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吧,這些個兒碗。
不要小瞧它們,這幾個可是來自皇宮。有人為了收集珍藏,可是花費了大量的銀子一一這都是景德鎮(zhèn)的正宗官窯制品哩!
跑到國外去舉牌參拍,真金白銀、英鎊美元,就為了這些瓷碗—中國的原產(chǎn)。
但凡是個人家,屋里廚房灶臺上,都會有幾只碗。
但是,真能拿出幾個老碗的人家卻不多,碗是易耗品,容易碎、容易裂;真有幾個上檔次的碗的人家,真正的不多哦!
所以,看似平凡無奇的日常用品,擱日子久了卻不會剩下幾個。
于是,它們也就值些錢,這就是時光里存下的價兒,大浪淘沙后的含金量。
丑陋、粗笨與漂亮、精細之間的差距是非常明顯。
印證著經(jīng)濟狀況、文化底蘊的距離。
顯示著社會的時風變化、民眾的生活質量。
也許,也許諸位能夠從中看到自己或家人曾經(jīng)用過的樣式。
但是,你的家中、手邊是否還有留存?如有,你是否也會把它當成寶物珍惜?
這一個:重要的不是藝術表現(xiàn),而是在碗上,顯示出來的政治立場,社會時代烙印。
一一以及,你懂得、你不懂的復雜關系、環(huán)境特色
你能想到嗎?這是一只人的頭骨制成的碗?。?/font>
鍋碗瓢盆,日常用具,人家不同,器物各異。
彼時為用,今時稀少;彼時凡物,今人當寶!
若干年前,偶然進入一個西北地區(qū)的小山村里的一戶人家,看見窯洞里的水泥炕沿上分布著五六個凹下去的窩窩兒。我好奇地問那光屁股小孩:這些坑窩窩是干什么用的?
孩子回答:這是我們吃飯的。我怔然又愕然——農戶人家居然貧困到了這樣地步——連吃飯的粗碗都沒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