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李錄事
與君十五侍皇闈,曉拂爐煙上赤墀?;ㄩ_漢苑經過處,雪下驪山沐浴時。近臣零落今猶在,仙駕飄颻不可期。此日相逢②思①舊日,一杯成喜亦③成悲。
按:① 一作非?、?一作逢君?、?一作又
集評:
《瀛奎律髓》:
前豪夸,后感慨。
《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
淺人讀之,謂只兩人追寫舊事耳。不知通首皆是先生胸前一段服勤至死方喪三年至情至誼。我讀之不覺聲淚為之齊下也(前四句下)。近臣不止韋、李,故曰“零落”。然“今猶在”乃對下句,非承二字也?!胺较惨驯?,“方”、“已”字妙。言宴李誠喜,而思舊實悲,此喜固不能敵此悲矣(后四句下)。
《唐律偶評》:
“今”字呼起落句“舊”字(“近臣零落”句下)。
《唐體馀編》:
句句照應,筆筆圓轉。
《唐詩箋注》:
詩質而味長。
《瀛奎律髓匯評》:
紀昀:首句韻太借,通首平衍少力。蘇州佳處在五古,不長于律詩,七律尤非所長。無名氏(甲):畢竟不同,自有深韻。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
引用典故:不繫舟
夾水蒼山路向東,東南山豁大河通。寒樹依微遠天外,夕陽明滅亂流中。孤村幾歲臨伊岸,一鴈初晴下朔風。爲報洛橋遊宦侶,扁舟不繫與心同。
集評:
《韋孟全集》:
“一雁初晴”語,入畫。
《增訂評注唐詩正聲》:
郭云:景與興會,絕似盛唐,只“孤村”自露本色。
《唐詩廣選》:
饒有幽致(“寒樹依微”二句下)。造意辛苦,寫景入微,然亦不做作(“孤村幾歲”二句下)。
《唐詩訓解》:
瀟灑不乏法度。
《唐風定》:
韋詩別有一種至處,真色外色、味外味也。
《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
讀一、二,如讀《水經注》相似,便將自洛入河一路心眼都寫出來。又如讀《莊子》外篇《秋水》相似,便將出于涯涘,乃知爾丑向不至于子之門,實見笑于大方之家一段慚愧快活,都寫出來也。三、四“寒樹”、“遠天”、“夕陽”、“亂流”,言山豁河通后,有如許眼界也(前四句下)。 五、六正雙寫末句“不系”之“心”也?!耙涟丁?、“孤村”,為時已久,“朔風”、“一雁”,現見初下,然而今日扁舟適來相遇,我直以為村亦不故,雁亦不新。何則?若言村故,則我今寓目,本自斬新;若言雁新,則頃刻舟移,又成故跡,此真將何所系心于其間也乎(后四句下)。
《山滿樓箋注唐詩七言律》:
一寫自鞏縣之洛水,迤邐而來,不知幾許道路,但俯而觀水,水則綠也,仰而觀山,山則蒼也;及志其所向之路,路皆東也,一何瀟灑乃爾!二忽然向南,忽然山豁,忽然河通,遂換出一極蒼茫浩蕩之境界來,只此二語已不是尋常筆墨。三四但見遠天之外有景依微,非寒樹乎?亂流之中有光明滅,非夕陽乎?此真是乍出口時光景,固不得寫向后邊也。五六久之而后乃遇孤村,又久之而后又見一雁,此真是岸轉風回時光景,固不得寫向前邊也。要之皆從“扁舟不系”中,匆匆領略其一、二者,如此而亦何嘗有所沾滯眷戀于其間哉!七八為報與游宦諸公,使之猛省,而卻借扁舟之不系,輕輕帶出“心”字,立言之妙,一至于此。
《唐律偶評》:
直敘由鞏洛入河,非常筆力。
《唐詩成法》:
起亦高亮,三四寫景頗稱;五六又寫景,皆成呆句。若將五六寫情,則與下“與心同”三字相應矣,然外貌可觀。
《唐詩別裁》:
“寒樹”句,畫本;“夕陽”句,畫亦難到?!苞橔冿w破夕陽煙”、“水面回風聚落花”、“芰荷翻雨潑鴛鴦”,同是名句,然皆作意求工,少天然之致矣。山水云霞,皆成圖績,指點顧盼,自然得之,才是古人佳處。
《瀛奎律髓匯評》:
紀昀:三、四名句。歸愚所謂上句畫句,下句畫亦畫不出也。許印芳:第六句亦佳,次聯與首聯不粘。
《唐七律雋》:
左司古體得柴桑之勝,七律亦具蕭散之致,與佻染、喭悅兩種,固自有別。
《昭昧詹言》:
起敘行程破題,歷歷分明。中二聯寫景如畫。五、六切地切時,其妙遠似文房。收寄友,古人無不顧題、還題如是。
《小清華園詩談》:
唐人之詩,有清和純粹,可誦而可法者,如……韋應物之“夾水蒼山路向東……”。
《?溪詩話》:
節(jié)蘇州《贈李儋》云:“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郡中燕集》云:“自慚居處崇,未睹斯民康?!庇嘀^有官君子當切切作此語。彼有一意供祖,專事土木,而視民如仇者,得無愧此詩乎?
《韋孟全集》:
簡淡之懷,百世猶為興慨。
《瀛奎律髓》:
朱文公盛稱此詩五、六好,以唐人仕宦多夸美州宅風土。此獨謂“身多疾病”、“邑有流亡”,賢矣。
《唐音癸簽》:
韋左司“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仁者之言也。劉辰翁謂其居官自愧,閔閔有恤人之心,正味此兩語得之。若高常侍“拜迎官長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亦似厭作官者,但語微帶傲,未必真有退心如左司之一向淡耳。
《此木軒論詩匯編》:
“邑有流亡”句,高在閑放在第六句,只與上下文一般隨口說,不是特地說,如云我之用心如此如此也。此不是為作詩者說法,乃是看詩之法,聞其樂而知其德也。
《唐律偶評》:
此句中暗藏“望”字(“今日花開”句下)。
《唐體膚詮》:
中四句自述近況,寄懷意唯于起結作呼應。然次句擊動三、四,七句暗承五、六,又未嘗不關照也。
《唐七律雋》:
此等詩只家常話、爛熟調耳,然少時讀之,白首而不厭者,何也?與老杜《寄旻上人》之作,可稱伯仲。
《瀛奎律髓匯評》:
馮舒:圓熟卻輕蒨。紀昀:上四句竟是閨情語,殊為疵累。五、六亦是淡語,然出香山輩手便俗淺,此于意境辨之。七律雖非蘇州所長,然氣韻不俗,胸次本高故也。許印芳:曉嵐譏前半為閨情語,雖是刻核太過,然亦可見詩人措詞各有體裁,下筆時檢點偶疏,便有不倫不類之病,作者不自知其非,觀者亦不覺其謬,病在詩外故也。
《唐宋詩舉要》:
吳曰:情景交融(“世事茫?!倍湎拢L@然仁者之言(“邑有流亡”句下)。曰:本言今日思寄,卻追述前此,益見情真,亦是補法。三句承“一年”,放空一句,四句兜回自己,五六接寫自己懷抱,末始入今日寄意。
宿永陽寄璨律師
遙知郡齋夜,凍雪封松竹。時有山僧來,懸燈獨自宿。
集評:
《韋孟全集》:
劉云:蘇州用意常在此等,故精煉特勝,觸處自然。
《詩境淺說續(xù)編》:
懷友之作,遣詞命意,須因人而施。韋蘇州尚有《秋夜寄丘員外》詩……與此作皆意境清絕。一則在客中卻寄方外璨師,一則寄山居友人,故皆寫寒夜蕭寥之景。
聽江笛送陸侍御(同丘員外賦題)
遠聽江上笛,臨觴一送君。還愁獨宿夜,更向郡齋聞。
集評:
《唐詩廣選》:
蔣春甫曰:就中生意。
《唐風懷》:
震青曰:無中生有,設想關情,悠然獨至。
《詩式》:
首句從聽江笛起;次句以送陸侍御承;三句放開一筆,“獨宿夜”則已是別后矣,就“送”字轉到別后;四句足第三句之意。通體不脫“笛”字,首句“聽”字,四句“聞”字固切“笛”字、即次句“臨觴”一字、“送”字,亦謂聽笛聲而臨觴送王侍御也,三句“還愁”一字、“夜”字,亦謂聽笛聲于侍御別去后,愁在獨宿之夜也。
懷瑯琊深標二釋子
白雲埋大壑,陰崖滴夜泉。應居西石室,月照山蒼然。
集評:
《唐絕詩鈔注略》:
司空圖論詩云:右丞、蘇州,趣味澄夐。按此兩詩(指此詩與《秋夜寄邱員外》)二“應”字,澹遠有神。
《詩境淺說續(xù)編》:
空山夜月,景已清幽,“云埋”、“泉滴”二句,尤為雋永。
閶門懷古
獨鳥下高樹,遙知吳苑園。淒涼千古事,日暮倚閶門。
集評:
《詩藪》:
中唐五言絕,蘇州最古,可繼王、孟?!都那饐T外》、《閶門》、《聞雁》等作皆悠然。
樂府之妃豨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