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大歷年間10位詩人所代表的一個詩歌流派。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偏重詩歌形式技巧,但這10人中的生卒年皆不詳。其中苗發(fā)、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審、吉中孚五人生平不詳。據(jù)姚合《極玄集》和《新唐書》載:十才子為李端、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fā)、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審。宋以后有異說,但多不可信。有版本中有李益。
聽 箏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閨 情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燈未滅夢難成。
披衣更向門前望,不忿朝來鵲喜聲。
李端(737—784),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唐代詩人。少居廬山,師事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xiàn)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xiàn)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和張仆射塞下曲六首
鷲翎金仆姑,燕尾繡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調(diào)箭又呼鷹,俱聞出世能。
奔狐將迸雉,掃盡古丘陵。
亭亭七葉貴,蕩蕩一隅清。
他日題麟閣,唯應獨不名。
盧綸(739-799年),字允言,今保定涿州市盧家場村人。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
唐玄宗天寶末年舉進士,遇亂不第;唐代宗朝又應舉,屢試不第。大歷六年,經(jīng)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xiāng)尉;后由宰相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jiān)察御史。出為陜州戶曹、河南密縣令。之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唐德宗朝,復為昭應縣令,出任河中元帥渾瑊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盧戶部詩集》。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送歸中丞使新羅冊立吊祭
官稱漢獨坐,身是魯諸生。
絕域通王制,窮天向水程。
島中分萬象,日處轉(zhuǎn)雙旌。
氣積魚龍窟,濤翻水浪聲。
路長經(jīng)歲去,海盡向山行。
復道殊方禮,人瞻漢使榮。
吉中孚「大歷十才子 」之一。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宿石邑山中
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zhuǎn)迷。
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shù)峰西。
寒 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章臺柳·章臺柳
章臺柳,章臺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韓翃,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人,唐代詩人。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天寶13年(754)考中進士,寶應年間在淄青節(jié)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后隨侯希逸回朝,閑居長安十年。建中年間,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賞識,晉升不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韓翃的詩筆法輕巧,寫景別致,在當時傳誦很廣泛。著有《韓君平詩集》。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歸 雁
瀟湘何事等閑回,水碧沙明兩岸苔。
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暮春歸故山草堂
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錢起(722?—780年),字仲文,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詩人。早年數(shù)次赴試落第,唐天寶十年(751年)進士,大書法家懷素和尚之叔。初為秘書省校書郎、藍田縣尉,后任司勛員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學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稱“錢考功”。代宗大歷中為翰林學士。他是大歷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譽為“大歷十才子之冠”。又與郎士元齊名,稱“錢郎”,當時稱為“前有沈宋,后有錢郎?!?/span>
賊平后送人北歸
世亂同南去,時清獨北還。
他鄉(xiāng)生白發(fā),舊國見青山。
曉月過殘壘,繁星宿故關。
寒禽與衰草,處處伴愁顏。
金陵懷古
輦路江楓暗,宮庭野草春。
傷心庾開府,老作北朝臣。
無 題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司空曙,唐朝人(約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初,或作文初。(唐才子傳作文明。此從新唐書)廣平(今河北省廣平縣)人,約唐代宗大歷初前后在世。大歷年間進士,磊落有奇才,與李約為至交。大歷十才子之一同時期作家:盧綸,錢起,韓翃。
送司空曙之蘇州
盤門吳舊地,蟬盡草秋時。
歸國人皆久,移家君獨遲。
廣陵經(jīng)水宿,建鄴有僧期。
若到西霞寺,應看江總碑。
送孫德諭罷官往黔州
中歲分符典石城,兩朝趨陛謁承明。
闕下昨承歸老疏,天南今切去鄉(xiāng)情。
親知握手三秋別,幾杖扶身萬里行。
伯道暮年無嗣子,欲將家事托門生。
苗發(fā) 「大歷十才子 」之一
題崇福寺禪院
僧家竟何事,掃地與焚香。
清磬度山翠,閑云來竹房。
身心塵外遠,歲月坐中長。
向晚禪堂掩,無人空夕陽。
送侯山人赴會稽
仙客辭蘿月,東來就一官。
且歸滄海住,猶向白云看。
猿叫江天暮,蟲聲野浦寒。
時游鏡湖里,為我把魚竿。
崔峒(一作洞),唐大歷元年(766年)前后在世。今保定定州市人。生卒年、字號皆不詳,唐代詩人,登進士第,大歷中曾任拾遺、補闕等職。集賢學士。
古 意
雖言千騎上頭居,一世生離恨有馀。
葉下綺窗銀燭冷,含啼自草錦中書。
春日即事
鄰里朝光遍,披衣夜醉醒。
庖廚非舊火,林木發(fā)新青。
接果移天性,疏泉逐地形。
清明來幾日,戴勝已堪聽。
耿湋 「大歷十才子 」之一。
詠被中繡鞋
云里蟾鉤落鳳窩,玉郎沈醉也摩挲。
陳王當日風流減,只向波間見襪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