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讓我們重新理清思路,進入散曲的寫作。喜歡散曲的詩詞君們,請跟我來?。?/span>
首先,總結一下散曲的概念:
1、什么是散曲
散曲是一種詩歌體裁;是一種另類格律詩;是一種不帶科白的曲,(科,動作;白,道白),不用舞臺來表演故事,只是用來清唱,有人也稱之為“清曲”。
2、散曲的產生
曲是繼詩、詞而興起的一種文學體裁,可以說散曲的興起和詞的衰退幾乎是同時的。散曲之所以稱為“散”,是與元雜劇的整套劇曲相對而言的。如果作家純以曲體抒情,與科白情節(jié)無關的話,就是“散”。他是一種可以獨立存在的文體。
其特性有三點:
一是他在語言方面,注意格律,口語特點。
二是藝術表現比近體詩和詞更多的采用了“賦”的方式,加以鋪陳敘述。
三是散曲的押韻比較靈活,可以平仄通壓,句中可襯字。
3、散曲的分類
散曲有三種基本類型:小令與套數,以及介于兩者之間的帶過曲。
1)小令:小令即以一支曲子為獨立單位。小令以一支為限,如果兩三支合為一個單位,叫做帶過曲。
2)套曲:套曲由若干曲子組成。雜劇中只有套數,沒有小令。散曲里有小令,也有套數。
4、散曲的特點:
(1)散曲分為小令和套曲兩種形式。
(2)每首散曲都有曲牌,且屬于一定的宮調。
(3)各自曲牌在字數、句數、平仄和用韻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規(guī)定。
好了,接下來來看小令
小 令
1、什么是小令?
所謂小令又叫“葉兒”,其名稱源自唐代的酒令。
2、小令的形式
小令分為尋常小令、重頭小令、帶過曲和集曲四種形式。
?。?)尋常小令:
單片只曲,調短字少是其基本特征。文人的小令多半較典雅,民間的小令語言俚俗。小令以描寫為主,比起唐、宋詩詞通俗生動,確有一番獨特風格與精神。
?。?)重頭小令:
一種聯(lián)章體又稱“重頭小令”,則是由數支小令聯(lián)合而成。同題同調,內容相聯(lián),首尾句法相同,每首小令可以單獨成韻,最多可以達百支。張可久有四首《中呂·賣花聲》、《四時樂興》分詠春夏秋冬四時景色。
?。?)帶過曲:
見于北曲,即連用兩首或三首(一般不超過三首)宮調相同旋律恰能銜接的曲調,合成一首。常用“帶”“帶過”“兼”等字將多個曲牌連在一起。如《雁兒落帶得勝令》。
?。?)集曲:又名犯調,見于南曲。
集曲是摘取各調的零句而合成的一個新調,更換新名。例如《醉羅歌》是摘取《醉扶歸》《皂羅袍》《排歌》三調合句而成。
3、曲牌小令與詞小令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共同點:短小。不同點:曲的小令,往往指相對成套曲的區(qū)別而言的。曲的小令,還有個與詞的許多小令不同的是,每首曲的小令是一韻到底而不換韻。曲小令韻腳密,幾乎每句都可用韻,但平、上、去聲可通押,不像詩詞那樣嚴格。此外,曲在句式定格外可加襯字,用語更加口語化外。
尋常小令
1、什么是尋常小令?
尋常小令指單支小曲。這是元曲中最簡單但也是最常見、數量最多的一種形式。
2、特點
1)小令每支獨立,一韻到底(也有少數不是句句押韻的),相當于詩的一首、詞的一闋。
2)每支小令都有曲牌(曲調),如同詞牌(也叫詞調)一樣。各調有不同的字數、句法、平仄、韻腳,即所謂“句式定格”。
3、今天說說曲牌《雙調·清江引》
[雙調] 清江引·秋懷 (元)張可久
西風信來家萬里,
問我歸期未。
雁啼紅葉天,(未用韻)
人醉黃花地。
芭蕉雨聲秋夢里。
我們以張可久這首曲為例來分析。《清江引》又稱《江兒水》,總共5句,句式為七五五五七。他這首作品押四仄韻:一、二、四、五押韻。
平平仄平平去上(韻),
仄仄平平去(韻)。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去(韻)。
[平][平]仄平平去上(韻)。
合璧對:雁啼紅葉天,
人醉黃花地。
我們再看一首:喬吉的《清江引·有感》
相思瘦因人間阻,
只隔墻兒住。
筆尖和露珠,
花瓣題詩句,
倩銜泥燕(兒)將過去。
大家看看這一首,第三句仍用韻了。所以說,《清江引》這個曲牌還可以句句押韻。
《雙調·清江引》
張可久的[雙調] 清江引 春思
黃鶯亂啼門外柳,雨細清明后。
能消幾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貫云石《雙調·清江引·惜別》
玉人泣別聲漸杳,無語傷懷抱。
寂寞武陵源,細雨連芳草,都被他帶將春去了。
若還與他相見時,道個真?zhèn)魇尽?/span>
不是不修書,不是無才思,繞清江買不得天樣紙。
問題:帶過曲是什么?
回答:(3)帶過曲,見于北曲,即連用兩首或三首(一般不超過三首)宮調相同旋律恰能銜接的曲調,合成一首新曲。常用“帶”“帶過”“兼”等字將幾個曲牌連在一起,如《雁兒落帶得勝令》?!堆銉郝鋷У脛倭睢?《雁兒落》帶《得勝令》
問題:《雁兒落》也是小令嗎?一主令帶一次令嗎?
回答:是的。
問題:《雁兒落》、《得勝命》是兩小令嗎?
回答:是的。
問題:主令和次令是曲譜里安排的嗎,還是作者隨意選擇的?
回答:是前人已經使用過的,這是經驗。
問題:那就是按固定的曲譜。老師,內容上兩個令之間有什么關系?
回答:有的,宮調上同,風格上近,內容上,合成一個整體了。
愿意填曲的詩詞君們,請用《雙調·清江引》填一首曲吧,如果高興就貼在下面留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