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
編者按:本期韋莊七絕詩選由亓魛提供,凡十四首。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唐·韋莊)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東更東。此去與師誰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風(fēng)。
寄江南逐客(唐·韋莊)
二年音信阻湘潭,花下相思酒半酣。記得竹齋風(fēng)雨夜,對床孤枕話江南。
雨霽池上作呈侯學(xué)士(唐·韋莊)
鹿巾藜杖葛衣輕,雨歇池邊晚吹清。正是如今江上好,白鱗紅稻紫莼羹。
金陵圖(唐·韋莊)
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滿故城。
臺城(唐·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古離別(唐·韋莊)
晴煙漠漠柳毿毿,不那離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
東陽酒家贈別二絕句選一(唐·韋莊)
天涯方嘆異鄉(xiāng)身,又向天涯別故人。明日五更孤店月,醉醒何處淚沾巾。
江上別李秀才(唐·韋莊)
前年相送灞陵春,今日天涯各避秦。莫向尊前惜沈醉,與君俱是異鄉(xiāng)人。
春陌二首選一(唐·韋莊)
滿街芳草卓香車,仙子門前白日斜。腸斷東風(fēng)各回首,一枝春雪凍梅花。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選一(唐·韋莊)
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簾花樹動,女郎撩亂送鞦韆。
楚行吟(唐·韋莊)
章華臺下草如煙,故郢城頭月似弦。惆悵楚宮云雨后,露啼花笑一年年。
幽居春思(唐·韋莊)
綠映紅藏江上村,一聲雞犬似山源。閉門盡日無人到,翠羽春禽滿樹喧。
春愁(唐·韋莊)
自有春愁正斷魂,不堪芳草思王孫。落花寂寂黃昏雨,深院無人獨倚門。
題吉澗盧拾遺莊(唐·韋莊)
主人西游去不歸,滿溪春雨長春薇。怪來馬上詩情好,印破青山白鷺飛。
評
宋育仁:其源出于元稹,有排比之能,無溫麗之采。專為律體,時代所尚,章臺清瑟,秀發(fā)遙音;七古開宕,猶存初體。
姚鼐:西昆諸公之?dāng)M玉溪,但學(xué)其隸事耳,殊滯于句下,都成死語,其馀宋初諸賢,亦皆域于許渾、韋莊輩境內(nèi)。
唐汝詢:韋莊于晚唐中最超,其七絕有類盛唐者,律詩雖不甚雄,亦是可諷。
許學(xué)夷:韋莊律詩七言勝于五言……絕句在唐末諸人之上。
馮班:韋相詩聲調(diào)高亮,不用晚唐人細碎苦澀工夫,是此書律詩法也。
丁儀:(莊)詩典雅綺麗,風(fēng)致嫣然,七絕則王建、李益之亞也。
胡震亨:韋端己體近雅正,惜出之太易,義乏閎深。
胡壽芝:韋莊流麗中感慨頓挫,語關(guān)飛動。
洪亮吉:韋端己《秦中吟》諸樂府,學(xué)白樂天而未到?!堵勗傩伊貉蟆?、《過揚州謁蔣帝廟》諸篇,學(xué)李義山(李商隱)、溫方城(溫庭鈞)而未到。然亦唐末一巨手也。
宋邦綏:韋詩調(diào)響,與晚唐諸家不同,大略不宜多,才弱也。七言四韻平平說去,遒警動人。
翁方綱:韋莊在晚唐之末,稍為官樣,雖亦時形淺薄,自是風(fēng)會使然,勝于“咸通十哲”多矣。
律詩
編者按:本期韋莊律詩選由歐巴提供,凡三十七首。
覽蕭必先卷(唐·韋莊)
滿軸編新句,翛然大雅風(fēng)。名因五字得,命合一言通。
景盡才難盡,吟終意未終。似逢曹與謝,煙雨思何窮。
贈薛秀才(唐·韋莊)
相辭因避世,相見尚兵戈。亂后故人少,別來新話多。
但聞哀痛詔,未睹凱旋歌。欲結(jié)巖棲伴,何山好薜蘿。
和元秀才別業(yè)書事(唐·韋莊)
僻居春事好,水曲亂花陰。浪過河移岸,雛成鳥別林。
綠錢榆貫重,紅障杏籬深。莫飲宜城酒,愁多醉易沉。
春愁(唐·韋莊)
寓思本多傷,逢春恨更長。露沾湘竹淚,花墮越梅妝。
睡怯交加夢,閑傾瀲滟觴。后庭人不到,斜月上松篁。
柳谷道中作卻寄(唐·韋莊)
馬前紅葉正紛紛,馬上離情斷殺魂。曉發(fā)獨辭殘月店,暮程遙宿隔云村。
心如岳色留秦地,夢逐河聲出禹門。莫怪苦吟鞭拂地,有誰傾蓋待王孫。
嘆落花(唐·韋莊)
一夜霏微露濕煙,曉來和淚喪嬋娟。不隨殘雪埋芳草,盡逐香風(fēng)上舞筵。
西子去時遺笑靨,謝娥行處落金鈿。飄紅墮白堪惆悵,少別秾華又來年。
題裴端公郊居(唐·韋莊)
暫隨紅旆佐藩方,高跡終期臥故鄉(xiāng)。已近水聲開澗戶,更侵山色架書堂。
蒲生岸腳青刀利,柳拂波心綠帶長。莫奪野人樵牧興,白云不識繡衣郎。
觀獵(唐·韋莊)
苑墻東畔欲斜暉,傍苑穿花兔正肥。公子喜逢朝罷日,將軍夸換戰(zhàn)時衣。
鶻翻錦翅云中落,犬帶金鈴草上飛。直待四郊高鳥盡,掉鞍齊向國門歸。
寄從兄遵(唐·韋莊)
江上秋風(fēng)正釣鱸,九重天子夢翹車。不將高臥邀劉主,自吐清談護漢儲。
滄海十年龍景斷,碧云千里雁行疏。相逢莫話歸山計,明日東封待直廬。
登漢高廟閑眺(唐·韋莊)
獨尋仙境上高原,云雨深藏古帝壇。天畔晚峰青簇簇,檻前春樹碧團團。
參差郭外樓臺小,斷續(xù)風(fēng)中鼓角殘。一帶遠光何處水,釣舟閑系夕陽灘。
贈云陽裴明府(唐·韋莊)
南北三年一解攜,海為深谷岸為蹊。已聞陳勝心降漢,誰為田橫國號齊。
暴客至今猶戰(zhàn)鶴,故人何處尚驅(qū)雞。歸來能作煙波伴,我有魚舟在五溪。
辛丑年(唐·韋莊)
九衢漂杵已成川,塞上黃云戰(zhàn)馬閑。但有羸兵填渭水,更無奇士出商山。
田園已沒紅塵里,弟妹相逢白刃間。西望翠華殊未返,淚痕空濕劍文斑。
宿泊孟津寄三堂友人(唐·韋莊)
解纜西征未有期,槐花又逼桂花時。鴻臚陌上歸耕晚,金馬門前獻賦遲。
只恐愁苗生兩鬢,不堪離恨入雙眉。分明昨夜南池夢,還把漁竿詠楚詞。
贈邊將(唐·韋莊)
昔因征遠向金微,馬出榆關(guān)一鳥飛。萬里只攜孤劍去,十年空逐塞鴻歸。
手招都護新降虜,身著文皇舊賜衣。只待煙塵報天子,滿頭霜雪為兵機。
清河縣樓作(唐·韋莊)
有客微吟獨憑樓,碧云紅樹不勝愁。盤雕迥印天心沒,遠水斜牽日腳流。
千里戰(zhàn)塵連上苑,九江歸路隔東周。故人此地揚帆去,何處相思雪滿頭。
睹軍回戈(唐·韋莊)
關(guān)中群盜已心離,關(guān)外猶聞羽檄飛。御苑綠莎嘶戰(zhàn)馬,禁城寒月?lián)v征衣。
漫教韓信兵涂地,不及劉琨嘯解圍。昨日屯軍還夜遁,滿車空載洛神歸。
聞官軍繼至未睹凱旋(唐·韋莊)
嫖姚何日破重圍,秋草深來戰(zhàn)馬肥。已有孔明傳將略,更聞王導(dǎo)得神機。
陣前鼙鼓晴應(yīng)響,城上烏鳶飽不飛。何事小臣偏注目,帝鄉(xiāng)遙羨白云歸。
題安定張使君(唐·韋莊)
器度風(fēng)標(biāo)合出塵,桂宮何負一枝新。成丹始見金無滓,沖斗方知劍有神。
憤氣不銷頭上雪,政聲空布海邊春。中興若繼開元事,堪向龍池作近臣。
和侯秀才同友生泛舟溪中相招之作(唐·韋莊)
嵇阮相將棹酒船,晚風(fēng)侵浪水侵舷。輕如控鯉初離岸,遠似乘槎欲上天。
雨外鳥歸吳苑樹,鏡中人入洞庭煙。憑君不用回舟疾,今夜西江月正圓。
代書寄馬(唐·韋莊)
驅(qū)馳曾在五侯家,見說初生自渥洼。鬃白似披梁苑雪,頸肥如撲杏園花。
休嫌綠綬嘶貧舍,好著紅纓入使衙。穩(wěn)上云衢千萬里,年年長踏魏堤沙。
觀浙西府相畋游(唐·韋莊)
十里旌旗十萬兵,等閑游獵出軍城。紫袍日照金鵝斗,紅旆風(fēng)吹畫虎獰。
帶箭彩禽云外落,避雕寒兔月中驚。歸來一路笙歌滿,更有仙娥載酒迎。
過揚州(唐·韋莊)
當(dāng)年人未識兵戈,處處青樓夜夜歌?;òl(fā)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風(fēng)多。
淮王去后無雞犬,煬帝歸來葬綺羅。二十四橋空寂寂,綠楊摧折舊官河。
汴堤行(唐·韋莊)
欲上隋堤舉步遲,隔云烽燧叫非時。才聞破虜將休馬,又道征遼再出師。
朝見西來為過客,暮看東去作浮尸。綠楊千里無飛鳥,日落空投舊店基。
自孟津舟西上雨中作(唐·韋莊)
秋煙漠漠雨蒙蒙,不卷征帆任晚風(fēng)。百口寄安滄海上,一身逃難綠林中。
來時楚岸楊花白,去日隋堤蓼穗紅。卻到故園翻似客,歸心迢遞秣陵東。
江上村居(唐·韋莊)
本無蹤跡戀柴扃,世亂須教識道情。顛倒夢魂愁里得,撅奇詩句望中生。
花緣艷絕栽難好,山為看多詠不成。聞道漢軍新破虜,使來仍說近離京。
含香(唐·韋莊)
含香高步已難陪,鶴到清霄勢未回。遇物旋添芳草句,逢春寧滯碧云才。
微紅幾處花心吐,嫩綠誰家柳眼開。卻去金鑾為近侍,便辭鷗鳥不歸來。
鷓鴣(唐·韋莊)
南禽無侶似相依,錦翅雙雙傍馬飛。孤竹廟前啼暮雨,汨羅祠畔吊殘暉。
秦人只解歌為曲,越女空能畫作衣。懊惱澤家非有恨,年年長憶鳳城歸。
南昌晚眺(唐·韋莊)
南昌城郭枕江煙,章水悠悠浪拍天。芳草綠遮仙尉宅,落霞紅襯賈人船。
霏霏閣上千山雨,嘒嘒云中萬樹蟬。怪得地多章句客,庾家樓在斗牛邊。
寄湖州舍弟(唐·韋莊)
半年江上愴離襟,把得新詩喜又吟。多病似逢秦氏藥,久貧如得顧家金。
云煙但有穿楊志,塵土多無作吏心。何況別來詞轉(zhuǎn)麗,不愁明代少知音。
西塞山下作(唐·韋莊)
西塞山前水似藍,亂云如絮滿澄潭。孤峰漸映湓城北,片月斜生夢澤南。
爨動曉煙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黃柑。他年卻棹扁舟去,終傍蘆花結(jié)一庵。
南省伴直(唐·韋莊)
文昌二十四仙曹,盡倚紅檐種露桃。一洞煙霞人跡少,六行槐柳鳥聲高。
星分夜彩寒侵帳,蘭惹春香綠映袍。何事愛留詩客宿,滿庭風(fēng)雨竹蕭騷。
鄠杜舊居二首(唐·韋莊)
(一)
卻到山陽事事非,谷云溪鳥尚相依。阮咸貧去田園盡,向秀歸來父老稀。
秋雨幾家紅稻熟,野塘何處錦鱗肥。年年為獻東堂策,長是蘆花別釣磯。
(二)
一徑尋村渡碧溪,稻花香澤水千畦。云中寺遠磬難識,竹里巢深鳥易迷。
紫菊亂開連井合,紅榴初綻拂檐低。歸來滿把如澠酒,何用傷時嘆鳳兮。
題汧陽縣馬跑泉李學(xué)士別業(yè)(唐·韋莊)
水滿寒塘菊滿籬,籬邊無限彩禽飛。西園夜雨紅櫻熟,南畝清風(fēng)白稻肥。
草色自留閑客住,泉聲如待主人歸。九霄岐路忙于火,肯戀斜陽守釣磯。
過樊川舊居(唐·韋莊)
卻到樊川訪舊游,夕陽衰草杜陵秋。應(yīng)劉去后苔生閣,稽阮歸來雪滿頭。
能說亂離惟有燕,解偷閑暇不如鷗。千桑萬海無人見,橫笛一聲空淚流。
汧陽間(唐·韋莊)
汧水悠悠去似絣,遠山如畫翠眉橫。僧尋野渡歸吳岳,雁帶斜陽入渭城。
邊靜不收蕃帳馬,地貧惟賣隴山鸚。牧童何處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聲。
江皋贈別(唐·韋莊)
金管多情恨解攜,一聲歌罷客如泥。江亭系馬綠楊短,野岸維舟春草齊。
帝子夢魂煙水闊,謝公詩思碧云低,風(fēng)前不用頻揮手,我有家山白日西。
詞選
菩薩蠻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
菩薩蠻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
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
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菩薩蠻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dāng)時年少春衫薄。
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
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菩薩蠻
勸君今夜須沉醉,尊前莫話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菩薩蠻
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xiāng)老。
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zhuǎn)迷。
桃花春水綠,水上鴛鴦浴。
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浣溪沙
清曉妝成寒食天,柳球斜裊間花鈿。卷簾直出畫堂前。
指點牡丹初綻朵,日高猶自憑朱欄。含顰不語恨春殘。
浣溪沙
欲上秋千四體慵,擬交人送又心忪。畫堂簾幕月明風(fēng)。
此夜有情誰不極,隔墻梨雪又玲瓏。玉容憔翠惹微紅。
浣溪沙
惆悵夢余山月斜,孤燈照壁背窗紗。小樓高閣謝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凍梅花。滿身香霧簇朝霞。
浣溪沙
綠樹藏鶯鶯正啼,柳絲斜拂白銅堤。弄
珠江上草萋萋。
日暮飲歸何處客?
繡鞍驄馬一聲嘶。滿身蘭麝醉如泥。
浣溪沙
夜夜相思更漏殘,傷心明月憑欄桿。想君思我錦衾寒。
咫尺畫堂深似海,憶來唯把舊書看。幾時攜手入長安?
歸國遙
春欲暮,滿地落花紅帶雨。
惆悵玉籠鸚鵡,單棲無伴侶。
南望去程何許?問花花不語。
早晚得同歸去,歸無雙翠羽。
歸國遙
金翡翠,為我南飛傳我意:
罨畫橋邊春水,幾年花下醉?
別后只知相愧,淚珠難遠寄。
羅幕繡帷鴛被,舊歡如夢里。
歸國遙
春欲晚,戲蝶游蜂花爛漫。
日落謝家池館,柳絲金縷斷。
睡覺綠鬟風(fēng)亂,畫屏云雨散。
閑倚博山長嘆,淚流沾皓腕。
應(yīng)天長
綠槐陰里黃鶯語,深院無人春晝午。
畫簾垂,金鳳舞,寂寞繡屏香一炷(一作縷)。
碧天云,無定處,空有夢魂來去。
夜夜綠窗風(fēng)雨,斷腸君信否?
應(yīng)天長
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jié)。
難相見,易相別,又是玉樓花似雪。
暗相思,無處說,惆悵夜來煙月。
想得此時情切,淚沾紅袖黦(音yu郁)。
荷葉杯
絕代佳人難得,傾國?;ㄏ乱姛o期。
一雙愁黛遠山眉,不忍更思惟。
閑掩翠屏金鳳,殘夢。羅幕畫堂空。
碧天無路信難通,惆悵舊房櫳。
荷葉杯
記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識謝娘時。
水堂西面畫簾垂,攜手暗相期。
惆悵晚鶯殘月,相別。從此隔音塵。
如今俱是異鄉(xiāng)人,相見更無因。
清平樂
春愁南陌,故國音書隔。
細雨霏霏梨花(一作蕊)白,燕拂畫簾金額。
盡日相望王孫,塵滿衣上淚痕。
誰向橋邊吹笛?駐馬西望消魂。
清平樂
野花芳草,寂寞關(guān)山道。
柳吐金絲鶯語早,惆悵香閨暗老。
羅帶悔結(jié)同心,獨憑朱欄思深。
夢覺半床斜月,小窗風(fēng)觸鳴琴。
清平樂
何處游女,蜀國多云雨。
云解有情花解語,窣地繡羅金縷。
妝成不整金鈿,含羞待月秋千。
住在綠槐陰里,門臨春水橋邊。
清平樂
鶯啼殘月,繡閣香燈滅。
門外馬嘶郎欲別,正是落花時節(jié)。
妝成不畫蛾眉,含愁獨倚金扉。
去路香塵莫掃,掃即郎去歸遲。
望遠行
欲別無言倚畫屏,含恨暗傷情。
謝家庭樹錦雞鳴,殘月落邊城。
人欲別,馬頻嘶,綠槐千里長堤。
出門芳草路萋萋,云雨別來易東西。
不忍別君后,卻入舊香閨。
謁金門
春漏促,金燼暗挑殘燭。
一夜簾前風(fēng)撼竹,夢魂相斷續(xù)。
有個嬌嬈如玉,夜夜繡屏孤宿。
閑抱琵琶尋舊曲,遠山眉黛綠。
謁金門
空相憶,無計得傳消息。
天上嫦娥人不識,寄書何
何處覓?
新睡覺來無力,不忍把(一作看)伊?xí)E。
滿院落花春寂寂,斷腸
芳草碧。
謁金門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綠。
柳外飛來雙羽玉,弄晴相對浴。
樓外翠簾高軸,倚偏欄桿幾曲。
云淡水平煙樹簇,寸心千里目。
江城子
恩重嬌多情易傷。漏更長,解鴛鴦。
朱唇未動,先覺口脂香。
緩揭繡衾抽皓腕,移鳳枕,枕潘郎。
江城子
髻鬟狼籍黛眉長。出蘭房,別檀郎。
角聲嗚咽,星斗漸微茫。
露冷月殘人未起,留不住,淚千行。
河傳
何處?煙雨,隋堤春暮。柳色蔥蘢。
畫橈金縷,翠旗高飐(音zhan展)香風(fēng)。水光融。
春娥殿腳春妝媚。輕云里,綽約司花妓。
江都宮闕,清淮月映迷樓。古今愁。
河傳
春晚,風(fēng)暖,錦城花滿。狂殺游人。
玉鞭金勒,尋勝馳驟輕塵。惜良辰。
翠娥爭勸臨邛酒。纖纖手,拂面垂絲柳。
歸時煙里,鐘鼓正是黃昏。暗銷魂。
河傳
錦浦,春女,繡衣金縷。霧薄云輕。
花深柳暗,時節(jié)正是清明。雨初晴。
玉鞭魂斷煙霞路。鶯鶯語,一望巫山雨。
香塵隱映,遙見翠檻紅樓。黛眉愁。
天仙子
悵望前回夢里期,看花不語苦尋思。
露桃宮里小腰肢。眉眼細,鬢云垂。
唯有多情宋玉知。
天仙子
深夜歸來長酩酊,扶入流蘇猶未醒。
醺醺酒氣麝蘭和。驚睡覺,笑呵呵。
長道(一作笑)人生能幾何?
天仙子
蟾彩霜華夜不分,天外鴻聲枕上聞。
繡衾香冷懶重熏。人寂寂,葉紛紛。
才睡依前夢見君。
天仙子
夢覺云(一作銀)屏依舊空,杜鵑聲咽隔簾櫳。
玉郎薄幸去無蹤。一日日,恨重重。
淚界蓮腮兩線紅。
天仙子
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鬢如云。
霞裙月帔一群群。來洞口,望煙分。
劉阮不歸春日曛。
喜遷鶯
人洶洶,鼓冬冬,襟袖五更風(fēng)。
大羅天上月朦朧,騎馬上虛空。
香滿衣,云滿路,鸞鳳繞身飛舞。
霓旌絳節(jié)一群群,引見玉華君。
喜遷鶯
街鼓動,禁城開,天上探人回。
鳳銜金榜出云來,平地一聲雷。
鶯已遷,龍已化,一夜?jié)M城車馬。
家家樓上簇神仙,爭看鶴沖天。
思帝鄉(xiāng)
云髻墜,鳳釵垂。
髻墜釵垂無力,枕函欹。
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
說盡人間天上,兩心知。
思帝鄉(xiāng)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
陌上誰家年少,足風(fēng)流。
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訴衷情
燭燼香殘簾半(一作未)卷,夢初驚。
花欲謝,深夜,月朧明。
何處按歌聲?輕輕。
舞衣塵暗生,負春情。
訴衷情
碧沼紅芳
煙雨靜,倚蘭橈。
垂玉珮,交帶,裊纖腰。
鴛夢隔星橋,迢迢。
越羅香暗銷,墜花翹。
上行杯
芳草灞陵春岸
。柳煙深,滿樓弦管。
一曲離聲腸寸斷。
今日送君千萬,紅縷(一作鏤)玉盤金鏤盞。
須勸。珍重意,莫辭滿。
上行杯
白馬玉鞭金轡。少年郎,離別容易。
迢遞去程千萬里。
惆悵異鄉(xiāng)云水,滿酌一杯勸和淚。
須愧。珍重意,莫辭醉。
女冠子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
別君時。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
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
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女冠子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
語多時。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
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
覺來知是夢,不勝悲。
更漏子
鐘鼓寒,樓閣暝,月照古銅金井。
深院閉,小庭空,落花香露紅。
煙柳重,春霧薄。燈背月(一作?。┐案唛w。
閑倚戶,暗沾衣,待郎郎不歸。
酒泉子
月落星沉,樓上美人春睡。
綠云傾,金枕膩,畫屏深。
子規(guī)啼破相思夢,曙色東方才動。
柳煙輕,花露重,思難任。
木蘭花
獨上小樓春欲暮,愁望(一作望斷)玉關(guān)芳草路。
消息斷,不逢人,卻斂細眉歸繡戶。
坐看落花空嘆息,羅袂濕斑紅淚滴。
千山萬能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
小重山
一閉昭陽春又春。夜寒宮漏永,夢君恩。
臥思陳事暗消魂。羅衣濕,紅袂有啼痕。
歌吹隔重閽。繞庭芳草綠,倚長門。
萬般惆悵向誰論?凝情立,宮殿欲黃昏。
清平樂
綠楊春雨,金線飄千縷。
花折香枝黃鸝語,玉勒雕鞍何處。
碧窗望斷燕鴻,翠簾睡眼溟濛。
寶瑟誰家彈罷?含悲斜倚屏風(fēng)。
清平樂
瑣窗春暮,滿地梨花雨。
君不歸來晴(一作情)又去,紅淚散沾金縷。
夢魂飛斷煙波,傷心不奈春何。
空把金針獨坐,鴛鴦愁繡雙窠。
按:以上二首見《尊前集》,又見《全唐詩》。
定西番
挑盡金燈紅燼,
人灼灼,漏遲遲,未眠時。
斜倚銀屏無語,閑愁上翠眉。
悶殺梧桐殘雨,滴相思。
定西番
芳草叢生結(jié)縷(一作縷結(jié)),
花艷艷,雨濛濛,曉庭中。
塞遠久無音問,愁消鏡里紅。
紫燕黃鸝猶生(一作至),恨何窮!
按:以上二首見《尊前集》,
又見《全唐詩》。
怨王孫
錦里,蠶市,滿街珠翠,千萬紅妝。
玉蟬金雀,寶髻花簇鳴珰,繡衣長。
日斜歸去人難見,青樓遠,隊隊行云散。
不知今夜,何處深鎖蘭房,隔仙鄉(xiāng)。
按:此首見《尊前集》,又見《全唐詩》。
[存疑詞]
玉樓春
日照玉樓花似錦,樓上醉和春
色寢。
綠楊風(fēng)送小鶯聲,殘夢不成離玉枕。
堪愛晚來韶景甚,寶柱秦箏方再品。
青娥紅臉笑來迎,又向海棠花下飲。
按:此首見《歷代詩余》。
《尊前集
》作歐陽炯詞。
小重山
春到長門春草青。
玉階華露滴,月朧明。
東風(fēng)吹斷紫簫聲。
宮漏促(一作金爐冷),
簾外啼曉(一作曉啼)鶯。
愁絕夢難成,
紅(一作殘)妝流(一作和)宿淚,
不勝情。手挼裙帶繞階(一作花)行。
思君切,羅幌暗塵生。
小重山
秋到長門秋草黃。
畫梁雙燕去,出宮墻。
玉簫無復(fù)理霓裳。
金蟬墜,鸞鏡掩休妝。
憶昔在昭陽。
舞衣紅綬帶,繡鴛鴦。
至今猶惹御爐香。
魂夢斷,愁聽漏更長。
關(guān)于作者
編者按:本傳由編者收集,為行文方便,括號內(nèi)文字省略出處。
韋莊(約836年- 約910年),字瑞己,京兆杜陵人也。(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yīng)物四世孫也)。少孤貧(父母早亡),力學(xué),才敏過人。(咸通四年暨863年,韋莊在昭義節(jié)度使、檢校禮部尚書、太原尹、北都留守劉潼幕下就職。乾符五年(878年),因長安應(yīng)試不利,更名為韋莊。)
莊應(yīng)舉時,正黃巢犯闕(廣明元年暨880年,長安陷于戰(zhàn)亂,韋莊與弟妹失散。),兵火交作,遂著《秦婦吟》,有云:“內(nèi)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蹈盡卻重回。”亂定,公卿多訝之,號為“奏婦吟秀才?!?/span>
[中和二年暨882年始離長安赴洛陽。中和三年暨883年,入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周寶府中任職。光啟元年暨885年,為赴寶雞“迎駕”,卜居衢州。次年,往寶雞,聞唐僖宗已至興元府(今陜西漢中),亦尾隨而至。
黃巢之后,時李昌符據(jù)鳳翔,王重榮據(jù)蒲、陜,諸葛爽據(jù)河陽、洛陽,孟方立據(jù)邢、洺,李克用據(jù)太原、上黨,硃全忠據(jù)汴、滑,秦宗權(quán)據(jù)許、蔡,時溥據(jù)徐、泗,朱瑄據(jù)鄆、齊曹、濮,王敬武據(jù)淄、青,高駢據(jù)淮南八州,秦彥據(jù)宣、歙,劉漢宏據(jù)浙東,皆自擅兵賦,迭相吞噬,朝廷不能制。江淮轉(zhuǎn)運路絕,兩河、江淮賦不上供,但歲時獻奉而已。國命所能制者,河西、山南、劍南、嶺南四道數(shù)十州。大約郡將自擅,常賦殆絕,籓侯廢置,不自朝廷,王業(yè)于是蕩然。
此后韋莊沿渭、黃河而返,在孟津上岸,原計劃由許昌東南方向經(jīng)安徽直達潤州,不料七月間秦宗權(quán)攻占許州(今河南許昌),殺節(jié)度使鹿晏弘。看來此路不通,韋莊改變了計劃沿黃河?xùn)|去開封,打算從開封南下返回潤州(今河南開封)。不幸此時潤州周寶后院起火,手下大將張郁醉酒后叛亂。在這種情形下,不宜返回浙西,只好又回到孟津。
大約在光啟三年(887年)正月,許昌戰(zhàn)事已畢,韋莊再一次來到許昌,打算按原計劃由許昌走陸路返浙。又得知潤州周寶因府中將領(lǐng)劉浩叛亂,逃往常州。據(jù)之,周寶已經(jīng)不能再行依附,潤州之事也無所牽掛,韋莊決定就此向北游歷。他先來到河清縣(今河南濟源),又到泌陽小住。
韋莊由泌陽出發(fā),登上太行山,直達山西境內(nèi)的天井關(guān)(今山西晉城南太行山頂)。
約在同年三月,韋莊路過太行山貂黃嶺,從壺關(guān)開始向東行走。大約在四月份,途經(jīng)林、輝州之間,打算從內(nèi)黃縣出發(fā)經(jīng)山東返回浙西。不想在此得知江南硝煙又起。韋莊索性由此向北,一路來到了正定(今河北石家莊)。再向北,又到古北口(今北京密云)長城。離開古北口,沿著長城一路向東,直達榆關(guān)(今山海關(guān))。他以山海關(guān)為北游的拐點向西返回,至薊(北京)杭(杭州)大運河乘船返回南方。
約同年秋,途經(jīng)清河縣,在此上岸后得知,江南戰(zhàn)事已畢,決定就此返回浙西,遂經(jīng)山東境內(nèi),直達徐州。在徐州稍作停留。
光啟四年(888年)春,乘船沿中運河到達揚州,在此上岸稍歇。在客棧遇見一個見面熟的“餞客”,韋莊與他聊的很投機,從他的口中將揚州之戰(zhàn)做了詳細的了解,得知江南局勢仍然不穩(wěn),就打算向南躲避。他打算先到石頭城(南京)暫避一時。在石頭城小住期間,游覽了上元縣,即今南京市區(qū)臺城、蔣帝廟、長干里等地。后又沿江南下,經(jīng)當(dāng)涂縣,向東到了蘇州。再南下到湖州,繼續(xù)南下至富春,經(jīng)桐廬縣,折向東到了紹興,再向東到寧波。由此向西,又到西施故里暨陽縣,再往西到了東陽。再往西,到婺州(今浙東金華)小住,由此返回卜居地衢州。
龍紀元年(889年)冬,他從衢州出發(fā)到江西,在邊界處拜訪了居士楚公,下一站到了信州(今江西饒州)。此后又沿信江逆流而上到了饒州(今江西鄱陽),由此再向西北斜穿鄱陽湖到九江,尋訪至廬山東林寺。接下又來到了南昌,由南昌再向南到撫州,從撫州向西行再到宜春。在此,韋莊取消了向西北方向到長沙的行程,轉(zhuǎn)而向正西方向直接到了湘中即今湖南邵陽、婁底的交界處。此后又轉(zhuǎn)向東南到了耒陽,由耒陽再向東向南到了贛州,由贛州準備返回。接下來,從贛州往東到西江(今江西會昌),再由此北上到建昌(今江西南城)。
大順二年(891年)秋,由建昌經(jīng)信州(今江西上饒)返回衢州。
景福元年(892年)秋,五十歲的韋莊準備長安應(yīng)試。他從衢州出發(fā),經(jīng)江西信州、鄱陽、九江到湖北境內(nèi)。先到達黃石,后抵達齊安郡(今湖北黃岡西北)。又經(jīng)鄂州到夏口(今湖北武漢)。
景福二年(893年)正月,到了商南(今陜西商南)境內(nèi)。經(jīng)過長途跋涉,終于到達長安。不幸的是這次他又落榜了。韋莊聽從黃滔的建議,立刻動身去河?xùn)|道去找鄭尚書。他出了潼關(guān),乘船順黃河向東,在垣縣上岸,直奔絳州(今山西新絳)。又由此繼續(xù)北上到了平陵(今山西文水東二十五里),再渡過黃河到綏州(今陜西綏德)。離開綏州,韋莊乘船沿黃河邊向南直到潼關(guān),返回長安。]
乾寧元年(894年)蘇檢榜進士(早年屢試不第,時年近六十),釋褐校書郎(草詔)。李詢宣諭西川,舉莊為判官(西川節(jié)度使王建與東川節(jié)度使顧彥暉相互攻擊,唐昭宗命令韋莊為判官,配合諫議大夫李詢奉使入蜀,前往勸二人和解。到蜀后,王建并不理會昭宗的詔書,仍然大敗顧彥暉,占據(jù)了兩川之地。899年歸朝后升任左補闕)。
(光化三年暨900年十一月,宦官政變,囚禁昭宗,假擬圣旨,立太子李裕為帝。莊深感絕望,決心投王建。)
后(901年,又入蜀)王建辟為掌書記(期間,有縣令擾民,韋莊上書曰:正當(dāng)?shù)蝰┲?,好安凋瘵;勿使瘡痍之后,?fù)作瘡痍。),尋征起居郎,建表留之。
[天祐元年暨904年昭宗遇弒,梁祖即位,遣使宣諭,興元節(jié)度王宗綰馳驛白建。建謀興復(fù),莊以兵者大事,不可倉卒而行,乃為建答宗綰教,其略曰:“吾家受主上恩有年矣,衣衿之上,宸翰如新,墨詔之中,淚痕猶在。犬馬猶能報主,而況人之臣子乎!自去年二月車駕東還,連貢二十表,而絕無一使之報,天地阻隔,叫呼何及!聞上至谷水,臣僚及宮妃千余人,皆為汴州所害。及至洛,果遭弒逆。自聞此詔,五內(nèi)糜潰。今兩川銳旅,誓雪國恥,不知來使何以宣諭,未此告敕,令自決進退?!绷菏顾爝€。梁祖遣使通好,以建為兄。莊得書,笑曰:“此神堯驕李密之意也?!?/span>
天祐三年暨906年,韋莊任西蜀安撫使。]
及建開偽蜀(907年三月,哀帝被迫禪讓,朱全忠建后梁。大王雖忠于唐,唐已亡矣,此所謂天與不取也?!彼炻使倮裘癖姶罂奕?,擁王建即位,以此晉升左散騎侍),莊托在腹心,首預(yù)謀畫,其郊廟之禮,冊書赦令,皆出莊手,以功臣授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建之開國,制度號令,刑政禮樂,皆莊所定。武成二年暨909年正月,祀南郊,御樓肆赦。以韋莊為吏部侍郎,張格為中書侍郎,并平章事。因謂曰:“不恃權(quán),不行私,惟至公是守,此宰相之任也?!蔽涑扇牯?10年卒于成都花林坊,謚“文靖”。)
莊早嘗寇亂,間關(guān)頓躓,攜家來越中,弟妹散居諸郡。西江、湖南,所在曾游,舉目有山河之異,故于流離漂泛,寓目緣情,子期懷舊之辭,王粲傷時之制,或離群軫虎,或反袂興悲,四愁九怨之文,一詠一觴之作,俱能感動人也。莊自來成都,尋得杜少陵所居浣花溪故址,雖蕪沒已久,而柱砥猶存,遂誅茅重作草堂而居焉。性儉,秤薪而爨,數(shù)米而飲,達人鄙之。弟藹,撰莊詩為《浣花集》六卷,及莊嘗選杜甫、王維等五十二人詩為《又玄集》,以續(xù)姚合之《極玄》,今并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