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的吟詩示兒
陸游在《冬夜讀書示子聿》一詩中寫到:“古人學(xué)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來告誡兒子子聿,成就學(xué)問,要在少年時就要下苦功夫,光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還只是表面的,要了解事物的本質(zhì),還要親自去實踐,這也是陸游做了一生學(xué)問的總結(jié)。
林日賓的以聯(lián)示教
林日賓給兒子林則徐寫過一副對聯(lián):“粗茶淡飯好些茶,這個老夫享了;齊家治國平天下,此等事兒曹任之?!?/strong>林則徐牢記父親的教誨和期望,終成了民族英雄。
林則徐也給他的兒孫們寫了一副訓(xùn)子聯(lián):多財,益損“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其過。”他主張兒孫們自強自立,不能有所依賴,讀后讓人很受啟迪。
司馬光的言傳身教
北宋史學(xué)家司馬光,一生以“儉素為美”,他以自己的慎言、慎行影響著子女,告誡子女要懂得穩(wěn)“儉則久,久則平,平則穩(wěn)”的道理。他在《訓(xùn)儉示康》一文中提出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可稱是治國治家的警句名言。
鄭板橋的臨終訓(xùn)子
畫家鄭板橋老年得子,但卻并不寵溺,在他病危時,他要求兒子親手給他做饅頭吃,當兒子手忙腳亂的做好了的時候,鄭板橋已經(jīng)咽氣了,只給兒子留下了一張字條:“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漢?!?/strong>
一生清廉的鄭板橋,女兒出嫁時無錢置辦嫁妝,便以一副蘭竹圖代替,并在上面題了一首詩:“罷官囊空兩袖清風(fēng),聊憑賣畫佐朝餐,最慚吳隱奩錢薄,贈爾春風(fēng)幾筆蘭?!?/strong>表達了對女兒出嫁無力相送的不安,又是要女兒做人要像蘭一樣清香。
曾國藩的教子書訓(xùn)
清人曾國藩的“愛子,教之以方,弗納于邪”的作法也是很值得我們借鑒的,他教導(dǎo)子女,“莫作代代作官之想,須作代代作士民之想。”如此嚴格要求,終是他的長子曾紀澤,詩文書畫俱全,并自學(xué)了英文,成為當時著名的外交家。
徐勉的清白傳家
南北朝時期的徐勉,雖然身居要職,但他卻不置家產(chǎn),他把自己的俸祿都分給了親族中生活貧困的人,當有人提醒他要給后人留點積蓄時,他說:“人遺子孫以財,我遺子孫以清白?!?/strong>他希望他的子孫們能自尊、自愛、自強、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