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壺三維模型
上一篇文章的模型是一個香皂的案例,在那個模型中使用了太多的曲面功能,原本SolidWorks就不太擅長做曲面,結(jié)果我強行在SolidWorks將那個模型給畫了出來,雖然結(jié)果很完美,但是在操作過程中還是顯得太繁瑣,如果我們使用其它軟件的話或許很容易就建立好了。
本篇文章給大家?guī)淼氖且粋€茶壺的三維模型,為了和上一篇文章銜接上,這次的模型同樣使用了很多的曲面特征,相信大家在學習完這幾篇文章后會對曲面建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我大致將本次模型的建立分為曲面上半部分、曲面下半部分、把手和輔助步驟四個部分來完成。
曲面上半部分
在掃面之前,我們得先建立一個基準面,以上視基準面為參考,向上平移45mm建立一個參考面,給它命名為“基準面1”,隨后我們要先建立三個草圖,這三個草圖組成了后面的壺口部分。
草圖1
在上視基準面上建立一個直徑為160mm的圓,達到以此來分割茶壺的上下兩部分的效果,
草圖1
草圖2
該部分是在剛才建立的“基準面1”上進行繪制,此時繪制的是壺嘴的形狀,壺嘴部分由兩端圓弧和一段直線組成,圓弧的半徑分別為12mm和18mm,直線的傾角為23°,壺口外圓直徑為200mm
草圖2
草圖3
草圖三稍微簡單點,我們在前視基準面上將兩個端用直線連接起來即可
草圖3
這三個草圖繪制完成之后我們就可以使用曲面掃描了,輪廓選擇草圖3,路徑選擇草圖1,引導線選擇草圖2,這樣就可以將茶壺的上半部分給繪制出來了
曲面掃描
曲面下半部分
在這里,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將下半部分的輪廓給繪制出來,在前視基準面上將茶壺的下半部分的草圖輪廓給繪制出來,尺寸如下:
草圖下半部分輪廓
草圖繪制完畢之后就可以旋轉(zhuǎn)草圖形成實體了,角度設為360°,旋轉(zhuǎn)軸如上建立的中心線,為了能將兩個實體連接到一起,我們再次使用曲面縫合,選擇前面畫好的這兩個實體,縫隙控制就不用設置了。
旋轉(zhuǎn)
當然,在這兩個實體的交界處,我們要在這個邊線上設置圓角,我給的圓角半徑為15mm,輪廓選擇圓形。
把手
把手的繪制很明顯有兩個部分,一、樣條曲線。二、掃描的輪廓。下面我們就一一來完成。
樣條曲線
首先,選擇前視基準面,在合適的位置處建立一個樣條曲線,可參考我的
樣條曲線
參考面
下一步是建立另一個參考面,命名為“參考面2”,第一參考系設為剛才繪制的樣條曲線,勾選垂直,第二參考系選擇樣條曲線去下半部分的交點,同樣設為垂直。這樣,“參考面2”就設置好了。
參考面2
掃描草圖
在基準面2上建立把手的輪廓草圖,形狀如下,兩端是半圓,中間用直線相連,圓的半徑為9mm,相距為15mm
把手草圖
上面的所有步驟完成后就可以使用曲面掃面形成一個把手了,輪廓為剛才建立的輪廓草圖,路徑為上述的樣條曲線,這樣把手就建立完成了。
輔助步驟
在上面的工作完成之后,其實本次模型就大致完成了,但是為了更加貼近實際以及美觀,我們還要進行額外的修整,包括曲面剪裁、曲面填充和圓角設置三個部分。
曲面剪裁
剪裁工具選擇圓角1,其余如下設置
曲面剪裁
曲面填充
將相交處的邊線進行邊界的修補,參考如下:
曲面填充
圓角
對壺口的上邊線設置圓角,至此全部工作都已完成。
本次茶壺的模型在建立的時候思路很清晰,相信大家也能夠很容易的建立起來,和上一篇文章相比沒有那么多的復雜的曲面問題,這次大多是建立基準面以及繪圖思路的構(gòu)思,相信大家在慢慢學習的過程中,在構(gòu)圖思路這一塊肯定也會慢慢有所提高。
建模過程沒有捷徑,你要做的就是不斷地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