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那么一些人,挖空心思,機關算盡,不擇一切代價,想要一朝成名。
但也有一些人不為所動,淡泊名利,拒絕一切誘惑,以期自我救贖。
最倒霉的當屬于第三種,背后明明有大佬支持,不惜花重金用超明星陣容,
卻怎么捧都捧不紅。
袁承志恰恰就是這第三種。
其實,袁公子比較委屈。
他自己已經(jīng)很努力了。
可惜世上有許多事情,
不是光靠努力就能達成的。
“承志”這個名字,一聽就知道意味著什么。
古典名著《鏡花緣》里有徐承志、駱承志。這兩位少爺名頭雖沒有徐敬業(yè)、駱冰王大,但畢竟也繼承了父輩的遺志。
當代以“承志”為名的,最有名的當屬廖承志了。
他的父親就是鼎鼎大名的廖仲愷。
袁公子能用這個名字,說明他也不是一般人。
作為金庸筆下《碧血劍》的絕對男一號,加上影視劇輪番轟炸,袁承志仍然沒有大紅大紫。
這又是為什么呢?
按照道理說,袁承志苦大仇深,樸實無華,小黑臉一個,卻又忠肝義膽,武功高強,他的身上甚至具備了大俠郭靖的品質。
但是郭靖郭大俠紅的發(fā)紫,早已躋身國際巨星,而袁承志卻依然在18線之外,這就不由得讓人覺得奇怪了。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袁承志先天就有個宿命。
他“坑”在了兩個偉大的男人手里。
第一個,他的老丈人金蛇郎君夏雪宜。
都說金蛇郎君太會搶戲了,一個閱女無數(shù),亦正亦邪的男人,在他的身上發(fā)生了那么多匪夷所思的故事,自然比一個單純的毛頭小伙子的簡歷精彩的多了。
這怪不得袁公子。
看看書名就叫《碧血劍》,那可是金蛇劍上的一道碧痕。
袁承志這輩子注定活在金蛇郎君的陰影里。
沒有金蛇郎君,就沒有袁承志。
第二個,袁承志的身世太過悲慘,他的爸爸叫袁崇煥。
金庸對袁崇煥這個人物,是非常感概的。
因為他對歷史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和獨特的視角。
所以才把《碧血劍》放在明末清初政權更迭、風云激蕩的特殊時代背景里。
袁崇煥、崇禎、李自成、吳三桂、多爾袞、皇太極、乃至《鹿鼎記》里的康熙、韋小寶,鄭成功、施瑯一一登臺亮相。
袁督師沒有死在敵人的手里,卻被自家人千刀萬剮。據(jù)說臨刑時候,不知內情的北京人,紛紛拿幾錢銀子買袁崇煥被割掉的一塊零星碎肉。
生吃!活吞!
他們覺得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泄他們的怨氣。
教你勾結韃子!教你讓韃子兵臨城下!教你讓韃子禍害我們!
袁承煥痛呼不已,大聲哀嚎!
他不是石達開。
太平天國的柱石、優(yōu)秀的統(tǒng)帥、翼王石達開也是被凌遲處死,但“石敢當”至死連哼都沒哼一聲。
石達開無怨無悔。
袁督師卻很委屈。
他承受著世界上最殘忍的精神和肉體上雙重的痛苦。
所以張朝唐在寫祭文的時候,用岳飛來形容袁崇煥。
袁崇煥的那些部下是很服氣、感激的。
袁承志小時候,自然什么都不懂,每天跟著父親的部下學文練武,偶爾還打打老虎。
直到有一天,崔秋山的出現(xiàn)。
他才真正見識到了華山派的皮毛功夫,武林才開始向他招手。
等他武功大成,在直面崇禎的時候,他的信念,居然開始動搖了。
他放過了崇禎。
等李自成“進京趕考”,短時間內迅速腐敗,
他又選擇了放棄。
也就意味著縱容。
他那時候已經(jīng)是七省武林盟主了。
他還記得他曾給李自成贊助過整整十大箱子的無價珍寶。
就這一放棄,袁承志再無翻身之日。
回頭再看看他的生平,袁公子和郭靖是很有相同點的。
都是忠良之后,都有家仇國恨。
就連名字的含義,都是殊途同歸的。
郭靖和華箏從小養(yǎng)了兩只白雕,姓名不詳。
袁承志從小養(yǎng)了兩只猴子,一只叫大威、一只叫小乖。
郭靖拒絕過金刀駙馬的誘惑。
袁承志也放棄過阿九長平公主的愛情。
郭靖有個小心眼,刁蠻任性的黃蓉。
而袁承志的另一半溫青青愛吃醋,使小性,比黃蓉有過之而無不及。
郭靖的老師有很多位,影響最深的是洪七公。
袁承志的老師也有好幾位,最重要的穆人清。
郭靖曾經(jīng)虐過天罡北斗大陣。
袁承志也戲耍過五行大陣。
郭靖的標配:降龍十八掌、九陰真經(jīng)、左右雙手互搏、七十二路空明拳,內外兼修。從交手記錄來看,前期只有老四絕能克制得了,后期直接登頂,成為新五絕。
袁承志的標配:華山劍法、混元功、金蛇劍、神行百變。也是內外精修。從交手記錄來看,除了不如神劍仙猿穆人清和略遜一籌的玉真子之外,和歸辛樹、木桑道人當屬一個級別。后期閱歷增加,直接放倒玉真子,是當時天下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高手。
可惜,袁承志比郭靖少了一樣彌足珍貴的東西。
袁承志沒有郭靖那樣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家國情懷。
所以郭靖是武林盟主,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受萬眾敬仰。
而袁承志,只能是七省武林盟主,獨善其身,飄然歸隱。
一個武林高手,一個江湖傳說而已。
對于《碧血劍》、對于《射雕英雄傳》、對于袁承志、對于郭靖,乃至金庸。
《碧血劍》是金庸新派武俠小說黎明前的最后一個黑夜。
袁承志是夕陽下的最后一個武士。
沒有碧血劍,就沒有《射雕英雄傳》。
郭靖之所以能名動天下,是因為他站在了袁承志這個巨人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