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日本是內(nèi)斂溫婉,有注重禮節(jié)的國度,每個人做事都要謹(jǐn)言慎行,生怕惹惱了對方,所以就在這樣的國度,想和日本人說“不”就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逼不得已的情況,他們會直接表述出來,大多數(shù)情況下,他們往往都回避,所以如何說“不”,在日本就是一門藝術(shù)。因為日本人并不會直接說“不”,所以我們在學(xué)習(xí)的階段就需要嘗試著習(xí)慣這樣的事情,還要學(xué)會通過敏銳的洞察力,體會到他們話語里的“不”的含義。
在歐美國家,對別人說“不”其實非常正常;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想要拒絕也是能夠說出千萬句來,但就是日本這樣的一個彈丸小國,溝通起來卻總是非常麻煩,他們的說話方式就比較委婉,就算是拒絕也總是拐彎抹角的,讓人覺得和他們溝通非常吃力。一般來說日本人的內(nèi)心更傾向于在和別人溝通的時候考慮到別人的立場,希望自己的回答不會引起不必要的沖突。所以一般他們不會隨便說「いいえ」、「嫌です」、「やめてください」等相對來說比較直接的話。
在日本,你想要拒絕別人,還需要考慮到其他人的感覺、自尊和社會地位。如果別人向你提出邀約,即使你不想去,你也需要表現(xiàn)出很有興趣的樣子。如果是你的朋友或者比較親昵的對象,這個時候如果你不想去,使用一些相對來說比較委婉的拒絕,加上道歉的話,是可以被接受的,例如「ごめんなさい,…」。但是如果是老板或者客戶呢?我們要如何去拒絕他們呢?
在日本,這種工作邀約其實非常常見,我們看一些日本影視作品里就出現(xiàn)過很多這樣的場景,當(dāng)你的老板或者上司想要下班后邀請你去喝一杯或者共進(jìn)晚餐的時候,如果你真的不方便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嘗試著這樣做。
在日本,如果保持沉默,沒有任何回應(yīng),其實是不尊重對方的表現(xiàn),況且我們面對的是上司和客戶,這樣的做法就顯得更加無理,這也不是我們該做的,那么我們需要做些什么呢?我們可以嘗試表現(xiàn)出我們對于對方的說的話很感興趣的樣子,在需要接話的位置說上幾句,點點頭,表示我們對他的認(rèn)同。
我想說這種套路就不需要我和你們說了吧,例如「今日、兄は結(jié)婚しました」,「風(fēng)邪(かぜ)をひいた」等都能夠作為我們拒絕的借口,但是有一點需要引起我們注意,例如“哥哥結(jié)婚”這種理由用完一次,不要再說第二次。不然就穿幫了~
如果你真的想不出借口去拒絕邀約,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對方說“讓我看下日程安排”“這周或許有空吧”這樣的句子,為我們自己爭取時間。使用拖延戰(zhàn)術(shù)的時候,要表現(xiàn)自己陷入沉思的樣子,也要表現(xiàn)出其實你是非常樂意參加的,只是時間不湊巧罷了,這樣一來給兩個人都留了顏面。
我相信知道了如何應(yīng)對的你,對于如何拒絕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夠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