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能看到顏色?我們到底是怎么看到顏色的?
商丘新聞新起航
快傳號 | 2018-09-12
▼這是第【03】篇“色彩教程”原創(chuàng)文章
今天小編將從物理學的角度出發(fā),來為大家講解“為什么我們能看到顏色?”以及“我們到底是怎么看到顏色的”。
為什么能看到顏色?
要知道有光才有色,沒有光就沒有顏色。
當陽光普照大地的時候,一部分光線被吸收并轉換成熱能。沒有被吸收,而從物體上反射出來的一部分光線則進入了我們的眼睛。這樣便帶來了光明和色彩。
可能這樣說大家不是很理解,但要始終要記得的是:物體本身是沒有顏色的,顏色只是物體對光的反射,而物體反射的光在大腦中形成的反映就是顏色。
1七色光
這幅圖是1661年英國科學家牛頓在劍橋大學實驗室發(fā)現的光的秘密。
牛頓利用圖中的三棱鏡將五彩的太陽光分離成了色彩的光譜。有紅色、橙色、黃色、綠色、青色、藍色、紫色,被稱之為七色光。
這個實驗圖實驗結論最終可以理解為“太陽光是由七種顏色構成的”。在物理學特性中,人眼能看見的光線在光譜中只是這樣很小的一部分。
2紅外線與紫外線
所謂的可見光是波長中只有極少的一部分能被人眼視覺所感知到的光線。當然還存在其他人眼無法感知到的光線部分。
可見光中波長最短的是藍紫色的光,比藍紫光波長更短的電磁波紫外線,我們的肉眼無法識別。
而可見光中波長最長的是紅色光線,波長超出0.78微米也是我們肉眼無法識別到的光線,這些光線被稱為紅外線。
所以大家一定要了解:在0.38-0.78微米長度的波長都是肉眼可見的。其中最短的光波是藍光,超出藍光以外的就是紫外線;波長最長的是紅外線,超出紅色波段的就是紅外線。
3光與光譜
光是電波的一種形式,波長的不同會導致光的屬性也不同。電磁波中只有極少的一部分是能被人眼所感知到的。
下面這幅副圖是人眼可見光的一個范圍,按照波長從短到長依次為藍紫色、藍色、綠色、黃綠色、黃色、橙色、紅色。這就是彩虹上的顏色順序,它們被稱為光譜。
我們是如何看到顏色的?
示例講解:
圖中有一個紅色的西紅柿,但它本身并不具備紅色的要素。只是在照射到西紅柿上的可見光中,只有紅色光線被西紅柿反射到人眼之中并被人眼捕捉。
嚴格地來講西紅柿并不是紅色的,它沒有顏色,只是為了方便理解才說西紅柿是紅色的。
看完這個小事例是不是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但這就是事實,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可以看到不同顏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