第二個長壽的公主就是最后一位皇女了。
十公主固倫和孝公主是惇妃所生,后來一直寄養(yǎng)在容妃那里,和孝公主是1775年出生,這么算下來的話,當時的乾隆已經是64歲的高齡了。
乾隆對這個小女兒比之和靜公主更多了一些溺愛,乾隆的脾氣很暴躁,但是不管再生氣,只要看到這個小女兒,就立馬消氣了。
和孝雖然年紀小,但卻天資聰穎,以至于乾隆曾經表示:如果和孝是個皇子,一定會將她立為儲君。
由此可見,和孝對于乾隆來說屬實不一般,也正因為如此,和孝被破格封為了固倫公主。
和孝的額附也非同一般,此人是乾隆親自挑選的,那就是和珅之子豐紳殷德,除了乾隆對這個小女兒疼愛,就連后來的嘉慶帝也對這個小妹妹極其寵愛。
當時和珅被抄家,以嘉慶帝對和珅的痛恨程度,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按理也要被處斬的,但是因為他是和孝公主的額附,竟然免于一死了。
和孝公主活到49歲去世,她的一生都安穩(wěn)富足,是清朝為數不多活的安穩(wěn)自在的公主之一。
其實縱觀古代的公主,她們看似享盡榮華富貴,但是最后的結果無不成為政治的犧牲品,這么看來,作為乾隆的女兒相對來說已經非常幸福了
畢竟乾隆時期百姓富足,生活安穩(wěn),沒有太多的塞外威脅,這也就意味著公主們可以逃避和親的命運,安安穩(wěn)穩(wěn)地做一輩子真正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