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8年2月份開始備考公務員考試,當時已經(jīng)32歲,最后以147分的筆試成績成功上岸。前后準備時間不到三個月,記得我第一次做行測試卷我只考了56分,當時覺得自己在公考這條路上真的沒有天賦,我身邊的朋友也是第一次做,相同的試卷居然有72分,對我的打擊可想而知。
上述經(jīng)歷可以看得出來我不是那種天賦型考生,跟那種裸考上岸的學生我是完全不能比的。很多沒上岸的考生我覺得主要是想得太少了,有些考生每天學習時間很長。相比于那種刻苦死板的學習,我是屬于那種喜歡動腦總結方法和技巧的,盡量減少自己的無用功,利用有效時間使得結果最大化。
我將自己的備考經(jīng)歷梳理出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答題順序和時間分配。大多數(shù)省份的行測時間都在120分鐘,除去涂答題卡的時間每道題大約就是45秒的時間,做題時一定要有所取舍。
參考資料,行測我用的老楊的公考教程,相當一部分網(wǎng)課都是免費的。
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行測復習方法,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僅供參考。
首先要選好課程和自己喜歡的老師,這一點很重要,時間不夠可以倍速聽,我一般用1.5倍聽課,這樣聽課的好處,一方面可以節(jié)省下很多時間,另外在倍速下你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聽課的時候一定要隨時按下暫停鍵,聽到非常有用的部分一定要用筆記下。在看網(wǎng)課的同時在配套講義上做筆記,聽完之后再進行梳理,這樣做效率很高而且不容易遺忘。
思維導圖也是幫助你記憶的好方法,同時有助于你做筆記,我這里有總結好的行測的五個模塊思維導圖,大家有需要的話可以在下面留言。思維導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有助于后期復習,學習的過程一目了然。
第二點也是很多人常犯的錯誤,很多人就光聽網(wǎng)課,卻忽略了做題,在聽課的同時感覺自己聽懂了,但只有在真正做題的時候才能檢測出你的真正水平。所以這里建議每當聽完一個模塊的課程后一定要做對應的題目進行大量練習,在不斷的做題過程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另外做題的時候一定要將做過的錯題積累下來,可以在APP上直接記憶,也可以直接拍照,切記不要做手抄這樣的假努力,雖說過一遍手的確有助于我們記憶,可效果甚微。積累錯題的時候也可以專門記住那些錯的點,積累下來后以便日后復習,這些題一定要反復來看,當你第二次再做錯的時候要進行第二次標記,最后將這些長踩的坑總結下來反復去看。
當我們學習完一個模塊后一定要有復習上個模塊的時間,保持上一個模塊做題的感覺,一定要將新知識和舊內(nèi)容穿插著來學習,這樣才能不斷的加深學習。
當我們前期將五個模塊都完全學習了之后,這個時候已經(jīng)將知識點掌握到一定程度了,接下里就是不斷的將所學技巧和知識加深鞏固,提高我們的做題效率。
這個階段我們除了做套卷之外還可以分模塊來練習,一定要形成一個合理的答題時間,比如我給自己設定的時間:1—資料25分鐘,2—判斷推理35分鐘,3—言語30~35分鐘,4—常識10分鐘,5—數(shù)量10分鐘左右,每次答題就按照這個速度來,每次都要將自己的做題正確率和時間,爭取最后能完成自己事先設立的目標,
之后要說的就是套卷練習,在備考中后期就是套卷練習,真題最好做三遍以上,模擬卷可以做一些但不必糾結自己的正確率,可以當做是查缺補漏的方法,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比較薄弱。
接下來我來詳細說下每個模塊的做題對策,需要這樣面的資料也可以在下方留言。
常識:常識部分基本靠自己的日常積累,如果積累不夠可以參考下面的蒙題技巧:1.常識利用從眾原則2.法律問題,不選過于絕對化的表達。3.歷史事件排序,掐頭找尾。常識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
言語理解:言語理解部分給人的感覺就是有些亂,對于學習沒多長時間的考生來說很難分辨出是什么類型的題,所以我們在做每道題的時候要使用更多的方法,時間久了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方法適用不同的題型。
判斷推理:解題技巧比較多,主要看自己掌握的熟練程度,在考場上千萬不要浪費太多時間,一旦發(fā)現(xiàn)沒有任何思路最好直接放過。
資料分析題:日常要對一些特殊數(shù)值要有積累,這樣在考試的時候一眼就能看到正確答案。這部分題最好把分全部拿下,需要的公式和技巧就那么幾種,只需要平常多多練習就可以了。
數(shù)量關系:這部分題目考得比較活,雖然看來看去就那幾種題型,但在考場上還是容易犯迷糊,這部分我一般放在最后解答,數(shù)量關系更注重技巧,千萬不要在這部分浪費太多時間,同時數(shù)量關系也是整個卷子失分較多的部分,大家在答題的時候一定要衡量,顧全大局。
對于申論部分的復習,都說得申論者得天下,但大多數(shù)人難得其精髓。申論百分之八十以上題目都比較可觀,都需要你從材料中總結歸納和分析,如果你寫答案的時候太過于放飛自我,脫離了答案和主題,那你的申論成績肯定是慘不忍睹的。由此看來,申論對于個人的文筆和寫作能力并沒有太高的要求。
接下來說說申論考試每種題型的作答技巧。
提出對策題。這部分題目一般需要你根據(jù)材料中的問題來提出對策,這部分題目主要看上下材料部分,根據(jù)重點從材料中尋找對策。記得一定要客觀,必須是從材料中分析總結的,哪怕是根據(jù)相反的例子也是可以的。
歸納總結題。這部分題目主要考察你的總結能力,很多考生都喜歡答這部分題的時候大段的摘抄材料,這樣的結果就是你的分數(shù)并不好太高。你需要從材料中總結歸納,提煉出精華部分,盡量將問題中對你的要求全部覆蓋。很多人覺得答題空間不夠用,那就是因為你寫了大量無用的內(nèi)容。這就需要你平常就對這部分經(jīng)常練習,每次寫完之后對比答案,看看自己有哪些部分太啰嗦沒有用,時間長了你的語言就會變得更加精煉。
綜合分析題。大多數(shù)人在這部分失分比較嚴重,在備考初期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很難的一部分。這一部分題目之所以難,是需要你更加深入地了解材料的,要對材料整體進行多層次的分析。所以對考生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就會比較高。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可以先根據(jù)答案來分析,時間長了就對這類題目的套路就熟悉了。
公文寫作部分沒有什么好說的,主要是對各種公文模板都要熟悉,內(nèi)容雖然一直在變化,如果你掌握了上述幾類題目后完全不用擔心內(nèi)容填充。
大作文部分,很多人都覺得應該更主觀一些,適當表達一些材料中沒有的觀點,特別是在沒有給出材料的情況下。實際上,如果題目中沒有給出材料,就需要你從前面題目沒有涉及過的來找,以此為重點,其余材料部分也需要用到,基本上用來寫分論點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