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詳析》(喻守真編注,中華書局1957年9月第2版,上海第4次印刷。下文簡稱《詳析》),是我購買的第一本課外讀物。此書購于1959年11月20日,迄今半個世紀了。它是可敬的良師,也是可愛的益友。它陪伴我成長,促使我進步;它分擔我的苦悶,分享我的快樂。
我出身農家,父母都不識字,家中無書可讀。記得剛入初中時,同桌同學有本《千家詩》,我喜歡得不得了,就一首一首抄下來。從此,我對古典詩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一次我在小鎮(zhèn)的書店里見到了新出版的《詳析》,立刻被它吸引了。為了購買這本書,我搜盡了家中的廢銅爛鐵,賣掉后,湊足了9角5分錢,如獲至寶似地把它請回家中,并如饑似渴地閱讀起來。《唐詩三百首》編著者為蘅塘退士孫洙,其中選入了57位唐代詩人(外加無名詩人2人)300首詩,多是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短圃娙偈住返淖⒈竞芏?,喻守真的《詳析》是一個較好的注本,它初版于1948年。這本書好就好在“詳析”上。作者在基本保留《唐詩三百首》原貌的基礎上,介紹詩人的生平事跡和創(chuàng)作特征,還通過“注解”“作意”“作法”“聲調”四個段落解釋詞語、分析詩的思想內容、藝術形式及諸體裁的聲韻格律,對于初學古代漢語及詩歌格律的讀者,十分適用。
我所在的中學,位于距遼西康平縣70華里的小鎮(zhèn)上。學校距我家12華里,中途要穿過兩個村子、三道大溝、兩處山崗。6年間,往返的路程,是我最好的自習課?;虮惩庹Z單詞,或記歷史年代,或朗誦古典詩詞,或看小說散文。行夜路時,我大聲背誦古詩,用詩壯膽。這些詩,都是從《詳析》中學到的。也許是經常閱讀詩文,豐富了詞匯的緣故吧,據(jù)說我的高考作文得了高分。1963年9月,我揣著僅有的一本課外書《詳析》,走進了北大的校門。
考入北大,是我平生的一大快事。北大不僅有諸多學貫中西的大師,而且有豐富的圖書資料。我貪婪地閱讀著,像海綿吸水一樣從中汲取營養(yǎng)。我與班中幾個喜歡古典詩詞的學友,嘗試創(chuàng)作,相互唱和。王力的《詩詞格律》,是我們的課本;《詳析》中解讀的詩歌,是我們模仿的樣板。畢業(yè)后,我被分配到遼西彰武縣,插隊勞動,當中小學教師、機關干事。1987年夏,我被調入沈陽,任遼寧省文化藝術職工大學黨委書記兼第一副校長。在職大期間,我開了三門課,其中一門為“漢語古典詩歌”。我自編教材,其中不少地方借鑒了《詳析》。
本世紀初,退休后的我把大部分時間用在“詩教”上。我重讀了十三經,選讀了先秦諸子及唐宋名家詩文集,深入到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及中小學校,講解國學的基本知識,特別是“國粹”——中華詩詞。我在給別人講課時,總要說到《詳析》的好處,我常說的一句話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那本1957年版的《詳析》,我視為珍寶,稱為功臣。此后,我又買了好些1980版的《詳析》,分別送給朋友及詩歌愛好者,還總要嘮叨幾句:“這是個好本子,要學詩,看《詳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