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糯福鄉(xiāng)政府西北小山上,有一座基督教堂,這是民國11年(1922)由美國浸信會牧師永偉里來傳教時建的。糯福教堂是瀾滄、雙江、滄源、耿馬等地助教會總部。民國19年(1930)《瀾滄縣造報征集云南通志資料》載:"本縣有美國浸信會牧師永偉里于民國初年到縣傳耶酥教,來拄無定。民國11年,始在糯佛地方建蓋總教堂一所。"基督教傳教活動直至1949年瀾滄解放時。糯福教堂為拉祜族干欄式圍廊建筑,內部裝修為歐美教堂風格;總建筑面積506.6乎方米。平面布局呈縱向雙十字形相連的木構架;平掛瓦屋面b屋檐扳為拉祜族犬齒形服飾圖樣,其內裝修為歐美式三角長方形窗子,半圓形門,四周均為禮拜堂。耳屋每間為6×8米的方形,正室禮拜堂長27.6米,寬11.4米,教堂面樓下部有干欄矮腳柱12排,129棵,呈梅花柱形排列,禮拜堂格板后是牧師休息室。教徒做禮拜,由教堂前廈走廊兩側的木踏跺上至半圓形門前,而入禮拜堂。此教堂土洋結合,建筑別致,風格特異,具有藝術價值,亦是外國基督教傳入我國拉祜族地區(qū)的物證。1985年3月,瀾滄縣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經省文化廳撥款作過修繕,由一位原教堂"撒拉"教徒,縣政協(xié)委員看管,供當?shù)鼗浇掏蕉Y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