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醬草,草本植物,多生長于山坡草地等地方,味辛、苦,有清熱解毒,祛瘀排膿等功效。
敗醬草為敗醬科植物白花敗醬PatriniavillosaJuss ,黃花敗醬
P.scabiosaefoiiaFisoh. 的嫩葉,又名胭脂麻?!侗静菥V目》載“敗醬,南人采嫩者,暴蒸作菜食,味微苦而有陳醬敗醬草嫩葉每百克含水分79 克,蛋白質(zhì)1.5 克,脂肪1 克,碳水化合物10 克,胡蘿卜素6.02 毫克,維生素B20.16 毫克,維生素C52 毫克。
敗醬草性味苦平,具有清熱解毒、排膿破瘀的功效。治腸癰、下痢、赤白帶下、產(chǎn)后瘀滯腹痛、目赤腫痛。久病脾胃虛弱者忌食用。
《全國中草藥匯編》
敗醬草性寒微寒,味辛苦,:“此草有陳腐氣,故以敗醬得名”。敗醬性辛散善降,其效可達上,中,下三焦。與公英,白及,徐長卿配伍,理氣和胃,治膽汁反流性胃炎。與紅藤,赤芍,莪術(shù)配伍,消熱散瘀,治慢性盆腔炎。與薏苡仁,漏蘆,虎杖配伍,清熱解毒,治濕熱痹癥。究其藥理,敗醬草有抗病毒,抗腫瘤,利膽,利尿,促肝細胞再生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