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春薯4月中下旬至5月上就到了種植紅薯的季節(jié)了。
中旬扦插,紅薯生長需要平均氣溫15度以上,淺土層地溫到17-18度時比較適宜,夏薯也稱麥茬薯,在春小麥割完后翻土起垅種植。
紅薯是用薯秧扦插種植的,因各地氣溫不同,種植期也不同,具體栽種時間以當?shù)貫闇省?/p>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學(xué)習(xí)?起壟和覆蓋地膜對紅薯產(chǎn)量的影響。
起壟翻土能讓土壤疏松,還利于地下的通風,也能使紅薯吸收到新鮮氧氣,還能夠方便澆灌與排水,再就是光合作用效果更好。
種植地起壟后就要及時施藥,然后要盡快覆蓋地膜,這樣有助于土壤保持墑情,很大程度避免了土壤中水分的蒸發(fā)。
覆蓋地膜可以防除雜草,保溫保濕,利于紅薯苗反苗,增加產(chǎn)量。不過,這種方法的缺點是薄膜覆蓋連作與引起表皮潰瘍、開裂、變形。原因是地膜使地溫較高,促進有機物分解,加速了地力消耗。
那么具體怎么起壟和覆蓋地膜呢?
?1、起壟起壟一般分為三種,根據(jù)不同的栽種條件選擇不同的起壟方式。(1)小壟單行
這種方法多應(yīng)用在水肥條件比較差,地勢高的地塊。一般來講,壟高20-25厘米,壟間距70-80厘米,每株薯苗的距離在15-20厘米。一壟一行,單行種植。
用這個方法種植,薯苗比較均勻,莖葉封壟也更早,但是,因為壟比較地和小,抵抗干旱和洪澇的能力弱。
(2)大壟雙行
大壟雙行的種植方式適合土壤肥沃和松軟的地區(qū),產(chǎn)量也更高。壟的高度在30-35厘米,間距在90-120厘米,薯苗的間距以25-30厘米為宜??筛鶕?jù)紅薯的品種要求,調(diào)整密度。一般來講,每畝可達到4000棵。
(3)大壟單行
壟高在30-35厘米之間,壟間距在100-120厘米之間,薯苗之間的距離在20-25厘米為宜,單行種植。這種方式的壟比較高,排灌便利,結(jié)薯層的透氣效果也更好。大壟單行適合生長期長,澆灌次數(shù)較多的紅薯品種。
2、覆蓋地膜
(1)選擇地膜
地膜尺寸根據(jù)壟的高度和寬度選擇,一般來講,白黑雙層的比白色的薄膜效果好,變形發(fā)生少,因為內(nèi)面是黑色時,易吸收陽光輻射,夏季溫差小。不過,黑地膜價格比透明膜價格貴,大家可以根據(jù)性價比來選擇。
一般在種植紅薯前施用有機肥,比如腐熟的農(nóng)家肥,牛糞、豬糞、雞鴨、人尿糞、漚肥等等。農(nóng)家肥除了含有豐富的氮磷鉀以外,還含有微量營養(yǎng)元素,比如鈣、鎂、硫、鐵等。
除了施用農(nóng)家肥外,還要同時加入草木灰,過磷酸鈣肥和碳酸氫銨肥。紅薯底肥施加多少要根據(jù)種植的地塊進行,土壤比較貧瘠的,就需要多施肥,反之則少施肥。
覆蓋地膜的時候要講究緊貼地面,并且要把地膜拉平了。另外還要記得把周圍壓實了,紅薯在覆蓋地膜之后再進行栽插,壟面一般都是拱形的,在覆蓋地膜的時候一定要是緊繃的狀態(tài)。
覆蓋地膜的紅薯可以適當早收,紅薯塊根在適宜的溫度下,能持續(xù)膨大。未覆蓋地膜的情況下,紅薯收獲越早,產(chǎn)量越低,收獲太晚又易受冷害。當5-10厘米低溫降到15°C時,就要收獲了。
如果加工紅薯淀粉的話,盡量在收獲后60天內(nèi)加工完,能減少淀粉流失,提高淀粉提取率。影響紅薯淀粉提取率的還有紅薯淀粉加工設(shè)備,紅薯淀粉加工設(shè)備設(shè)計合理,薯塊收獲后及時加工,就能保證淀粉提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