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掉刀劍,去買耕牛,指改業(yè)歸農(nóng)。也比喻改邪歸正。 此典出自漢·班固《漢書·龔遂傳》。 漢宣帝即位不久,渤??ひ螋[饑荒,不少人買了刀劍做了強盜??な馗局卫聿涣耍腥讼虺⑼扑]龔遂,請他去做太守。 漢宣帝召見龔遂,見他是個七十多歲的老頭,長得又瘦又小的,漢宣帝怕他不能勝任,就問他到了渤海以后怎樣處理那些盜賊。龔遂回答說:“那兒的百姓因為遭了饑荒萬般無奈之下才做了強盜?;噬夏亲屛矣梦淞藴缢麄兡?,還是讓我去安撫感化他們?”漢宣帝說:“能夠安撫當然是最好?!?/div> 于是,龔遂就到渤??とド先瘟?。他一到任,馬上就下令各縣停止剿匪,并打開糧倉救濟貧苦災民。他在告示中說,凡是手里拿著農(nóng)具的都是善良的百姓,官吏不準迫害他們;只有手上還拿著刀槍的人才是強盜。他把那些殘暴的貪官污吏都撤了職,另選官吏去安撫百姓。這樣,渤??ず芸炀桶捕ㄏ聛砹?。 龔遂鼓勵老百姓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要他們耕地、種桑、養(yǎng)雞、養(yǎng)豬。他看到有人身上佩帶刀劍,就對他們說:“你們都是善良的老百姓,為什么不帶耕牛而帶著刀劍呢?”他耐心地勸導他們賣掉刀劍,去買耕牛來種地。 龔遂在渤海當了三四年太守,把渤海治理得很好,百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社會也安定了,連官司也沒人打,監(jiān)獄也只好改成了裝糧食的倉庫。 “賣劍買牛”也說“賣刀買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