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是最隆重的節(jié)日,土家人從臘月十五以后就開始忙起來了,這一段時間俗稱“忙年”。忙年就是為團年、過年做準(zhǔn)備,吃的、用的、敬神敬祖的、玩的都要備齊,有“忙到臘月二十八,又打粑粑又澆蠟,還把年豬殺?!?/span>
今天應(yīng)該準(zhǔn)備什么呢?
臘月二十五,推豆腐。
推豆腐是一件很繁瑣的事情,光是做豆腐的家伙就有一整套,比如石磨、豆腐箱、漿房、豆腐袋、豆腐帕……做豆腐的頭一天,要把工具洗干凈,豆子也要提前半天放到清水里面浸泡。一夜之后,黃豆被浸泡得柔軟發(fā)亮,再用清水沖洗,過濾掉沙子,加上少許的水就可以開磨了。
推磨是力氣活,一般由男人承擔(dān),舀豆子的工作由女人承包。石磨轉(zhuǎn)三圈倒半勺豆子,不多不少,這個量是不能隨意改動的。
當(dāng)帶水的豆子從磨眼處進去,隨著磨盤順時針方向不停地轉(zhuǎn)動,不一會兒奶白色的生豆?jié){就從磨縫中流出,順著磨槽匯集到漏口處,流到下面的漿房里。漿水滴落在桶里,濺起一片片白色的水花,那聲音就像山中石縫里滴落的水聲那樣悅耳動聽;生豆?jié){淡淡的腥味充盈整個屋子,格外的溫馨。
之后在灶臺的大鍋上面架上一個“井”形的木架,生豆?jié){倒在木架上面的紗布里,收攏紗布口,反復(fù)擠壓,漿水落進大鍋里,豆渣就留在紗布里。漿水沸騰后,就成了可以喝的豆?jié){了。
將沸騰的豆?jié){倒在漿房冷卻后,往豆?jié){里點上一些石膏水,幾分鐘,豆?jié){就變成了豆腐花。這之前,就要把豆腐箱準(zhǔn)備好——一個正方形的木箱,里面箱底有小方格,箱子的四邊有出水的小孔。豆腐帕平整地鋪在豆腐箱里面后,將豆腐花舀到豆腐箱內(nèi),抹平,蓋上豆腐帕,壓上木蓋,在木蓋上面再放上一塊幾斤到十幾斤重的石塊。半個小時后,水干了。拿起木蓋,掀起豆腐帕,再放入木蓋,用手托著木蓋,翻轉(zhuǎn)過來,取出箱子,掀起豆腐帕,一箱又白又嫩的豆腐就靜臥木蓋上了。
這樣做出來的豆腐,不僅有股淡淡的清香,而且薄平細(xì)嫩,吃起來特別有韌勁,在鍋里無論怎么翻炒,也不會輕易碎爛。用手掂起一塊豆腐的一角,來回晃動,豆腐也不會斷。
來源:網(wǎng)絡(lu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