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一些自媒體文章下面的評論區(qū)看到這樣的內容:“現(xiàn)在的老師太爽了,應該取消編制,并采用末尾淘汰制,取消所有的福利和補貼,再取消寒暑假帶薪休假,再進行常態(tài)化的師德考核,一有空就進行師德大整頓,那些發(fā)牢騷嫌待遇低的老師,可以讓他們直接辭職,又沒什么人逼著你當老師……”
公辦學校該不該取消編制,采用末尾淘汰制?這樣的言論,只有那些對教師行業(yè)眼紅的人可能提出來。如果公立中小學真的取消編制、采用末尾淘汰制,那和私立的學校又有什么兩樣?沒有私利學校的待遇,卻有著私利學校的“雷厲風行”,這是不是傳說中的“你沒有xxx的命,卻有著xxx的病”?
水至清則無魚,如果真的如此整頓下去,教師隊伍的數(shù)量會大幅度縮水:待遇不升反降,折騰卻掀起高潮,只要稍微有點賺錢門路的老師,人家都不用你“末尾淘汰”,他們直接炒學校的“魷魚”。在教師緊缺的情況下你來個無編制招聘,然后再附加傳說中的“末尾淘汰”制?無論任何一名教育主管部門的負責人,都不會這么做的。
假如真的取消編制,采用末尾淘汰制,那么教師隊伍嚴重縮水之后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原本農村學校就嚴重缺乏老師,這樣一折騰估計老師就跑得更干凈了。農村小學的校長咋辦?會不會成為光桿司令了?不排除這個可能?,F(xiàn)在的農村學校,連找個代課教師都不好找,你居然還要給我來個末尾淘汰?一個學校的教師被“淘汰”得差不多了,誰來農村教學?那些網(wǎng)絡噴子和網(wǎng)絡鍵盤俠嗎?
因為工作穩(wěn)定,旱澇保收,所以教師這個行業(yè)才有了吸引力。但是,只有讓教師這個行業(yè)的吸引力更大一些,才可以吸引更優(yōu)秀的人才走上三尺講臺。待遇給夠了,清華北大畢業(yè)生都可能會對鄉(xiāng)村學校的三尺講臺趨之若鶩。大刀闊斧清理教師隊伍中的“不合格產品”隨時都可以,但搞得草木皆兵、人心惶惶貌似不太妥吧?
有人說,你是老師,如果你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待遇很低可以辭職呀,正因為你沒多少本事所以你才繼續(xù)當老師。但我們必須反思這么一個問題:為何這個人所說的“有本事的人”會辭職?我們農村學校的三尺講臺為何無法吸引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呢?怎樣留住那些“有本事”的人,這才是我們要思考的重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