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 容 • 寬 厚 • 寬 闊
法國19世紀(jì)的文學(xué)大師雨果曾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寬闊是一種博大,一種智慧,一種境界,有寬容的心態(tài)作人生積淀,方有寬厚待人處事的品德修養(yǎng),才能具備豁達(dá)寬闊的胸襟氣度。常為人所失的寬容心態(tài)、寬厚品德、寬闊胸懷,往往會成為我們事業(yè)成功進(jìn)步、人生前途命運的重要因素。有一句話說的好,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但也完全可以這樣說,心有多寬,成功之路就有多寬。
常懷寬容心態(tài)
明代的張居正在京城做大官,有一次收到家里一封信,原來自己家和鄰居為一堵墻發(fā)生爭執(zhí)。他很快回信:“來信只為一堵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家里收到他的回信,就讓出了三尺,鄰居也讓出了三尺,就成了今天著名的六尺巷。
古人云,“忍一時,風(fēng)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各自責(zé),則天清地寧,各相責(zé),則翻天覆地。”
寬容與禮讓不僅成為中國古人的一種處世方法,也是當(dāng)今人們在不失原則情況下的一種處事方法。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寬容是一個人內(nèi)心善意的表達(dá),體現(xiàn)了一種寬以待人的包容情懷,一種與人為善的良好涵養(yǎng)。在開啟心扉藏有謙恭,企盼相敬如賓,奉行禮讓為先;在內(nèi)心深處抱有善良,把周圍鄰里當(dāng)成親人,把身邊戰(zhàn)友當(dāng)成兄弟;在心靈之巔懷有高尚,不計較個人得失,寧愿犧牲自己利益;在平凡心緒持有真誠,始終容人容言容事,容錯容惡容仇。
常修寬厚品德
齊國有一名叫夷射的大臣,經(jīng)常為齊王出謀劃策,深得齊王厚愛。一次,齊王宴請他,由于他不勝酒力,喝得酩酊大醉,便起身到門外吹風(fēng)。剛巧守門的是個曾受過刖刑(斷足,古代的一種酷刑)的人,他向夷射懇求說:“若有剩酒,請賜我一杯!”夷射對他這種人很是鄙視,便大聲斥責(zé)到:“什么?到一邊去!像你這樣的囚犯還敢跟我要酒喝,真是大膽至極!”當(dāng)守門人還想再懇求時,夷射已經(jīng)離去,守門人非常氣憤。這時,天剛好下了一陣小雨,門前積了一片小便狀的水灘兒。守門人便萌生了報復(fù)之心。第二天早晨,齊王出門時看到了這灘“小便”,大為不悅,厲聲問道:“是誰敢如此放肆,在這里便溺?”“我不太清楚,但小的昨夜只看見大臣夷射一個人在這里站了好一會兒,再沒看見其他人來過這里。”守門人誠惶誠恐地匯報說。結(jié)果,齊王十分生氣,便以欺君之罪,立即賜夷射毒酒而死。
這則歷史故事有齊王的暴戾無常,有守門人的心胸狹隘,但也有夷射的為人不寬厚??梢哉f讓夷射喪命的并非看門的人,而是他自視清高、蔑視低微,缺乏寬厚待人的驕橫傲氣,從而使自身才干過早折戟沉沙。
泰山不拒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xì)流,故能就其深;官者不卻布衣,故能明其德。
這種寬厚的人生修養(yǎng)是建立在寬容的心態(tài)之上的,來自于對群眾百姓親近融合的謙卑敬畏;來自于“將相頂頭堪走馬,公候肚里好撐船”的寬宏大量;來自于比黃金更重要、比親人更貼心的真誠信任;來自于甘作嫁衣、甘為人梯的心底無私;來自于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fēng)格的淡泊風(fēng)范。
常敞寬闊胸懷
古今中外,不乏胸懷寬廣之美談,藺相如避廉頗之毀,楚莊王絕冠纓之嫌,季羨林守后生之袱……美國總統(tǒng)華盛頓還是一位上校時,他率領(lǐng)著部隊駐守在弗吉尼亞州亞歷山大。在選舉弗吉尼亞州議會的會員時,有一個名叫威廉•佩恩的人反對華盛頓所支持的候選人。同時,在關(guān)于選舉問題的某一點上,華盛頓與佩恩形成了對抗。華盛頓出言不遜,冒犯了佩恩。佩恩一怒之下,將華盛頓一拳打到在地。華盛頓的部下聞訊后,群情激憤,馬上把部隊開了過來,準(zhǔn)備教訓(xùn)一下佩恩。華盛頓當(dāng)場加以阻止,并勸說他們返回營地,一場干戈避免了。第二天一早,華盛頓派人送給佩恩一張便條。要求他盡快地趕到當(dāng)?shù)氐囊患倚【起^。佩恩懷著兇多吉少的心情如約而至,他猜想華盛頓一定要和他進(jìn)行一場決斗,然而出乎意料,華盛頓在那里擺了豐盛的宴席。華盛頓見到佩恩立即起來迎接,并笑著伸出手說:“佩恩先生,犯錯誤乃人之常情,糾正錯誤是件光榮的事,我相信昨天是我不對,你已經(jīng)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滿足。如果你認(rèn)為到此可以解決的話,那么請握住我的手,讓我們交個朋友吧。”華盛頓的話語感動了佩恩。從此以后,佩恩成為一個熱烈擁護(hù)華盛頓的人??梢哉f,華盛頓不僅深喑寬容的理性,且具自省的勇氣,更兼寬闊的胸懷。
古人語:眼界要非常開闊,胸襟要非常寬闊。
一個人的寬闊胸懷可以化解矛盾,尋來柳暗花明,可以回避沖突,出現(xiàn)海闊天空。寬闊胸懷需要慈濟(jì)天下,博愛四方,在以人為本中積蓄;需要承受委屈,忍辱負(fù)重,在求同存異中錘煉;需要放下身段、甘居下位,在謙虛謹(jǐn)慎中養(yǎng)成;需要化敵為友,冰釋前嫌,在以德報怨中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