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木頭人 于 2012-9-5 21:40 編輯 紅酸枝木產(chǎn)量大,有寬大材幅,顏色花紋美麗,材質(zhì)優(yōu)良,廣泛用于制作各種類型、款式紅木古典家具,也適宜制作裝飾工藝品、樂器、雕刻等。是上等的好木材,深受廣大收藏愛好者的喜愛。
- ^. a0 I, g0 K9 K
雖然從嚴格意義上講,“紅木”包括五屬八類三十三個樹種,但大紅酸枝木(交趾黃檀)就是民間約定俗成的“紅木”。從這個意義上講,說大紅酸枝木是紅木的代表,并不為過。
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人們口頭上說的“紅木家具”,指的就是用大紅酸枝木制作的家具。然而,現(xiàn)實中的“紅木家具”真正用交趾黃檀材料制作的并不多,往往是用其他硬木制作后,經(jīng)過各種人工處理工藝,冒充老紅木家具。而最容易冒充老紅木的材料,當然是同科同屬的其他紅酸枝木樹種,主要是巴里黃檀、奧氏黃檀、微凹黃檀這三種。
* ~: u S$ g+ F' p& Q# t
下面就對交趾黃檀、巴里黃檀、奧氏黃檀、微凹黃檀這四種最常見的紅酸枝木進行簡要說明,并結(jié)合自己的體會,介紹一些非常實用的經(jīng)驗型鑒別方法(大家先看圖后看文字哦)。
6 d, q: B3 q+ m3 }( W
一、交趾黃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 Pierre) N- Z. K w0 J/ |. f! ~1 d
; {; m0 K1 [. D4 ]
1 x+ v( W# L5 S6 ]/ t; W/ M
9 z7 @/ b" I m) P) C4 m
' u# @& X! e, F3 R; q- Y4 u7 ?
& }; p8 `" L) Q8 v f# A9 w4 Q: |0 C
俗稱:老紅木、紅木、大紅酸枝、紅酸枝、紅枝、老撾紅酸枝等等。( R1 W( K7 a' ~& c: [& E( a( B
5 _( B" a1 @+ |6 n1 P2 r$ Y0 A5 e
樹木與分布:大喬木,樹高20m,通常在12-20m之間,一般直徑40-70cm,有低板根,樹木壯觀,樹葉細小,橢圓形,果實為豆角狀,僅比大豆豆角大一點,一般有豆米3?;蛞陨?。交趾黃檀生長于中南半島北緯22°~10°的地區(qū),主產(chǎn)于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緬甸等地。 在老撾,從上寮的瑯勃拉邦?。↙ouangphrabang)到中寮的甘蒙(Khammouane)至下寮的沙灣拿吉?。⊿avannakhet)均有分布。 在柬埔寨,主要出產(chǎn)省份有:磅同(Kampong Thom)、柏威夏(Preǎh Vihéar)、拉塔納基里(Ratanakiri)、菩薩(Pūrsat)、暹粒(Siěm Réab)、蒙多基里(Modulkiri)、上?。⊿toeng Tr?ng)、戈公(Ka?h Kǒng)、桔井(Krachéh)。 在越南,只有在南部的嘉萊—昆嵩?。℅ia Lai-Kon Tum)和廣南—峴港省(Quang Nam-Da Nang)有一定數(shù)量,而在越南其他地區(qū)則非常少見。 在緬甸,主要是跟老撾接壤的地區(qū)有少量分布,與巴里黃檀、奧氏黃檀混合生長,沒有單獨的交趾黃檀成片森林。
* S9 R! T. |$ @. o$ ^
木材微觀特征:散孔材。生長輪不明顯或略明顯。心材新切面紫紅褐或暗紅褐,常帶黑褐或栗褐色深條紋。管孔在肉眼下略見,含黑色樹膠;弦向直徑最大244μm,平均104μm;數(shù)甚少至略少,2~13個/mm2。軸向薄壁組織頗明顯,主為同心層式細線狀(寬1~4細胞,與射線交叉局部略呈網(wǎng)狀或梯狀),稀翼狀。木纖維壁甚厚。木射線在放大鏡下可見;波痕亦然;射線組織同形單列(較多或甚多)及多列(2列成對或2~3列)。有酸香氣或微弱;結(jié)構(gòu)細;紋理通常直;氣干密度1.01~1.09 g/cm3。9 k0 _+ O, u4 T# _1 E
( \0 v0 }, u6 b- Y
①氣味:紅酸枝開鋸時,木材散發(fā)一種辛香,聞之有酸辛味。$ s W9 E* R9 m; ?, T1 h4 I2 a
②顏色:一般為赤紅色或深紅色,在空氣中氧化可呈暗紅色。4 D& a6 j: l4 }! @. l7 H
③木質(zhì):堅而重,結(jié)構(gòu)細膩,油性較重,可沉于水。2 [% u8 u# X% {7 g5 z, u
④鬃眼:細、小而密。/ o E6 Q0 J; `( t2 t1 U
⑤紋理:木紋質(zhì)樸美觀,優(yōu)雅清新,有寬窄不一的深褐色或黑色條紋(即黒筋)。7 S" j. _& H7 p* F* `; {% v
評贊:交趾黃檀很可能有十個以上亞種,各亞種之間材質(zhì)有一定的區(qū)別;大紅酸枝的突出特點是底色較其他三種紅酸枝木深,且木料越老底色越深,而柬埔寨料底色多有發(fā)黃的,頗類微凹黃檀,緬甸料底色與花枝木相類,越南料底色類花枝;老紅木中的上品,黑色的黒筋較粗,形成壯美大氣的木紋,有的則木紋類似花枝,有的甚至沒有明顯木紋;材質(zhì)細膩、剛?cè)峒鏉h甚于其他三種紅酸枝木,結(jié)構(gòu)緊密,大多沉于水;該樹種以老撾料油性最重、材質(zhì)最好、木紋最好,材色沉靜,普遍沉于水,酸香氣比其他紅酸枝木濃郁而醇正,“老撾紅酸枝”即因此得名;就木材而論,樹干普遍較直的品種,材質(zhì)緊密度和木紋一般趕不上樹形彎曲多枝的。 e3 x9 N6 n7 o1 `" Y
/ R" Z* C0 U+ v: ], c; i- _) W
二、巴里黃檀(Dalbergin bariensis Pierre)% F# z5 f( ^2 {$ X+ a
* q$ q0 F5 h, K0 N8 F6 }/ z
俗稱花酸枝、花枝、越南酸枝、新紅木。
1 ^8 G. f& R/ e ~
- J; R9 u: G+ V- b. j1 S/ I
1 a5 q2 @$ x8 D- F+ u+ B
樹木與分布:樹木特征與奧氏黃檀很難分別,產(chǎn)地分布也大體一致。大喬木,樹高25m,通常在18-24m之間,一般直徑50-70cm,有低板根,樹木壯觀。樹葉較交趾黃檀大得多,長卵形,一頭圓一頭尖,豆角比交趾黃檀大一倍左右,豆米1-2粒。主要分布在緬甸、越南、泰國、老撾低海拔落葉混交林或柚木竹林中。; L" s$ _* H1 x3 l
木材微觀特征:散孔材。生長輪明顯。心材新切面紫紅褐或暗紅褐,常帶黑褐或栗褐色細條紋。管孔在肉眼下略見,弦向直徑最大326μm,平均144μm;數(shù)甚少至略少0~12個/mm2。軸向薄壁組織頗明顯,主為細線狀(寬1~3細胞),與射線交叉大部呈網(wǎng)狀。木纖維壁甚厚。木射線在放大鏡下明顯;波痕在放大鏡下未見或可見;射線組織同形單列(甚少)及多列(2~3列)。酸香氣無或很微弱;結(jié)構(gòu)細;紋理交錯;氣干密度1.07~1.09 g/cm3。4 x% ^& w0 a9 S$ s2 I
' Z! V W6 A. j! D
評贊:巴里黃檀亦應(yīng)有多個不同亞種,各亞種之間材質(zhì)有一定差別;花枝木產(chǎn)量大,底色較紅枝淺得多,一般紅黃色至醬紅色;普遍有黒筋,但黒筋較細,木紋呆板不靈動,絕無老紅木那種粗大黒筋的;材料硬重,結(jié)構(gòu)緊密,但不如交趾黃檀材質(zhì)細膩,管孔較老紅木粗大,普遍沉于水;新開料有輕微的酸香氣,但刺鼻而不純正,久則無任何氣味;底色變化不一定越來越深,顏色走向難以把握,木材表面光亮度不如老紅木;花枝木也以老撾料為最好,越南料稍次之,老撾料木材特征酷似紅枝,被越南人大量采購回去做成家具,并冒充老紅木家具出售,廣西市場上購自越南的紅木家具半成品,普遍為花枝木材質(zhì)。
& h8 e* J. P: o# S ^2 W3 V. P
三、奧氏黃檀(Dalbergia oliveri Gamb) 俗稱白酸枝、白枝、緬甸酸枝、新紅木(“百度”里面有人將奧氏黃檀稱為“花枝”,屬于外行話,無需駁斥);緬甸稱為吐里普木Burma Tulipwood、塔馬蘭tamalan;泰國叫秦蟬chingchan;臺灣叫緬甸黃檀、濱黃檀、濱
紫檀。( C1 B3 h5 a1 o( b* F! `! _% T0 k
- l1 Z4 `5 f: c7 k( K8 o
4 N: l. ^8 W: O9 ^+ ]+ @
. F$ f7 H1 A0 Z7 k
樹木與分布:樹木特征與巴里黃檀很難分別,產(chǎn)地分布也大體一致。大喬木,樹高25m,通常在18-24m之間,胸徑大者可達120厘米,一般直徑50-70cm,有低板根,樹木壯觀。分布在緬甸、泰國、越南、老撾低海拔落葉混交林或柚木竹林中。因緬甸出產(chǎn)最多,又被稱為“緬甸酸枝”。在緬甸,奧氏黃檀多與巴里黃檀生長在一起,外觀特征很難分辨,材質(zhì)也差不多。. B4 C. _6 R# i* ~6 ` u
微觀特征:散孔材。生長輪明顯或略明顯。心材新切面檸檬紅、紅褐至深紅褐,常帶明顯的黑色條紋;木屑酒精浸出液紅褐色。管孔在肉眼下頗明顯,弦向直徑最大312μm,平均189μm;常含褐黃至紅褐色樹膠;數(shù)甚少至略少,l~11個/mm2。軸向薄壁組織數(shù)多,在肉眼下明顯,主為傍管型,聚翼狀及窄帶狀或細線狀(寬1~8細胞,多數(shù)2~4細胞,常與射線交叉呈明顯的網(wǎng)狀)及星散聚合。木纖維壁厚。木射線在放大鏡下可見;波痕在放大鏡下可見;射線組織同形單列(甚少)及多列(2列),異形ⅲ型傾向稀見。新切面有酸香氣或微弱;結(jié)構(gòu)細;紋理通常直或至交錯;氣干密度1.00 g/cm3。% T* [ J, u" J t2 N$ E* Y
) A0 G8 {, I: Z% b. X/ h% X4 `
評贊:奧氏黃檀亦應(yīng)有多個亞種,各亞種之間材質(zhì)、木紋差別明顯;白枝木產(chǎn)量大,底色較紅枝淺得多,一般為腥紅色,新料底色尤“怯”;有的底色酷似大果紫檀(花梨木),只是材質(zhì)更細膩,加上木紋也很美觀,常被個別越南人做成“
黃花梨”工藝品;白酸枝木紋有明顯的也有不明顯的,但基本無黒筋,有木紋的則木紋較美觀,木紋為深淺材色變化所致,多非黒筋構(gòu)成;材質(zhì)較細膩,大多不沉水,油性不如老紅木,但柔性較好,管孔較老紅木粗大;基本無酸香氣或極微弱,稍久則無任何氣味;底色變化越來越深,越來越醇正,但不會達到交趾黃檀的華貴深色,木材表面光亮度不如老紅木;白酸枝以緬甸料為最好,由于材色上佳,柔性較好,優(yōu)于花枝木,因而是上好的家具材料。; Q& C/ ]6 I) H0 [
四、微凹黃檀(Dalbergia retusa Hesml)* D) L( M1 c- o
俗稱為可可波羅,是黃檀屬下的一個樹種,中等喬木,可以生長高達20-25米,胸徑最大可達80-100厘米,主要生長在中美洲的墨西哥、伯利茲、哥斯達黎加、薩爾瓦多、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及巴拿馬等地。
' P! h/ u$ Z. q0 Q) `
% B" f9 [! j/ ?9 e' d& u& f) V
X* N. O& r6 @& R* J+ r" H/ v; e
y4 o: k! f: X5 }, n. x) d3 g
宏觀特征:微凹黃檀的心材呈橙色或紅褐色,有深色不規(guī)則的紋理。邊材呈奶黃色,與心材之間有明顯差別。
8 V! Z& v1 |! ^- h4 L/ C' M
可可波羅的表面及質(zhì)感有明顯油性,可以重復(fù)處理及耐水,常被制作為手槍及刀的把手。材質(zhì)非常堅硬,紋理纖細,密度高,容易加工處理,表面光澤好。2 e3 a6 Q( t( [7 |0 n/ ?
, q/ \1 L; [. Q. c/ Y- |8 {
微觀特征:散孔材。生長輪明顯。心材新切面暗紅褐、桔紅褐至深紅褐,常帶黑色條紋。管孔在肉眼下可見至明顯,弦向直徑最大351μm,平均139μm;數(shù)甚少至略少,1~12個/mm2。軸向薄壁組織在放大鏡下明顯,主為離管型,星散聚合、細線狀(多數(shù)寬1~數(shù)細胞,與木射線相交,局部網(wǎng)狀可見)及聚翼狀、環(huán)管束狀。木纖維壁厚。木射線在放大鏡下明顯(新切面上桔紅色);波痕不明顯;射線組織同形單列。新切面氣味辛辣;結(jié)構(gòu)細;紋理直或交錯;氣干密度0.98~1.22 g/cm3。
評贊:微凹黃檀和交趾黃檀及花枝、白枝在木材特征上原本相差巨大,皆因國內(nèi)有人用這種木材做成家具,并經(jīng)過人工上色和描繪后,冒充老紅木家具,才有分辨的必要。其實,消費者只要看到人工上色濃厚、木紋不夠自然的,一律不當做老紅木家具即可。本來微凹黃檀是一種非常優(yōu)質(zhì)的紅木,木紋大多非常美觀,只是底色跟其他三種亞洲紅酸枝有巨大差別,但毫無疑問是制作高級家具和工藝品的上乘材料。* K+ ?0 T* ~) L& e% g/ y
' P; d1 L6 o) n, |$ W# n
五、花枝與白枝$ y8 s9 w5 }$ D* \8 ]$ h. n
在木材界和收藏界,人們?yōu)榱税牙霞t木跟花枝、白枝區(qū)分開來,把后兩種木材統(tǒng)稱為“新紅木”。5 w7 Z3 x. U+ E0 Q% w& \2 L
在木材市場上,老紅木與新紅木價格相差5-12倍之多。然以大葉檀先生觀察,除老紅木個別亞種木材(有一種材質(zhì)與紫檀木相伯仲)之外,兩者之間的材質(zhì)差異有限,跟市場上的價格差異根本不成比例!個中原因,一是因為老紅木已經(jīng)臨界枯竭,貨源越來越緊張;二是國人過度追求“高檔”、“正宗”所致。
l% _4 d6 i ]! h' [
從前述介紹中可以看出,老紅木與新紅木的區(qū)別還是比較大的。對于有經(jīng)驗的人來說,單憑經(jīng)驗要分出老紅木與新紅木,還是能做到八九不離十的。1 F+ a+ r: k- V
真正難以區(qū)分的,往往是花枝與白枝。多數(shù)情況下,這兩個樹種的木材是難以分辨的(用科學(xué)檢測手段區(qū)分當然很容易,但對于木材界從業(yè)人員和廣大紅木消費者來說,這是不具實際意義的事情),一般把有黒線、比較重的稱作花枝,把沒黑線、材質(zhì)較輕的稱作白枝(但這種分法很可能是不科學(xué)的,幸好無關(guān)大局)。7 p5 T1 J& C- A |" H
在老撾和越南,巴里黃檀和奧氏黃檀一般被稱為花枝木;在緬甸,花枝和白枝一般是不分的,都叫緬甸酸枝木或花枝木或紅酸枝,沒人叫“白酸枝”或“白枝”的(白枝或白酸枝都是廣東的叫法)。在產(chǎn)地,這兩種酸枝木也沒有價格差異,都是按照具體批次的木材成色和規(guī)格論價。5 o$ r {# q5 m
中國林業(yè)科學(xué)研究院木材工業(yè)研究所等權(quán)威鑒定機構(gòu),對三種亞洲產(chǎn)的紅酸枝木都只鑒定為“紅酸枝”,而不鑒定到樹種,也不證明產(chǎn)地的。因此,作為木材界從業(yè)人員,分不分得清花枝與白枝,實在無關(guān)緊要,只要分得清老紅木和花枝(白枝)的差別就行了。
當然,新紅木也有優(yōu)劣之分。與老紅木情形類似,新紅木也是老撾的最好,且木材外觀特征酷似老紅木,價格也要高出其他地區(qū)出產(chǎn)的新紅木一截。越南和緬(甸)老交界地區(qū)出產(chǎn)的新紅木次之。緬甸的新紅木往往獨具特色,材質(zhì)細膩程度、油性等指標雖有不及,但材色鮮艷可人,材質(zhì)剛?cè)峄愃拼蠊咸?,因而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而緬甸產(chǎn)奧氏黃檀中酷似黃花梨的材料,由于木紋極為漂亮,許多人趨之若鶩。
9 A9 m& e1 U1 Q) z% M8 |8 L B
小結(jié):在交趾黃檀臨近枯竭之際,尋找國人鐘愛的老紅木代用材料,是一種必然的選擇。而最合適的代用材料,就是微凹黃檀、巴里黃檀、奧氏黃檀這幾種同科同屬的優(yōu)質(zhì)木材。其實,中國家具界已經(jīng)為此探索多年。這種探索本身是很有意義的,之所以被人們深惡痛絕,毛病出在冒充老紅木上這種欺騙伎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