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中有裂縫,即裂紋舌,舌面上的裂紋有深裂、淺裂以及各個不同方向的裂溝和皺紋。淺裂主要由于舌粘膜萎縮,深裂則為較嚴(yán)重的舌萎縮性變性。
裂紋舌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裂紋屬正常情況,后天裂紋則寓示身體某部位異常。
裂紋舌的產(chǎn)生,從臨床觀察來看,大多數(shù)都主熱證,但從苔之有無,以及所兼苔色之不同,主病差異很大。一般主要是臟腑內(nèi)傷、肝腎陰虛日久不愈而致虛火傷津,陰液不足造成舌裂;或患者飲食不慎,平素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傷及脾胃,消耗胃陰,日久生火傷津耗液;或損及肺陰使津不上承,虛火上炎而致舌裂。
不過,陽虛也會有裂紋就是了,只是臨床比較少見。
1、裂紋橫生,如冰片紋,多為陰氣虧虛;
2、舌絳無苔或有橫直紋而短小者,為陰虛液涸,與陰氣虧虛相比主要是“氣”與“津”的差異;
3、裂紋似人、川字,屬胃實熱津虧;
4、舌紅,只有人字紋,乃熱邪入心之初,或陰證誤用涼藥;
5、舌質(zhì)紅而裂,大渴引飲者為上消;
6、舌質(zhì)紅,苔膩厚而縱裂,為臟腑實熱;
7、無苔無點,裂紋發(fā)紅,為陰虛并伴見炎癥;
8、舌絳、干燥,縱裂紋,為邪熱入肝或陰液大傷;
9、舌質(zhì)正常,只有縱裂,為胃陰或腎陰不足,且有痰凝;
10、舌絳,邊破,有血痕,疼痛,為陰液大虧,心火上熾;
11、舌黃,紋死虎斑,為氣血兩播;
12、舌紅潤,縱裂黑紋,為厥陽之寒證;
13、下后反見人字紋者,為腎氣凌心;
14、中有襲紋者,多屬胃氣中虛;
15、淡白舌,滿布細(xì)縱紋,為脾虛濕侯;
16、網(wǎng)狀條紋,反復(fù)發(fā)作,舌有水皰,為脾濕不運;
17、舌紅,苔滑,數(shù)條縱紋者,為水乘火位之寒證;
18、裂紋呈現(xiàn)藍(lán)色,為胃寒且胃氣虛衰,在雜病為寒積滯宮中;
19、裂紋而出血,血液灼枯,舌尖出血,為心經(jīng)邪熱塑盛;
20、若舌色淡,質(zhì)軟而有裂紋,多為久病陰陽俱虛、氣血兩傷;
21、一條縱紋極深,舌尖易破常有輕微痛感,多見于心臟實證。
基本上,裂紋舌兼證較多,具體情況要配合舌質(zhì)、舌苔來判斷。單憑裂紋來判斷,也是不夠準(zhǔn)確的。
健康之人亦偶有裂紋舌,或與生侯來,或為時已久,但其人一切如常,則不可視為病態(tài)。此種裂紋舌,舌質(zhì)呈健康之肉紅色,不胖不癟,不老不嫩,苔薄白榮潤,口中津液如常,就是正?,F(xiàn)象,不用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