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一種梅核氣
這位女孩雖然年輕,卻可以說是身患梅核氣的老病人了:今年22歲的她已有梅核氣病史七八年。
她的癥狀極為典型:咽喉部位像是有東西卡著一樣,吐不出來,也吞不下去。此外,還有過敏性鼻炎,每次感冒都會鼻塞流涕。她說,自患病以來,吃過各種中西藥物,均乏效。
患者性情較急,舌略暗尖紅,苔薄白略膩;左脈弦緩,右寸浮滑。
首診的時候,我給她開的是半夏厚樸湯合小柴胡湯,4副。
患者服藥后,自稱癥狀改善并不明顯,反而出現(xiàn)了明顯的咽喉干燥,想喝溫水。細(xì)思其舌尖發(fā)紅,右寸浮滑,咽喉不利,都是肺經(jīng)虛火上炎之象,因此,想到了《金匱要略》麥門冬湯的條文:“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彼扉_方如下:麥冬30g,黨參10g,甘草10g,粳米10g,大棗10g,姜半夏5g。4副。
患者服藥后,咽干、咽中物感等癥狀均改善,中飯后午休,咽部略有不適。補充病情:食咸、甜、辣則咽部癥狀加重,病情與情緒無關(guān)。偶有咳嗽,有黏痰。前方加桔梗10g,薄荷6g(后下),4副。
服藥后,諸癥大為改善,遂以上方為基礎(chǔ),減量,開水泡,代茶飲。
嘔吐3個月的女生
這位體型偏于瘦小的女生今年21歲,她主要的問題是嘔吐。2年前出現(xiàn)胃脹,噯氣,飲食不規(guī)律、饑餓則會出現(xiàn)胃疼、腹疼。
近3個月來,出現(xiàn)嘔吐:早上起床后惡心,嘔吐,吐酸水,自覺食道灼熱(食辣則?。S袝r中午也嘔,晚上進(jìn)食亦嘔。大便不規(guī)律,近日偏稀,暢。唇干、口干,欲溫飲,口中發(fā)黏,手心汗多。月經(jīng)周期準(zhǔn),量偏少,色可。舌偏暗,苔偏少,脈弦。辨證為:胃陰不足,胃氣上逆。
處方:麥冬30g,大棗10g,半夏5g,干姜5g,黨參8g,生甘草8g,黃連8g,粳米15g。4副。
患者服藥后,嘔吐、口干均減輕,大便仍干稀不調(diào)。處方麥門冬湯合四逆散、半夏瀉心湯:麥冬30g,大棗10g,柴胡8g,枳實8g,白芍8g,黃芩8g,半夏8g,黨參8g,甘草8g,黃連6g,干姜4g。4副。
患者服藥后,已不嘔吐,諸證減,口黏除,仍有噯氣。前方再進(jìn)4副,已無明顯不適。隨訪半年,病未復(fù)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