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公交車在東土城路段還有一個站名:“火車站”。其實那里不僅看不到火車,連鐵道痕跡都沒有,原來是歷史留下的名稱。
民國初年北京環(huán)城筑有鐵路,為了貫通拆除了正陽門的甕城,火車可以由箭樓與前門中間經(jīng)過。人們站在前門大街上就能觀看到火車東西往來。
前門火車站分北京東站和西站。東站是客車站,建筑今健在。西站為貨車站,地址即今前門西大街“大碗茶”對面一帶。
上世紀(jì)三十年代末,進出前門不時還需要等候扳道工拉起過火車時放下的標(biāo)桿才能通行。更有躇足看“稀稀罕兒”的。“稀稀罕兒”是老北京土語,新鮮玩藝兒的意思。
提起看“稀稀罕兒”,更有趣聞:清末有一個叫“杜蘭德”的外國人來華為商業(yè)目的修了一段鐵路展示火車,唯時不久,被拆除。國人調(diào)侃稱其“宣菜路”(實際為由宣武門至菜市口)。此情況并非傳說,實有其事。 李濱聲/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