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樣 吹 空 調(diào),有 人 感 到 涼 快,有 人 馬 上 感 冒;同 樣 吃 了 火 鍋,有 人 吃 得 暢 快,有 人 臉 上 起 包。都 說(shuō) 人 參 好,有 人 吃 了 就 上 火——每 個(gè) 人 都 適 合 吃 人 參 嗎?有 人 減 肥 用 大 黃,有 人 越 用 身 體 越 衰 弱——胖 人 都 需 要 減 肥 嗎?生 活 中,有 人 急 性 格,有 人 慢 性 子;有 人 不 耐 冷,有 人 不 耐 熱;有 人 總 是 面 色 紅 潤(rùn),有 人 怎 么 養(yǎng) 都 是 神 色 發(fā) 暗 ……似 乎 每 個(gè) 人 都 和 別 人 不 一 樣。其 實(shí) 指 出 這 是 由 于 人 與 人 之 間 存 在 體 質(zhì) 差 別。不 同 的 遺 傳 背 景 和 不 同 生 活 環(huán) 境,培 養(yǎng) 了 每 個(gè) 人 不 同 的 體 質(zhì),也 就 培 養(yǎng) 了 不 同 的 身 體 反 映 狀 況。只 有 選 擇 適 合 自 己 的 個(gè) 性 化 養(yǎng) 生 保 健 計(jì) 劃 才 能 將 體 質(zhì) 調(diào) 劑 到 最 佳 狀 況,“有 的 放 矢”來(lái) 防 病 養(yǎng) 生。
大 量 研 究 證 明,很 大 一 部 分 疾 病,特 別 是 慢 性 代 謝 性 疾 病 與 體 質(zhì) 下 降 有 很 大 關(guān) 系。如 果 人 在 20~30歲 這 個(gè) 黃 金 時(shí) 期,沒(méi) 有 創(chuàng) 造 一 個(gè) 體 質(zhì) 高 峰,反 而 過(guò) 度 消 耗 體 質(zhì),那 么 30歲 以 后 體 質(zhì) 就 會(huì) 快 速 下 降,健 康 問(wèn) 題 大 量 出 現(xiàn)。但 遺 憾 的 是,體 質(zhì) 下 降 這 個(gè) 問(wèn) 題 幾 乎 被 所 有 的 人 忽 略,沒(méi) 有 人 認(rèn) 識(shí) 到 它 的 重 要 性。
《黃 帝 內(nèi) 經(jīng)》:“陰 陽(yáng) 貴 乎 協(xié) 調(diào),陰 平 陽(yáng) 秘,精 神 乃 治 ……”
體 質(zhì) 的 健 康,對(duì) 每 一 個(gè) 人 來(lái) 說(shuō) 都 非 常 重 要。男 性 約 在 18~32歲、女 性 約 在 16~28歲 時(shí),體 質(zhì) 會(huì) 達(dá) 到 頂 峰,之 后 體 質(zhì) 會(huì) 隨 著 年 齡 的 增 長(zhǎng) 而 下 降,特 別 是 男 性 在 32~48歲、女 性 在 28~42歲 時(shí),體 質(zhì) 下 降 的 速 度 相 當(dāng) 驚 人。如 果 我 們 能 在 體 質(zhì) 達(dá) 到 高 峰 前 進(jìn) 行 鍛 煉,那 么 體 質(zhì) 的 高 峰 會(huì) 比 一 般 人 更 高,高 峰 過(guò) 后,健 康 水 平 也 會(huì) 保 持 在 一 個(gè) 比 一 般 人 更 好 的 狀 態(tài)?,F(xiàn) 代 人 面 臨 的 問(wèn) 題 是,人 們 普 遍 把 體 質(zhì) 看 成 是 只 有 運(yùn) 動(dòng) 員 才 需 要 注 意 的 東 西,就 算 是 偶 爾 進(jìn) 行 運(yùn) 動(dòng),也 只 是 模 糊 的 知 道 是 為 身 體 好,而 沒(méi) 有 意 識(shí) 到 是 為 了 提 高 或 保 持 自 己 的 體 質(zhì)。
目 前 人 群 中 體 質(zhì) 狀 態(tài) 有 三 大 問(wèn) 題:一 是 年 輕 時(shí) 候 鍛 煉 不 夠,體 質(zhì) 高 峰 期 的“峰 值”不 夠 高,基 礎(chǔ) 沒(méi) 有 打 好,高 峰 期 過(guò) 后,體 質(zhì) 迅 速 下 降;二 是 維 持 體 質(zhì) 健 康 的 手 段 不 足,體 質(zhì) 得 不 到 足 夠 的 維 護(hù) 和 保 護(hù),人 提 前 進(jìn) 入 衰 老 期;三 是 對(duì) 體 質(zhì) 認(rèn) 識(shí) 不 夠,不 重 視 體 質(zhì) 對(duì) 人 體 健 康 的 影 響,過(guò) 度 揮 霍 體 質(zhì)。
體 質(zhì) 下 降 會(huì) 給 我 們 的 健 康 帶 來(lái) 三 方 面 的 危 害。
1.體 質(zhì) 下 降 與 猝 死。首 先 我 們 應(yīng) 該 清 楚 的 是,體 質(zhì) 下 降 不 單 單 指 的 是 四 肢 能 力 的 下 降,還 有 人 體 各 個(gè) 臟 腑 功 能 的 下 降,其 中 就 包 括 心 臟 功 能。我 曾 經(jīng) 遇 過(guò) 這 樣 一 件 事,某 個(gè) 炎 熱 的 夏 天,兒 子 急 匆 匆 攙 著 自 己 的 母 親 前 來(lái) 看 病,當(dāng) 時(shí) 這 個(gè) 兒 子 進(jìn) 來(lái) 的 時(shí) 候 大 汗 不 止、面 色 蒼 白,我 建 議 他 休 息 一 下,他 搖 了 搖 頭,說(shuō) 要 出 去 給 母 親 買(mǎi) 水 喝,然 后 一 溜 小 跑 就 沒(méi) 影 了,誰(shuí) 知 這 一 出 去 就 再 也 沒(méi) 回 來(lái)。原 因 就 是 天 氣 炎 熱,加 上 運(yùn) 動(dòng) 不 當(dāng) 致 使 心 臟 出 了 問(wèn) 題,導(dǎo) 致 猝 死。如 果 他 平 時(shí) 能 多 做 一 些 運(yùn) 動(dòng),注 意 提 高 自 己 的 體 質(zhì),他 的 心 臟 絕 對(duì) 能 承 受 這 一 切,白 發(fā) 人 送 黑 發(fā) 人 的 悲 劇 也 許 就 不 會(huì) 出 現(xiàn)。
2.體 質(zhì) 下 降 與 亞 健 康。世 界 衛(wèi) 生 組 織 將 機(jī) 體 無(wú) 器 質(zhì) 性 病 變,但 是 有 一 些 功 能 改 變 的 狀 態(tài) 稱(chēng) 為“第 三 狀 態(tài)”,我 國(guó) 稱(chēng) 為“亞 健 康 狀 態(tài)”。亞 健 康 處 在 健 康 和 疾 病 中 間 的 灰 色 地 帶,據(jù) 相 關(guān) 調(diào) 查 顯 示,處 于 亞 健 康 狀 態(tài) 的 患 者 年 齡 多 在 18~45歲,以 中 青 年 人 居 多,他 們 總 覺(jué) 得 身 上 有 說(shuō) 不 出 的 難 受,感 覺(jué) 全 身 關(guān) 節(jié) 與 肌 肉 酸、軟、痛、麻,但 去 醫(yī) 院 檢 查,卻 查 不 出 什 么 問(wèn) 題。亞 健 康 的 人 雖 然 沒(méi) 有 明 確 的 疾 病,如 果 這 種 狀 態(tài) 不 能 得 到 及 時(shí) 的 糾 正,非 常 容 易 心 理 障 礙、胃 腸 道 疾 病、高 血 壓、冠 心 病、癌 癥、性 功 能 下 降、倦 怠、注 意 力 不 集 中、心 情 煩 躁、失 眠、消 化 功 能 不 好、食 欲 不 振、腹 脹、心 慌、胸 悶、便 秘、腹 瀉 等 疾 病,甚 至 有 人 還 會(huì) 出 現(xiàn) 厭 世 的 感 覺(jué)。亞 健 康 和 體 質(zhì) 下 降 有 著 十 分 密 切 的 關(guān) 系,每 個(gè) 人 剛 出 生 的 時(shí) 候,體 質(zhì) 狀 況 都 基 本 一 致(特 殊 情 況 除 外),但 隨 著 生 活 方 式 的 改 變,人 的 體 質(zhì) 會(huì) 發(fā) 生 各 種 變 化。那 些 經(jīng) 常 鍛 煉 的 人,體 質(zhì) 水 平 就 會(huì) 逐 步 提 高,并 且 在 最 高 峰 處 停 留 很 長(zhǎng) 一 段 時(shí) 間;而 那 些 不 注 意 鍛 煉、生 活 又 不 規(guī) 律 的 人,體 質(zhì) 會(huì) 很 快 下 降,并 持 續(xù) 下 滑,這 時(shí) 就 會(huì) 出 現(xiàn) 一 系 列 的 健 康 問(wèn) 題,其 中 就 包 括 亞 健 康。
3.體 質(zhì) 下 降 與 代 謝 性 疾 病?,F(xiàn) 代 社 會(huì),代 謝 性 疾 病 可 以 用“流 行”來(lái) 形 容,而 預(yù) 防 代 謝 病 的 方 法 只 有 六 個(gè) 字:少 吃 點(diǎn),多 動(dòng) 點(diǎn)。體 質(zhì) 下 降 的 人,多 精 神 不 振,四 肢 乏 力,貪 戀 床 榻,除 了 日 常 行 走 外,很 少 愿 意 再 進(jìn) 行 額 外 的 鍛 煉,基 本 與“動(dòng)”無(wú) 緣,所 以 代 謝 性 疾 病 就 會(huì) 找 上 門(mén) 來(lái)。為 什 么 要 多 動(dòng) 呢?因 為“動(dòng)”能 消 耗 掉 身 體 多 余 的 能 量、脂 肪,能 幫 助 我 們 提 高 和 維 持 體 內(nèi) 的 肌 肉 總 量 及 質(zhì) 量,加 快 體 內(nèi) 新 陳 代 謝。體 內(nèi) 新 陳 代 謝 正 常 了,代 謝 性 疾 病 自 然 就 遠(yuǎn) 離 了。
綜 上 所 述,遠(yuǎn) 離 體 質(zhì) 下 降 最 好 的 方 式,就 是 多 參 加 體 育 鍛 煉,拒 絕 不 良 的 生 活 方 式。
專(zhuān) 家 問(wèn) 答:
問(wèn):我 的 眼 睛 最 近 總 是 酸 痛 酸 痛 的,是 不 是 上 火 了?我 按 摩 太 沖 穴 按 摩 了 一 周,但 收 效 甚 微,請(qǐng) 問(wèn) 醫(yī) 生 還 有 沒(méi) 有 其 他 方 法 了?
答:你 這 種 情 況 還 可 以 風(fēng) 池 穴(位 于 項(xiàng) 部,當(dāng) 枕 骨 之 下,與 風(fēng) 府 穴 相 平,胸 鎖 乳 突 肌 與 斜 方 肌 上 端 之 間 的 凹 陷 處)、中 渚 穴(掌 心 向 下 ,中 渚 穴 位 于 手 背 部 位 ,小 指 與 無(wú) 名 指 根 間 下 二 厘 米 手 背 凹 陷 出 ,用 力 按 壓 ,會(huì) 有 力 量 脫 落 的 感 覺(jué))和 養(yǎng) 老 穴(在 前 臂 背 面 尺 側(cè),當(dāng) 尺 骨 小 頭 近 端 橈 側(cè) 凹 陷 中),效 果 都 很 好。
中 醫(yī) 認(rèn) 為 養(yǎng) 生 應(yīng) 該 遵 循“三 因 制 宜”原 則,即:因 時(shí) 制 宜、因 地 制 宜、因 人 制 宜。在 養(yǎng) 生 時(shí),全 面 衡 量 衡 量 和 考 慮 不 同 季 節(jié)、不 同 地 域、不 同 環(huán) 境、不 同 個(gè) 體 等 因 素,具 體 情 況 具 體 分 析,區(qū) 別 對(duì) 待,以 制 定 出 合 適 的 養(yǎng) 生 方 式。
《黃 帝 內(nèi) 經(jīng) .素 問(wèn) .六 元 正 紀(jì) 大 論》:“用 寒 遠(yuǎn) 寒,用 涼 遠(yuǎn) 涼,用 溫 遠(yuǎn) 溫,用 熱 遠(yuǎn) 熱?!?/p>
前 兩 天 我 的 妹 妹 給 我 打 電 話(huà),說(shuō) 她 的 同 學(xué) 很 喜 歡 我,希 望 我 能 幫 她 制 定 一 個(gè) 養(yǎng) 生 的 計(jì) 劃。對(duì) 此,我 只 能 說(shuō),不 是 我 不 愿 意 幫 忙,而 是 養(yǎng) 生 并 沒(méi) 有 一 種 單 純 的 方 子 或 是 放 之 四 海 而 皆 準(zhǔn) 的 方 法,沒(méi) 有 見(jiàn) 到 本 人,沒(méi) 有 經(jīng) 過(guò) 詳 細(xì) 的 詢(xún) 問(wèn) 和 了 解,任 何 負(fù) 責(zé) 任 的 養(yǎng) 生 專(zhuān) 家 都 不 會(huì) 給 出 這 個(gè) 養(yǎng) 生 計(jì) 劃 的。
中 醫(yī) 認(rèn) 為,養(yǎng) 生 受 很 多 因 素 的 制 約,比 如 時(shí) 令 氣 候、地 理 環(huán) 境、體 質(zhì) 強(qiáng) 弱、年 齡 大 小 等 等,具 體 來(lái) 說(shuō) 就 是 需 要 考 慮“三 因”:因 時(shí) 制 宜、因 地 制 宜、因 人 制 宜,這 是 中 醫(yī) 學(xué) 的 整 體 觀 念 和 辨 證 論 治 在 養(yǎng) 生 上 的 體 現(xiàn)。
因 時(shí) 制 宜,就 是 根 據(jù) 不 同 的 氣 候 特 點(diǎn) 來(lái) 制 定 養(yǎng) 生 的 方 式。比 如 春 夏 秋 冬 四 季 不 同,養(yǎng) 生 的 方 式 也 各 不 相 同。正 如《素 問(wèn) .六 元 正 紀(jì) 大 論》所 說(shuō):“用 寒 遠(yuǎn) 寒,用 涼 遠(yuǎn) 涼,用 溫 遠(yuǎn) 溫,用 熱 遠(yuǎn) 熱?!贝?、夏 兩 季,氣 溫 逐 漸 增 高,陽(yáng) 氣 處 在 升 發(fā) 的 狀 態(tài),人 體 腠 理 疏 松 開(kāi) 泄,這 個(gè) 時(shí) 候 養(yǎng) 生 應(yīng) 該 注 意 少 吃 辛 溫 發(fā) 散 的 食 物 和 藥 物,以 免 耗 傷 陰 氣。秋 冬 兩 季,氣 溫 逐 漸 降 低,陽(yáng) 氣 斂 藏 于 內(nèi),陰 氣 盛 而 陽(yáng) 氣 衰,人 體 腠 理 致 密,此 時(shí) 養(yǎng) 生 就 應(yīng) 該 注 意 少 吃 寒 涼 的 食 物 和 藥 物,以 防 苦 寒 傷 陽(yáng)。
因 地 制 宜,就 是 根 據(jù) 不 同 地 區(qū) 的 地 理 環(huán) 境、地 域 特 點(diǎn) 來(lái) 制 定 合 適 的 養(yǎng) 生 方 式。比 如 對(duì) 于 氣 候 寒 冷,干 燥 少 雨 的 西 北 高 原 地 區(qū) 居 民 來(lái) 說(shuō),他 們 因 為 生 活 在 風(fēng) 寒 的 環(huán) 境 之 中,經(jīng) 常 吃 肉 類(lèi) 喝 牛、羊 等 動(dòng) 物 的 乳 汁,所 以 體 內(nèi) 容 易 產(chǎn) 生 寒 邪、燥 邪,日 常 生 活 中 應(yīng) 該 多 吃 辛 散 滋 潤(rùn) 的 食 物;東 南 地 區(qū),沼 澤 較 多,地 勢(shì) 低 洼,炎 熱 多 雨,這 里 的 居 民 經(jīng) 常 會(huì) 被 濕 邪、熱 邪 所 染,生 活 中 應(yīng) 該 多 吃 能 夠 清 熱 化 濕 的 食 物。
因 人 制 宜,就 是 根 據(jù) 每 個(gè) 人 的 年 齡、性 別、體 質(zhì)、生 活 習(xí) 慣 等 不 同 特 點(diǎn) 來(lái) 制 定 養(yǎng) 生 方 式。
1.年 齡。不 同 年 齡 的 人 有 不 同 的 生 理 特 點(diǎn) 和 氣 血 情 況?!稖?疫 論 .老 少 異 治 論》說(shuō) :“凡 年 高 之 人,最 忌 剝 削。設(shè) 投 承 氣,以 一 當(dāng) 十;設(shè) 用 參 術(shù),十 不 抵 一。蓋 老 年 榮 衛(wèi) 枯 澀,幾 微 之 元 氣 易 耗 而 難 復(fù) 也。不 比 少 年 氣 血 生 機(jī) 甚 捷,其 氣 勃 然,但 得 邪 氣 一 除,正 氣 隨 復(fù)。所 以 老 年 慎 瀉,少 年 慎 補(bǔ),何 況 誤 用 也。亦 有 年 高 稟 厚,年 少 賦 薄 者,又 當(dāng) 從 權(quán),勿 以 常 論”。小 兒 生 機(jī) 旺 盛,但 氣 血 未 充,臟 腑 嬌 嫩,不 必 刻 意 養(yǎng) 生,如 沾 染 疾 病,應(yīng) 該 少 劑 量,多 觀 察,不 宜 用 峻 瀉、涌 吐 以 及 大 溫 大 補(bǔ) 的 藥 物。青、壯 年 發(fā) 育 成 熟,氣 血 旺 盛,臟 腑 功 能 趨 于 穩(wěn) 定,對(duì) 各 類(lèi) 疾 病 的 抵 御 能 力 也 較 強(qiáng),此 時(shí) 的 養(yǎng) 生 應(yīng) 該 重 在“固”,固 陽(yáng)、固 氣、固 精,如 沾 染 疾 病,則 多 用 攻 邪 藥。老 人 生 機(jī) 減 退,氣 血 兩 虧,應(yīng) 多 吃 補(bǔ) 氣、補(bǔ) 血 的 食 物,如 沾 染 疾 病,應(yīng) 多 用 補(bǔ) 益 藥 物,慎 用 祛 邪 峻 猛 藥。
2.性 別。男 女 性 別 不 同,生 理 特 點(diǎn) 不 同,養(yǎng) 生 方 式 也 不 盡 相 同。女 性 有 經(jīng)、帶、胎、產(chǎn) 等 情 況,養(yǎng) 生 時(shí) 應(yīng) 該 加 以 考 慮。如 在 妊 娠 期,對(duì) 峻 下、破 血、滑 利、走 竄 傷 胎 或 有 毒 藥 物,當(dāng) 慎 養(yǎng) 生 調(diào) 理。當(dāng) 男 性 患 有 陽(yáng) 痿、早 泄、遺 精、滑 精 等 病 癥 時(shí),也 應(yīng) 針 對(duì) 不 同 病 因 進(jìn) 行 調(diào) 理 養(yǎng) 生,不 可 一 概 而 論。
3.體 質(zhì)?!饵S 帝 內(nèi) 經(jīng) .靈 樞 .壽 夭 剛 柔》記 載:“人 之 生 也,有 剛 有 柔,有 弱 有 強(qiáng),有 短 有 長(zhǎng),有 陰 有 陽(yáng) ……”這 是 說(shuō) 體 質(zhì) 與 先 天 稟 賦 有 很 大 關(guān) 系,體 質(zhì) 差 異 與 生 俱 來(lái),反 映 在 性 情、贓 腑、形 體、寒 熱 偏 性 上,所 以 養(yǎng) 生 也 不 能 一 概 而 論,要 因 人 而 異。
我 們 常 說(shuō) 養(yǎng) 生 不 能 一 概 而 論,要 因 人 而 異,但 這 也 不 代 表 一 萬(wàn) 個(gè) 人 就 有 一 萬(wàn) 種 養(yǎng) 生 之 道,那 么 究 竟 應(yīng) 該 怎 樣 根 據(jù) 自 己 的 情 況 選 擇 適 合 自 己 的 養(yǎng) 生 方 法 呢?其 實(shí) 很 簡(jiǎn) 單,辨 寒 熱。人 有 寒 性 體 質(zhì),也 有 熱 性 體 質(zhì),根 據(jù) 體 質(zhì) 的 寒 熱,我 們 可 以 選 擇 適 合 自 己 的 養(yǎng) 生 方 式。體 質(zhì) 有 強(qiáng) 弱 與 寒 熱 之 偏,對(duì) 偏 于 陽(yáng) 盛 或 陰 虛 的 人,應(yīng) 該 慎 食 辛 溫 燥 熱 之 物;對(duì) 于 偏 于 陽(yáng) 虛 或 陰 盛 之 的 人,應(yīng) 該 慎 食 寒 涼 傷 陽(yáng) 之 物。那 想 知 道 自 己 是 什 么 體 質(zhì) 一 定 要 去 看 醫(yī) 生 嗎?其 實(shí) 不 然,我 們 可 以 通 過(guò) 下 面 兩 種 簡(jiǎn) 單 的 方 式 來(lái) 判 斷 自 己 屬 于 寒 性 體 質(zhì) 還 是 熱 性 體 質(zhì)。
方 法 一:看 舌 頭。中 醫(yī) 認(rèn) 為,舌 為 心 之 苗,又 為 脾 之 外 候,能 敏 感 地 反 映 出 人 體 寒 熱。如 果 舌 頭 淡 紅 而 潤(rùn) 澤,舌 苔,薄 白 而 清 靜,干 濕 適 中,不 滑 不 燥,就 說(shuō) 明 我 們 體 內(nèi) 寒 熱 均 勻;如 果 舌 苔 過(guò) 于 白,滑 而 濕 潤(rùn),那 說(shuō) 明 體 內(nèi) 有 寒;如 果 舌 苔 很 粗 糙,或 者 很 厚、發(fā) 黃 帶 膩,那 說(shuō) 明 體 內(nèi) 有 濕 熱。如 果 舌 頭 赤 紅 無(wú) 苔,那 說(shuō) 明 體 內(nèi) 已 經(jīng) 熱 到 一 定 的 程 度 了。
方 法 二:寒 性 體 質(zhì) 的 人 偏 畏 寒,手 足 冷。熱 性 體 質(zhì) 的 人 偏 畏 熱,手 足 熱。
方 法 三:看 手 指 甲 根 部 的 月 牙。一 般 來(lái) 說(shuō),正 常 的 月 牙 應(yīng) 該 占 整 個(gè) 指 甲 蓋 的 1/5左 右。如 果 月 牙 不 到 1/5,就 說(shuō) 明 人 體 內(nèi) 有 寒;如 果 月 牙 超 過(guò) 1/5,就 說(shuō) 明 人 體 內(nèi) 有 熱;正 常 的 月 牙 是 奶 白 色 的,越 白 越 健 康。需 要 注 意 的 是,不 是 每 根 手 指 都 出 現(xiàn) 月 牙 人 才 健 康。健 康 的 人 應(yīng) 該 是 拇 指 和 中 指 出 現(xiàn) 月 牙。中 醫(yī) 認(rèn) 為,拇 指 通 于 肺,中 指 通 于 心,這 兩 個(gè) 指 頭 上 的 月 牙 正 常,就 說(shuō) 明 我 們 體 內(nèi) 寒 熱 比 較 適 中,健 康 狀 況 較 好。如 果 小 指 上 有 月 牙,就 明 腎 中 有 熱。還 有 的 人 生 來(lái) 就 沒(méi) 有 月 牙,而 且 是 10個(gè) 手 指 頭 都 沒(méi) 有,這 就 說(shuō) 明 你 是 娘 胎 里 帶 出 來(lái) 的 寒 性 體 質(zhì)。如 果 是 以 前 有,現(xiàn) 在 沒(méi) 有,那 么 就 說(shuō) 明 最 近 一 段 時(shí) 間 你 體 內(nèi) 的 寒 氣 較 重,平 時(shí) 需 要 多 做 祛 濕 的 工 作。
寒 性 體 質(zhì) 的 人 大 都 微 循 環(huán) 不 太 好,手 腳 容 易 冰 冷,建 議 每 天 睡 前 用 溫 水 泡 泡 腳,水 中 可 以 適 量 加 點(diǎn) 鹽。平 時(shí) 注 意 多 活 動(dòng) 腰 部 和 腿 部,加 強(qiáng) 體 育 鍛 煉,鍛 煉 可 以 讓 血 液 循 環(huán) 好 一 些。在 飲 食 方 面,寒 性 體 質(zhì) 的 人 應(yīng) 該 多 吃 溫 熱 性 食 物,適 當(dāng) 吃 辣 味、酸 性 食 物 以 及 芳 香 食 物(比 如 桂 花、香 菜、香 蔥 等),不 要 吃 寒 性 的 東 西。溫 熱 性 食 物 有 溫 中,補(bǔ) 虛,助 陽(yáng)、驅(qū) 寒 的 作 用,能 改 善 其 已 衰 退、沉 滯、萎 縮、貧 血 等 癥 狀;辣 味 食 物 能 夠 刺 激 內(nèi) 分 泌,散 寒;酸 性 食 物 能 收 斂、生 津 益 陰,防 止 濕 氣 聚 集 體 內(nèi)。另 外,寒 性 體 質(zhì) 人 吃 水 果 時(shí) 應(yīng) 注 意 少 吃 香 蕉、甘 蔗 等 寒 性 水 果,多 食 用 李 子、櫻 桃、荔 枝 等 溫 性 的 水 果。
熱 性 體 質(zhì) 的 人 普 遍 喜 涼 怕 熱,容 易 生 氣、動(dòng) 怒,所 以 熱 性 體 質(zhì) 的 人 應(yīng) 該 加 強(qiáng) 德 修 養(yǎng) 和 意 志 鍛 煉,培 養(yǎng) 良 好 的 性 格,用 理 性 克 服 情 感 上 的 沖 動(dòng)。在 飲 食 方 面,熱 性 體 質(zhì) 的 人 應(yīng) 該 多 吃 水 果 和 蔬 菜,比 如 香 蕉、西 瓜、柿 子、楊 桃、苦 瓜、番 茄、奇 異 果、草 莓 、梨 子、葡 萄 柚、櫻 桃、蓮 藕 等,少 吃 辛 辣 燥 烈 食 物、溫 陽(yáng) 食 物,如 辣 椒、姜、蔥、牛 肉、狗 肉、雞 肉、鹿 肉 等???以 常 喝 菊 花、苦 丁 茶、決 明 子、薄 荷、仙 草、綠 豆、薏 仁、大 麥、綠 茶 等。
養(yǎng) 生 不 能 孤 立 地 看 某 一 點(diǎn),需 要 具 體 情 況 具 體 分 析。很 多 養(yǎng) 生 之 道 是 因 人 而 異 的,一 套 養(yǎng) 生 方 法 不 可 能 適 用 所 有 人,千 萬(wàn) 不 能 盲 從,要 根 據(jù) 個(gè) 人 的 實(shí) 際 情 況、健 康 狀 況 有 目 的 的 進(jìn) 行 選 擇,全 面 看 地 問(wèn) 題,因 時(shí) 制 宜、因 地 制 宜、因 人 制 宜 地 處 理 問(wèn) 題,這 樣 才 能 取 得 較 好 的 養(yǎng) 生 效 果。
專(zhuān) 家 問(wèn) 答:
問(wèn):我 怕 冷 不 怕 熱,冬 天 難 熬,夏 天 好 過(guò),生 完 孩 子 之 后,跟 老 公 同 房 時(shí) 沒(méi) 有 分 泌 物,腿 上 皮 膚 很 干,經(jīng) 常 掉 皮,嘴 里 有 異 味 兒,去 西 醫(yī) 那 里 做 了 相 關(guān) 檢 查,沒(méi) 有 查 出 什 么 毛 病。看 了 中 醫(yī) 之 后,說(shuō) 我 有 些 肺 熱、氣 虛、濕 熱,醫(yī) 生 讓 我 吃 六 味 地 黃 丸,但 吃 了 六 味 地 黃 丸 之 后,月 經(jīng) 后 會(huì) 腰 酸 背 痛。請(qǐng) 問(wèn),我 到 底 應(yīng) 該 怎 么 辦?
答:冬 天 怕 冷,說(shuō) 明 肌 表 有 寒,夏 天 不 怕 熱,說(shuō) 明 體 內(nèi) 沒(méi) 有 火,如 果 還 有 不 愛(ài) 喝 水,小 便 次 數(shù) 少,容 易 疲 倦 等 癥 狀,那 就 是 脾 虛 濕 盛 了。對(duì) 于 脾 虛 濕 盛 的 人 來(lái) 說(shuō),再 服 用 六 味 地 黃 丸 這 樣 的 滋 陰 藥 顯 然 是 不 合 適 的,我 建 議 你 服 用 柏 子 養(yǎng) 心 丸 或 者 參 苓 白 術(shù) 丸,平 時(shí) 多 吃 大 棗 養(yǎng) 氣。至 于 分 泌 物 少,皮 膚 干 燥 是 氣 少 血 虛 無(wú) 力 輸 布 津 液 造 成 的,可 以 在 月 經(jīng) 將 結(jié) 束 時(shí) 吃 八 珍 顆 粒 兩 袋 和 三 七 粉 一 瓶。
“養(yǎng) 生”一 詞 最 早 出 現(xiàn) 在 春 秋 戰(zhàn) 國(guó) 時(shí) 期 的《黃 帝 內(nèi) 經(jīng)》,它 提 出 的 養(yǎng) 生 三 個(gè) 原 則 是:人 與 自 然 和 諧,人 的 心 態(tài) 和 諧,人 的 身 體 和 諧。正 如 中 國(guó) 傳 統(tǒng) 養(yǎng) 生 的 經(jīng) 典 著 作《黃 帝 內(nèi) 經(jīng)》所 說(shuō):“故 智 者 之 養(yǎng) 生 也,必 順 四 時(shí) 而 適 寒 暑,和 喜 怒 而 安 居 處,節(jié) 陰 陽(yáng) 而 調(diào) 剛 柔。”這 是 對(duì) 養(yǎng) 護(hù) 生 命 的 科 學(xué) 解 釋?zhuān)?蘊(yùn) 涵 著 中 國(guó) 傳 統(tǒng) 養(yǎng) 生 的 精 髓:“和 諧”。
《黃 帝 內(nèi) 經(jīng) .上 古 天 真 論》:“法 于 陰 陽(yáng),和 于 術(shù) 數(shù)?!?/p>
健 康 長(zhǎng) 壽 是 人 類(lèi) 一 直 不 斷 追 求 的 目 標(biāo),人 人 都 希 望 自 己 身 體 健 康,人 人 都 希 望 能 夠 活 到 天 年。但 是,對(duì) 于 養(yǎng) 生,無(wú) 論 是 觀 念 還 是 方 法,人 們 往 往 存 在 一 些 誤 區(qū)。人 的 身 體 除 了 受 思 維 支 配 以 外,也 會(huì) 有 自 己 的 感 知,自 己 的 喜 怒 哀 樂(lè),身 體 會(huì) 盡 最 大 的 努 力 維 護(hù) 自 身 健 康。當(dāng) 我 們 攝 入 對(duì) 身 體 有 害 的 食 物 時(shí),它 會(huì) 召 集 身 體 的 禁 衛(wèi) 軍,跟 有 害 物 質(zhì) 進(jìn) 行 殊 死 搏 斗;當(dāng) 我 們 明 明 已 經(jīng) 疲 累 不 堪,卻 還 要 勉 強(qiáng) 東 奔 西 跑 的 時(shí) 候,它 會(huì) 調(diào) 動(dòng) 陽(yáng) 氣 來(lái) 供 給 能 量,支 持 我 們 的 工 作;總 之,不 管 我 們 做 了 什 么 違 背 身 體 規(guī) 律 的 事 情,身 體 都 會(huì) 盡 力 維 持 生 理 功 能,維 護(hù) 我 們 的 健 康。但 是 凡 事 都 有“度”,如 果 我 們 無(wú) 止 境 的 過(guò) 度“使 用”身 體,那 么 終 有 一 天,身 體 會(huì) 承 受 不 住,疾 病 就 會(huì) 發(fā) 生。所 以 想 要 養(yǎng) 生,想 要 健 康,就 要 按 照 身 體 自 身 的 運(yùn) 行 規(guī) 律 行 事,讓 身 體 達(dá) 到 一 種 和 諧 的 狀 態(tài),這 樣 才 能 健 康 長(zhǎng) 壽。
古 人 認(rèn) 為“一 陰 一 陽(yáng) 謂 之 道,偏 盛 偏 衰 謂 之 疾”,健 康 是 一 種 平 衡、和 諧 的 狀 態(tài),疾 病 的 出 現(xiàn) 是 因 為 這 種 狀 態(tài) 被 破 壞,陰 陽(yáng) 氣 機(jī) 不 是 偏 盛,就 是 偏 衰,身 體 各 部 喪 失 協(xié) 調(diào),所 以 人 才 生 病。所 以 養(yǎng) 生 應(yīng) 該“以 和 為 貴”,“和 諧”的 人 陰 陽(yáng) 是 平 衡 的,五 臟 六 腑 的 工 作 是 正 常 的,能 夠 互 相 配 合 完 成 各 項(xiàng) 生 命 活 動(dòng),這 時(shí) 人 自 然 就 健 康 了。
明 白 了 養(yǎng) 生 應(yīng) 該 講 究“和 諧”以 后,現(xiàn) 在 來(lái) 了 解 一 下,到 底 是 什 么 原 因 導(dǎo) 致 人 體 狀 態(tài) 不 和 諧:
1.七 情。七 情 指 的 是 喜、怒、憂(yōu)、思、悲、恐、驚。自 古 以 來(lái),中 醫(yī) 都 很 重 視 七 情,七 情 會(huì) 擾 亂 五 臟 六 腑 的 功 能,使 臟 腑 功 能 失 調(diào),比 如 過(guò) 喜 或 者 過(guò) 驚 會(huì) 傷 心;過(guò) 怒 會(huì) 傷 肝;過(guò) 度 思 慮 會(huì) 傷 脾;過(guò) 悲 或 過(guò) 憂(yōu) 會(huì) 傷 肺;過(guò) 恐 會(huì) 傷 腎。相 對(duì) 應(yīng) 的,如 果 臟 腑 功 能 失 調(diào) 也 會(huì) 導(dǎo) 致 情 緒 的 異 常 反 應(yīng),如 肝 氣 虛 則 恐,實(shí) 則 怒,心 氣 虛 則 悲,實(shí) 則 笑 不 休 等。所 以 我 們 要 保 持 良 好 的 心 態(tài),凡 事 順 其 自 然,不 強(qiáng) 求,要 不 以 物 喜,不 以 己 悲,永 遠(yuǎn) 保 持 一 顆 平 常 心,這 樣 我 們 的 身 心 才 會(huì) 和 諧,身 體 也 才 會(huì) 健 康。
2.飲 食 失 度。在 身 體 的 各 個(gè) 臟 腑 中,脾 胃 的 責(zé) 任 是 受 納、消 化 和 吸 收 食 物,如 果 我 們 平 時(shí) 不 注 重 飲 食 的 健 康,經(jīng) 常 暴 飲 暴 食,或 者 饑 一 頓 飽 一 頓,或 者 偏 食,或 者 不 講 究 衛(wèi) 生 都 會(huì) 損 傷 脾 胃。中 醫(yī) 認(rèn) 為,脾 胃 為 后 天 之 本,如 果 脾 胃 傷 了,就 會(huì) 使 五 臟 失 調(diào),累 及 其 他 臟 器 引 發(fā) 疾 病。
3.過(guò) 度 疲 勞 和 過(guò) 度 安 逸。首 先 應(yīng) 該 明 確 的 是,不 管 是 過(guò) 度 疲 勞 還 是 過(guò) 度 安 逸 都 會(huì) 導(dǎo) 致 疾 病 的 發(fā) 生。首 先 說(shuō) 過(guò) 度 疲 勞,過(guò) 度 疲 勞 可 使 脾 胃 內(nèi) 傷,百 病 由 生?!饵S 帝 內(nèi) 經(jīng)》中 就 有“五 勞 所 傷,久 視 傷 血,久 臥 傷 氣,久 坐 傷 肉,久 立 傷 骨,久 行 傷 筋”一 說(shuō)?!熬?視 傷 血”:現(xiàn) 在 很 多 人 都 是 上 班 對(duì) 著 電 腦,路 上 對(duì) 著 手 機(jī),回 家 對(duì) 著 電 視,豈 不 知 這 樣 很 耗 傷 人 的 精 血。血 是 肝 血,肝 主 魂,心 藏 神,長(zhǎng) 時(shí) 間 看 電 腦、手 機(jī)、電 視 會(huì) 耗 散 肝 血 心 神?!熬?臥 傷 氣”:很 多 上 班 族 一 到 節(jié) 假 日 就 整 日 的 睡 覺(jué),就 算 醒 了 也 躺 在 床 上 不 愿 意 起 來(lái),時(shí) 間 長(zhǎng) 了 氣 脈 運(yùn) 行 不 起 來(lái),就 會(huì) 傷 氣;“久 坐 傷 肉”:這 個(gè) 肉 指 的 就 是 脾,脾 在 身 體 里 是 主 運(yùn) 化 的,總 是 坐 著 不 動(dòng),脾 無(wú) 法 運(yùn) 化,就 會(huì) 傷 脾;“久 立 傷 骨”:就 是 說(shuō) 站 的 時(shí) 間 長(zhǎng) 了,會(huì) 傷 腰、傷 腿、傷 膝 蓋、傷 筋 骨;“久 行 傷 筋”:傷 筋 就 是 傷 肝,如 果 人 總 是 不 停 的 四 處 奔 波,筋 得 不 到 休 息,就 會(huì) 有 損 傷,也 會(huì) 傷 肝。下 面 說(shuō) 過(guò) 度 安 逸,和 過(guò) 度 疲 勞 一 樣,過(guò) 度 安 逸、懶 惰 也 不 利 于 健 康。如 果 把 人 比 做 一 臺(tái) 機(jī) 器,那 么 懶 惰 就 是 讓 機(jī) 器 停 滯 的 鐵 銹。懶 惰 會(huì) 使 臟 腑 氣 血 失 調(diào) 而 誘 發(fā) 疾 病,主 要 表 現(xiàn) 為 脾 胃 功 能 的 呆 滯 不 振、厭 食、腹 脹 等,日 久 可 以 影 響 氣 血 津 液 的 代 謝,產(chǎn) 生 氣 滯 血 淤、形 體 肥 胖 等 病 變,所 以 懶 惰 比 操 勞 更 消 耗 人 的 身 體。
4.“六 氣”過(guò) 度 成“六 邪”。一 年 四 季,春 夏 秋 冬 更 替 輪 回,各 有 特 點(diǎn),比 如 春 風(fēng)、夏 暑、長(zhǎng) 夏 濕、秋 燥、冬 寒 等,它 們 是 自 然 氣 象 的 基 本 類(lèi) 型,是 萬(wàn) 物 生 長(zhǎng) 變 化 的 重 要 條 件,被 稱(chēng) 為“六 氣”。一 般 來(lái) 說(shuō),“六 氣”不 會(huì) 致 病,但 當(dāng) 人 的 自 我 調(diào) 節(jié) 能 力 下 降,正 氣 不 足 時(shí),“六 氣”就 會(huì) 變 成 引 發(fā) 疾 病 的“六 邪”?!傲?邪”包 括 風(fēng) 邪、寒 邪、暑 邪、濕 邪、燥 邪 和 火 邪。風(fēng) 邪:風(fēng) 一 年 四 季 都 有,但 以 春 天 為 主。
人 感 染 風(fēng) 邪 會(huì) 引 發(fā) 鼻 塞 流 涕、咽 癢 咳 嗽、頭 痛 發(fā) 熱 等 疾 病,所 以 一 年 四 季,特 別 是 春 天,一 定 要 注 意 風(fēng) 邪 的 侵 入;寒 邪:寒 邪 就 是“寒 氣”入 侵 人 體 引 發(fā) 的 病 邪。寒 邪 會(huì) 使 人 體 氣 血 津 液 運(yùn) 行 遲 滯,甚 至 凝 結(jié) 不 通,從 而 出 現(xiàn) 各 種 疼 痛 的 癥 狀;暑 邪:暑 邪 多 在 夏 天 發(fā) 生。夏 天 天 氣 炎 熱、暑 濕 交 蒸,人 感 染 了 暑 邪 后,多 會(huì) 表 現(xiàn) 出 高 熱、大 汗、煩 渴、肌 膚 灼 熱 等 癥 狀,夏 天 中 暑 就 是 典 型 的 暑 邪;濕 邪:濕 邪 多 發(fā) 于 雨 水 較 多,濕 熱 熏 蒸 的 時(shí) 節(jié),這 個(gè) 時(shí) 節(jié) 濕 易 困 于 脾 胃,使 人 不 思 飲 食,口 黏 口 甜,如 果 人 沾 染 了 濕 邪,則 會(huì) 出 現(xiàn) 以 濕 疹 為 代 表 的 皮 膚 ?。辉?邪:燥 邪 易 發(fā) 于 秋 季,秋 季 空 氣 中 缺 乏 水 分,濕 度 降 低,氣 候 干 燥,這 種 氣 候 容 易 引 起 身 體 的 不 適,甚 至 疾 病,比 如 口 鼻 干 燥、皮 膚 干 澀、大 便 干 結(jié) 不 通 等 都 與 燥 邪 有 關(guān);火 邪:火 邪 大 都 是 因 內(nèi) 因 而 生,但 也 有 部 分 是 外 因 導(dǎo) 致 的。內(nèi) 因 最 常 見(jiàn) 的 就 是 身 體 陰 陽(yáng) 失 調(diào),另 外 經(jīng) 常 熬 夜,吃 辛 辣 的 食 物 等 也 都 會(huì) 引 發(fā) 火 邪,導(dǎo) 致 出 汗、口 渴、小 便 短 赤 等。外 因 最 常 見(jiàn) 的 就 是 溫 度 過(guò) 高、缺 水,以 及 在 悶 熱 的 環(huán) 境 下 待 過(guò) 長(zhǎng) 的 時(shí) 間。
如 果 人 的 身 體 能 夠 一 直 維 持 在 和 諧 的 狀 態(tài) 中,生 命 力 就 會(huì) 很 旺 盛,抗 病 能 力 就 會(huì) 很 強(qiáng),心 理 承 受 力 也 會(huì) 很 強(qiáng),就 能 夠 長(zhǎng) 久 保 持 愉 快、平 和 的 心 境,而 這 才 是 養(yǎng) 生 的 最 高 境 界。
專(zhuān) 家 問(wèn) 答:
問(wèn):我 今 年 33歲,男 性,白 天 痰 多,總 是 不 停 的 想 要 咳 痰。夜 間 睡 覺(jué) 磨 牙,有 白 頭 發(fā),這 是 怎 么 回 事?
答:“脾 為 生 痰 之 源”,有 痰 的 問(wèn) 題 出 現(xiàn) 時(shí),就 要 從 脾 胃 上 面 找 原 因。平 時(shí) 建 議 服 用 可 以 健 脾 消 痰 的 參 苓 白 術(shù) 丸,吃 肉 之 后 要 服 用 大 山 楂 丸,飯 后 若 有 腹 脹 的 情 況 可 服 用 加 味 保 和 丸。至 于 夜 間 睡 覺(jué) 磨 牙,應(yīng) 該 是 氣 郁 不 舒 或 者 精 神 緊 張 造 成 的,除 了 放 松 心 情 外,還 可 吃 些 健 脾 舒 肝 的 逍 遙 丸,或 者 能 夠 通 氣 的 白 蘿 卜,氣 順 了,痰 自 然 就 沒(méi) 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