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劉立夫|孔子的人生三樂

孔子的人生三樂

究竟什么才算快樂?有人說,快樂是有房有車有存款,心理踏實不慌張;也有人說,快樂是四處游玩看山水,閱盡人間好風景;還有人說,快樂就是嘗遍天下好美食,蝙蝠刺猬也要吃一吃。甚至還有人總結(jié)出生四大快樂:“久旱逢甘雨,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但是,所有這些關(guān)于快樂的說法都顯得有些“俗氣”,你不能說它不對,但都在追求感官的暫時的滿足。實際上,財富、地位、生活條件與快樂并不成正比,甚至錢財越多、地位越高的人,煩惱越多,快樂越少。正因為如此,錢鐘書先生斷言:“快樂是人生永遠存在的一種誘惑?!薄坝肋h快樂這句話,不但渺茫得不能實現(xiàn),而且荒謬得不能成立。”由此看來,快樂確實不好界定,她近在咫尺,又遠在天邊。

我們的問題是,到底有沒有一種持久的、穩(wěn)定的快樂,讓我們盡量遠離煩惱?應(yīng)該有。要知道,人類作為萬物之靈,在漫長的文明進程中,無數(shù)的智者一直在尋找人生快樂的答案。我今天介紹的孔子的快樂哲學,就可以讓人終生受用。

根據(jù)統(tǒng)計,在《論語》中,“樂”字出現(xiàn)了48次,其中24次跟“快樂”有關(guān)。歸納起來,我認為孔子至少為我們提供了三種獲得持久快樂的方法:求道之樂、審美之樂和平常之樂。

1、求道之樂

求道之樂就是追求真理的快樂?!墩撜Z》第一句話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誰都知道,學習本身是枯燥的、單調(diào)的,我還沒有聽說過某個人天生就喜歡板凳要坐十年冷,如果真的有快樂,那也是“苦中作樂”,否則我們今天的父母就不會為自己的孩子不用功讀書而操碎了心。但是孔子卻告訴你,認真讀書,并且在實踐中感悟真理,就一定會得到一種快樂的體驗。你是否覺得孔子天生就喜歡讀書呢?非也??鬃映錾肀百v,他3歲喪父,17歲喪母,在特別強調(diào)社會身份的春秋時代,孔子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也為了改變那個時代的不公,才立志發(fā)奮求學。正如他自己所說“吾年十五而有志于學”,要注意,孔子說他15歲“有志于學”,說明他根本就不是生而好學,而是他在明白自己的卑賤身份后,下定決心,一定用知識來改變自身的命運。可見,“立志”才是學習的最大動力,只有立志才能化枯燥乏味的學習變?yōu)樽非笳胬淼目鞓?。有了這個前提,我們才能理解,孔子所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們才能理解孔子“學無常師”,從一個卑賤者成為當時最有學問的知識達人;我們才能理解,孔子能夠一步一個腳印,從“吾年十五而有志于學”變成“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時代圣人。

自古以來,中國的知識分子都推崇“孔顏之樂”。所謂孔顏之樂就是求道之樂??鬃拥膶W生絕大部分都是貧民子弟,其中的顏回,與孔子的母親是一個家族,家境貧寒??鬃佣啻伪頁P顏回: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顏回心無旁騖,一心為學,謀道不謀食,從中得到的快樂讓他忘記了生活的艱辛??鬃右徽Z雙嘆,稱贊顏回安貧樂道。而孔子自己呢,與顏回如出一轍: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說什么呢?每天粗茶淡飯,彎著胳膊當枕頭,快樂就在其中;讓我用不正當?shù)氖侄沃\取富貴,那算什么?那是天上飄動的浮云。孔子也正是在追求圣人之道中,人格不斷升華,“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有人問:難道孔子一生就沒有憂愁,整天都笑容滿面嗎?那也不是??鬃诱f他“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是有前提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因為孔子有崇高的精神追求,所以才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忘掉了吃飯,忘掉了憂愁,忘掉了老之將至,甚至忘掉了生死,即使遇到再大的挫折也欣然面對。我們都知道,孔子實際上處處碰壁,一輩子就沒安穩(wěn)過,但他卻“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時刻做到“樂以忘憂”。所以,孔顏之樂本質(zhì)上是一種強大的內(nèi)心信仰,是一種為改變自身命運、改變社會不公、追求圣賢理想的崇高境界,正是在這種強大的內(nèi)心信仰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支撐下,無論外在的環(huán)境多么惡劣,無論生活條件多么艱難,孔子也會初心不改,樂觀面對。這就是“求道之樂”。

二、審美之樂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這是法國著名藝術(shù)家羅丹的名言。不過,一個人即使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也未必有感受美的快樂。我們每個人除了學習、工作、人際交往,還得與大自然打交道,甚至通過旅游來感受山水之奇、世界之大。然而,某些奇葩在景區(qū)某個地方隨意寫下“某某到此一游”,只能說是情緒宣泄,刷一下存在感,與審美之樂一毛錢關(guān)系都沒有。那么,孔子是怎么做的呢?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大家千萬別把孔子當成一個面目刻板的書呆子,孔子才是真正的旅行家。他做到了把欣賞自然山水升華為道德的自覺、心靈的洗禮,從而得到一種人天一體的愉悅?!墩撜Z》這段話,不是說智慧的人才喜歡水,仁愛的人才喜歡山。孔子告訴我們,大自然的山水與人性相通,君子既要像水那樣順應(yīng)時勢,靈活應(yīng)變,自強不息;又要像山那樣,意志堅定,厚德載物。水的性格是靈動而優(yōu)美,山的性格是沉靜而博大,君子應(yīng)該取法二者,在生活中既能樂觀豁達,又能健康長壽。從這里可以看出,孔子對于自然山水的欣賞確實非同尋常,其中的秘訣,就是人與山水的“比德”。什么叫“比德”?就是天人合德,就是將人的道德情操與大自然的生態(tài)特征融為一體,從而感悟到一種道德的、審美的快樂。知道了這個秘訣,我們就能理解孟子所說:“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币粋€人既可以通過登高山而俯瞰天下,開闊胸襟;也可以通過觀滄海而感悟?qū)W問的無邊,培養(yǎng)謙虛的美德。這就是從山水的欣賞中獲得的審美之樂。

關(guān)于審美之樂,我再舉一個關(guān)于孔子對音樂欣賞的例子。我們中國古代的音樂經(jīng)典《禮記·樂記》上面將音樂分為三種:“治世之音”、“亂世之音”和“亡國之音”。要是沒聽說過的話,我給大家做一個比較。我們有些人喜歡搖滾,西方人叫什么rock,我并不反對別人喜歡什么rock,但當我看到那位美國歌手杰克遜在搖滾現(xiàn)場歇斯底里任情發(fā)揮的時候,發(fā)現(xiàn)滿地的現(xiàn)場觀眾跟著他嗨皮,竟然一個又一個的心臟病發(fā)作,被抬進醫(yī)院急救。這叫什么音呢?我認為這叫“亡命之音”。你看,這位杰克遜活了多少歲?49歲就沒啦。要是孔子聽了,一定會大罵這位杰克遜在浪費生命,害人害己。

孔子是個大音樂家,更是音樂鑒賞家。他對正統(tǒng)音樂的看法是:音樂一開始就要講究協(xié)調(diào),然后呢,五音精粹,節(jié)奏明朗,最后是余音繚繞,三日不絕。他評論說,虞舜時代的《韶》樂體現(xiàn)了風俗淳樸之美,盡善盡美,無以復加。又說,周武王時代的《武樂》有殺伐之氣,盡管曲調(diào)好聽,但意境不高,美而不善??鬃雍苊靼?,音樂的最高境界是和諧,對個人、社會和國家的政治都是有好處的。所以,孔子在齊國聽到《韶》樂,沉醉其中,三個月不知肉味。孔子說,音樂要體現(xiàn)“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原則,就是歌舞中的歡快愉悅、憂傷哀怨都不要過度??梢?,欣賞音樂是有選擇的,要選擇那些高雅和諧的音樂,以達到內(nèi)心長久的安定、健康和快樂,而不是要我們?nèi)プ沸?,沉迷于鄭衛(wèi)之音、靡靡之音,更不要盲目去崇拜那種亡命之音,那樣也許會得到一時的情感發(fā)泄,但發(fā)狂過后,便是內(nèi)心的空虛,百無聊賴。

三、平常之樂

林語堂曾說過:“人生的幸福無非四件事: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绷终Z堂能說出這四句話,說明他真正懂得了孔子之道。從《論語》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孔子其實是個非常生活化、接地氣的人,他像普通人一樣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欲。特別是孔子到了晚年,在經(jīng)過了長期的漂泊以后,內(nèi)心歸于平靜,在平淡的教學生活中享受人生。其中最典型的莫過于孔子推崇的“曾點之樂”。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幾個弟子暢談人生理想。有人愿意做官,有人愿做個小司儀,唯獨他的一位小弟子曾點卻說:“到了暮春三月,我和五六個年輕的哥們帶上幾個小朋友,一起到沂水洗個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然后哼著小曲回家。”孔子非常認同曾點,感嘆說:“吾與點也。”為什么孔子認同曾點?因為曾點說出了孔子晚年想要過的生活,一種純真自然、無欲無求的生活。我們知道,在《論語》中,孔子明確認同的有兩種快樂:一是顏子之樂,安貧樂道;一是曾點之樂,回歸平常。

人們常說:“人到無求品自高?!边@實際上是孔子晚年的一種精神化境,在簡單的日常生活中感受點滴的快樂。正如孟子所說:“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也。”一個人回到到赤子之心,就會常懷坦蕩,心無掛礙,無煩無惱無憂愁。

《荀子》曾經(jīng)提到這樣一個情節(jié):

有一次,子路問孔子:“君子也有憂愁嗎?”孔子回答:“君子在未得到的時候,以自己的追求為快樂;得到了之后,又為自己的成就而快樂。小人則不同。小人在未得到的時候,擔心不能得到;等他得到了以后呢,又擔心會失去。所以,在君子看來,小人(普通人)終其一生都是憂心忡忡的,沒有一天開心。

這也對應(yīng)了民間一句諺語:“人生不滿百,卻懷千歲憂?!币粋€人患得患失,又沒有志向,那就是孔子批評的小人“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也”。君子與小人的差別在于:“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總結(jié)一下,孔子告訴我們,人生至少有三快樂:求道之樂、審美之樂、平常之樂。這三種快樂超越了淺層次的感官享受,深入到深層次的精神愉悅,可以讓人活得更為開闊豁達,也更為健康持久??鬃由趤y世,顛沛流離,但內(nèi)心充實,他活了73歲?!捌呤?,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笨鬃踊盍?3,孟子活了84,這在古代已經(jīng)算得上是高壽。所以,我認為孔子提倡的三種快樂是有效的,經(jīng)得起檢驗的,值得推薦和分享?!靶腋J菉^斗出來的”。我想人生的快樂也是如此,要靠我們自己去奮斗,去爭取,因為快樂不僅僅是簡單的物質(zhì)享受,更是人的精神創(chuàng)造和格局的升級。它讓我們不斷進步,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愿大家多讀《論語》,升華人生境界,享受快樂人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求生易而得道難——《論語》學習410
重新發(fā)現(xiàn)論語之美(29)
說樂
《論語·述而》“游于藝”新解
孔子詩化的人生理想及審美意義
《論語》里的10句人生名言,記住的不是知識,而是智慧!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