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塾讀書,畫公仔、鵲鳥等甚好
曼殊的老家在廣東省香山縣,村名白鶴港。此地即今之瀝溪,在珠海市前山鎮(zhèn)南溪鄉(xiāng)。
曼殊回家鄉(xiāng)后的第二年,起了個學名:子谷,開始入學讀書。這所學校,是蘇家專為本家子弟求取功名而開辦的“私塾”,離曼殊的居室僅約百米。私塾老師是一位本家,叫蘇若泉,是清朝的舉人。
當天,背完《論語》中的一段,老師又指導學生們寫仿——練習大楷。
曼殊磨墨濡筆,臨帖攤紙,兢兢業(yè)業(yè)地寫著?!?/span>
風景絕佳的瀝溪,喜鵲喳喳枝頭,公雞閑步覓食,一幅雄赳赳的樣子。從教室透窗望去,寂靜的村景,令人心曠神怡。趁老師出去不在,曼殊一陣高興,攤開一張竹紙,畫了起來。
“快來看,公雞!哥哥,給我,我要。給我,我要!”
同學們放下手里的筆,一齊圍了過來。
畫好公雞,曼殊依然不斷用筆在硯臺濡墨,一邊端詳著枝頭的喜鵲。然后又一筆一筆畫了起來。喜鵲點頭晃尾,好像很高興有人能夠為它寫生。
曼殊九妹惠珊幾十年后,曾親切地回憶道:
三兄曼殊素愛文學,書法極端整齊。所讀的書,猶是如新,一圈一點,無不注重。我在幼年時也讀古書,每到藏書室時,皆喜選讀三兄所讀過的書。如其作文、作對、詩詞等,重箱疊疊,藏于書室內(nèi),而其畫刊,卷卷筆生,藏于書柜中?!び砷L輩庶祖母及三庶母陳氏等料理。
蘇維錄《復柳亞子信》也說:曼殊七歲在鄉(xiāng)村,塾讀書,……畫公仔、鵲鳥等甚好。
曼殊幼年讀書處——瀝溪簡氏大宗祠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