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天生都是愛學習的!只是,很可惜的是,孩子的學習動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被身邊的成人和環(huán)境打擊得越來越少!
這里的成人,不單指孩子的扶養(yǎng)人(父母、老人),包括老師在內(nèi)的所有能夠影響到孩子的大人。
說完這句話,我想肯定很多人會反駁我。
別急,我先來說一說“孩子天生都愛學習”的表現(xiàn),大家體會一下這句話。
好奇心,是每個人生而帶來的。
所有的孩子,都會嘗試他們從未體驗過的他們認為的新奇事物,他們想要學會本領,就會自主地去學習,并且樂此不疲!
比如:3個月的孩子學習抬頭、11個月左右的孩子學習站立、一歲的孩子學習走路,一歲半的孩子和父母搶勺子想要自己學習吃飯……
這些,都是孩子的好奇心與求生欲,推動著孩子主動地體驗與學習。
網(wǎng)絡圖
當孩子開始學說話時,會非常努力、勤奮地時刻練習說話,一個詞語重復幾遍十幾遍,依然很有興趣;
當孩子已經(jīng)會說話了,就會激發(fā)他更大的求知欲,因為他可以提問了!
牽著孩子的手出去玩,孩子會問:“媽媽,這個是什么?那個叫什么?”“爸爸,樹葉為什么會落下來?”“媽媽,鳥為什么會飛?為什么我不會飛?”……
相信每個陪伴過孩子的家長們,都會很熟悉這些問題,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都被孩子這樣“煩”過。
這些,都是孩子的求知欲,都是孩子愛學習表現(xiàn)!
網(wǎng)絡圖
研究表明,作為兒童遺傳資質的一部分,兒童來到這個世界上,不僅為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而且還非常渴望學習。
如果孩子生活的環(huán)境是自由的,在環(huán)境中,孩子能感受到充分的愛和安全感,那么,孩子就會在這個環(huán)境中,不斷地學習和成長!他們會自主學習,并且會全力以赴。
兒童是具有天生的學習傾向的,這種自然的學習傾向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我們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要充分考慮孩子學習的特性,不能夠認識這一點,就無法真正理解孩子的學習動力與需求。
網(wǎng)絡圖
周一的時候,我去一個小學約談了一個三年級學生,我問她有什么苦惱想和我聊一聊?
她說了這樣兩件事,讓我感覺有些可惜。
(1)媽媽讓她只管好自己的學習就行了!
她是班里的課代表,每天都需要收發(fā)作業(yè),或者幫老師做些事情。媽媽不止一次地對她說:“別做什么課代表了,太耽誤時間了!管好你自己的學習就行了,別的都少做!”
我想問問:
網(wǎng)絡圖
(2)學話劇有什么用?別去了!
她是學校話劇團的成員,最近有演出,一周一次的排練比較重要。她非常喜歡話劇表演,即使她對媽媽說回家后會盡快寫作業(yè),不會耽誤學習,她媽媽依然是反對的態(tài)度:“學什么話劇???沒什么用,快別去了!太耽誤時間了!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多做幾套卷子呢!”
也許,高分低能的人就是在這樣的家庭中培養(yǎng)出的吧!
媽媽眼里,除了分數(shù),忽視了其他所有的能力!
我想問問:
家長對“學習”的定義太狹隘,把孩子對好多事物的好奇心都打磨沒了,只把孩子框在語數(shù)英這三科所謂的主課學習中,孩子的發(fā)展很受限制!
我之所以覺得可惜,是在于孩子明明這么有想法有能力,卻被媽媽這種狹隘的主課想法而限制,媽媽在用她能力有限的尺子在丈量孩子無限可能的人生!
很可惜!
最后,當孩子真的抵觸學習時,我們還會在那里抱怨:為什么孩子不愛學習了?
網(wǎng)絡圖
我也很在意主課學習,但是這個度要把握好,不是除了主課,其他什么都不重要,都是浪費時間。
畢竟,人生幾十年,語數(shù)英數(shù)理化能陪你多久?影響人生幸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創(chuàng)新能力、交際能力、抗挫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能力等等。
目光,真的不要太短淺!
而且,即使要讓孩子學好數(shù)理化,也要懂得如何保護孩子的學習動力,引導孩子越來越自信!
如果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你在旁邊說的話大多數(shù)都是叨嘮、批評、指責的話,那么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把“寫作業(yè)”與“被批評”兩件事劃上等號!
寫作業(yè)=被媽媽批評=媽媽生氣=我會被罵/難過/沮喪……
這種情況下,孩子一定會越來越討厭學習的!
網(wǎng)絡圖
我的兩個孩子,相差兩歲。我以游戲的方式引導孩子保持對學習的興趣,受益匪淺!
這里舉兩個例子,一個是數(shù)學認知與計算,一個是拼音。
(1)通過超市游戲,認識人民幣,學會計算
當妹妹三歲,哥哥五歲的時候開始,兩個人就特別喜歡玩超市游戲。
于是,我打印出不同金額的錢,當作資金,給家里的一些玩具寫上定價,然后我們?nèi)齻€人就坐在客廳的地板上,開始玩買賣東西的超市游戲。
這個游戲持續(xù)了兩年多,經(jīng)常孩子們搬著箱子喊著媽媽,就開始玩起來,而且每次玩都會玩一個小時以上。
孩子們感覺非常有樂趣!在這個過程中,我保持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設定了符合他們年齡的定價標準,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們認識人民幣、學會簡單的計算。
所以兩個孩子在一年級學數(shù)學的時候,沒有感覺到吃力,學起來很輕松。
網(wǎng)絡圖
(2)通過記憶游戲,學會拼音
兩個孩子在上小學之前,都沒有上過幼小銜接,但是他倆在一年級沒有出現(xiàn)掉隊的情況,一直跟得都還不錯。
數(shù)學方面,我剛剛已經(jīng)提過了我們的超市游戲;
語文方面,有些難度的就是拼音。
當時我把每個字母寫在不同的小卡片上,和兩個孩子玩誰記得多的游戲,每次以游戲的方式學幾個字母(女兒幼兒園時老師布置的英語單詞也是這樣玩的),然后我拿著學過的字母,一個一個展示給他們看,他們搶著說出讀音,玩得非常開心。
還有的時候,我們也會把卡片隨便散落著放,我說出一個音,他們?nèi)フ覍目ㄆ?/p>
無論是超市游戲,還是記憶游戲,這些游戲進行的過程中,切忌不可功利化!
如果我們要求孩子們每天一定要學會幾個,如果出錯了我們就失望或生氣或批評他們。一旦這樣的話,孩子就不會把這個當成游戲了,而會當成任務和壓力。
如果游戲玩得不開心,那我們就要反省自己,是否方式或態(tài)度不對。游戲玩好了,不但孩子能從游戲中有所學習和收獲,而且還能大大增進我們的親子關系!
我剛剛說的這兩個過程都是愉快的學習過程!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會說:“你舉得這個例子太簡單,有很多事情是需要深入學習的,都是需要不斷地反復練習,這個過程一定是辛苦的!”
是的,這個過程是辛苦的,但不應該是痛苦的!
而且,在辛苦的同時,也能保持熱情和樂趣。——這是完全可能的,只是需要我們花費一些心思。
網(wǎng)絡圖
給孩子選擇的入門級書籍,需要我們多花些心思。
如果孩子對入門知識感興趣,了解了一些知識有了基礎后,自己就能調(diào)動起更多的學習動力,主動地深入學習。
最近我入手了一套書,有圖畫,有漫畫,有涂鴉,有數(shù)字,顏色搭配上非常符合小學生的格調(diào)。
網(wǎng)絡圖
我剛收到看到目錄有些擔心,因為涵蓋內(nèi)容太廣了,很多都是孩子們從沒有聽說過的東西。
但是,兩個孩子放學回家看到這兩本書以后,就一個人捧著一本看了起來。
網(wǎng)絡圖
過了十幾分鐘,依然看得很專注,我沒忍住好奇心,打斷式地問了一句:“你們能看得懂?”
上三年級的哥哥說:“能?。≡趺戳耍俊?/p>
我笑了笑:“沒什么,這里面有一些知識是媽媽到了初中才學到的。看你們看得那么認真,媽媽挺佩服得。”
這樣一說,更激起了他倆閱讀的動力。
“比媽媽更厲害”的這種感受,他們非常喜歡!
網(wǎng)絡圖
每一個學科,每一項技能,想要學習到拔尖的程度,都需要投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不斷地學習和練習。
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對所學內(nèi)容是喜歡的,有興趣有動力主動去學,那么不但孩子學起來心情好,我們也能省心很多!
但是,如果孩子是被我們推著學習的,我們慢慢就會發(fā)現(xiàn):
孩子年齡越大,我們推他的阻力越大,等到孩子足夠高,內(nèi)心積攢到足夠的力量,我們就再也推不動了!
真正優(yōu)秀的孩子,大多數(shù)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想去學習,發(fā)自內(nèi)心地想做得更好,走得更高!
即使是郎朗,在練琴的時候與父親一度關系不好,父親也打過他,也罵過他,但是這些都不是讓他走到今天這個位置的主要動力,關鍵動力是郎朗真的喜歡鋼琴!不彈鋼琴,他會手癢!
因此,如何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如何引導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不減,如何輕推孩子走向不斷成長之路,……這些是我們需要努力的地方。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家庭教育講師,“非暴力溝通”的踐行者。我不是專家,我的文字是基于我的學習和實踐而寫,不一定全部準確,希望朋友們建設性的參考。如果能給大家一些啟發(fā),我很開心。若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