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學到弗洛依德是一個高峰,就是心理分析學。榮格出現(xiàn)的時候倒過來叫分析心理學。弗洛依德的心理分析為什么可以受到大家的重視并加以實踐和應用,是因為提出一種潛意識理論。你說你現(xiàn)在不快樂嗎?那不是今天的事情,一定是潛意識里面有些結沒有解開?,F(xiàn)在不快樂是一個結果,結果必有原因,那個原因就是以前發(fā)生的事情,那個結沒有打開。所以你有問題找我,你先告訴我做什么夢,因為夢就是冰山底下的部分跑上來了,所以一個人做夢經(jīng)常有類似的模式,就是這輩子都會做好幾個類似的夢,不會每一次都不一樣。你如果沒有特別的事情,做夢都會有類似的模式,這個就值得分析了,就是你潛意識被壓制的東西做夢的時候出現(xiàn),然后分析了以后研究就可以了。做夢做不到就要催眠,就要催到前世去了。有一個醫(yī)生有一本書叫前世今生,就是講一個女生找醫(yī)生催眠,結果發(fā)現(xiàn)過去活了86世,現(xiàn)在她也沒有什么改善,越活越回去怎么辦。這個說法我不能太能接受,總覺得前一世的很多東西都是暗示。比如說這位小姐,她86世,做過希臘人,做過西班牙人,甚至做過日本人,什么人都做過,就沒有做過中國人,那怎么可能,中國人那么多怎么輪也應該輪到吧。但是為什么沒有做過中國人呢?因為小時候出生的前后正好碰到二次大戰(zhàn),日本人正好偷襲珍珠港,她住在偏僻的地方?jīng)]有聽說過中國,所以長大后說我以前是哪世什么人,但沒有做過中國人,其實這個就是輪回的暗示。
比較重要的是這種思考模式叫做因果關系。這個還不夠,因為因果關系的問題已經(jīng)很難成立了,因果只是先后關系,并沒有真正的因果。因為一個原因可以產(chǎn)生很多結果,一個結果是很多原因造成的。在這個時候榮格出來了,他說學了易經(jīng)之后發(fā)現(xiàn)慣時性原理,慣時性就是歷史性的,之外還有同時性原理,就是現(xiàn)在正好同時發(fā)生的事,通常我們稱作偶然。比如說出門偶然看到一只烏鴉對著我叫,不知道為什么,別人出門它不叫,就我出門叫,這個就是偶然。同時性就是一個詞,叫有意義的偶然,這個詞就是基本解釋。我們認為偶然是沒有意義的,碰巧而已,但是他卻要強調(diào)偶然是有意義的,所有的事情都不能離開那種有意義的偶然。我們常說有緣,你為什么跟誰做朋友,為什么跟誰忽然結婚,他說是偶然碰到,多弄幾世,這個就是有緣。他把時間上的先后關系加上空間上的關系,兩個層次、兩個向度加起來之后,對人的問題的解釋更圓滿。所以榮格就靠易經(jīng)的啟發(fā),使他的心理治療別開生面。
我自己很喜歡這個觀念,說實在的,因為我父母親都是上海人,上海人平時沒有事打打麻將,我媽媽身體不好,半身不遂30年,所以我陪父母就是打麻將,父母過世以后打麻將就變成我的娛樂之一了。打麻將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這個觀念很靈,我走出來的時候一輛全新的出租車到我面前,我就知道我今天要贏。我走到門口等了十分鐘沒有車來,然后來了一個舊車,那么我就知道今天肯定要輸了。人本來就有心理暗示的接受作用,但是你也不能全部否認前面的東西,如果說有意義的偶然,歷史上偶然的事情造成重大結果的非常多。
最后,講幾句有關易經(jīng)占卦的問題。我自己50以后也學孔子,因為到了50歲人生還是有很多煩惱,就學易經(jīng)。學易經(jīng)學到占卦,發(fā)現(xiàn)很準。這個準和迷信無關。什么叫準,易經(jīng)的占卦有一個特色,就是用50個竹片去算,這個算只需要49根,就是叫做任意分一半,因為太多數(shù)不清楚,不能操作,分一半之后取掉一根,三次得18爻,這樣你就可以得到一個本卦,就是說你現(xiàn)在問自己有什么問題。這里還有三不占,不疑不占,不益不占,不誠不占。你把這三個都去掉之后,真的有一個疑惑然后可以占一下,占了之后給你一個卦,這個卦可能會有支卦,就是本卦有支,就是你變成什么樣子。本卦是本來的,支卦是后面演變的。這個就要解釋了,占卦很容易,20分鐘就可以學會,但是解卦就很難了。我們很多解卦都是中西的解法。我們今天可以調(diào)節(jié)一下,這個本卦就是告訴你大的形勢,這個本卦為什么要問就是因為人的理性,人的理性往往來自于欲望和情緒,很想做這個事情,所以思考的時候看不到其他的相關條件,只看到我想看到的,這樣你聰明也沒有用。占卦就可以讓你知道全部的條件是什么,讓你不要執(zhí)著于自己的念頭。
重要的不是現(xiàn)在的情況,而要問變化怎么樣。你把下一步的變化了解了之后,才知道這個選擇有什么樣的預示。因為易經(jīng)是講變化的道理,它符合每天都在不斷變化的道理。有時候你會有小吉,但是后面是大兇,有的是小兇,后面是大吉。學了易經(jīng)之后,可以幫助自己的理性做一種比較完整的理解和判斷的工作,它并沒有給你迷信的空間。我們一定要把易經(jīng)和一般的迷信區(qū)分開,一般所謂的迷信就是太過于相信那個算的方式,而完全不做理性的思考。臺北有很多算命的,經(jīng)過的人看一看,你只要看兩眼他就跟你說請過來,男生就說你是不是事業(yè)有問題,只要是女生,就問是不是感情出問題。實際上是你給他的暗示比他給你的還多,這個算命的人很懂得心理,臉色一變,眼神一閃就知道心里想什么。易經(jīng)不是這樣的,我給你占卦的時候你再怎么想也沒有用,該怎么出來還是怎么樣出來。所以有四個字,人謀鬼謀。人謀就是我在算就是人謀,我在謀劃,我希望得到什么結果。什么叫做鬼謀呢?鬼謀是人的理性無法猜透的。占卦的時候有人謀和鬼謀,這樣得出來的就很完整。我自己占卦的時候覺得很受用,因為不是迷信,它可以讓你思考問題比較完整。最后歸結到還是修德為上,叫做有得失才有吉兇,而天道無得失。整個易經(jīng)里面提醒我們?nèi)虑椋阂粋€人活在事業(yè)上最重要的一個是德行,第二個是智慧,第三個能力。一生也是如此,一生要培養(yǎng)德行、智慧和能力。易經(jīng)用符號化的方式把對人生的理解做了非常清楚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