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夫差把勾踐逼上了絕路
吳王闔閭在伍子胥、伯嚭,以及軍事家孫武的扶佐下,不僅國力迅速強盛起來,而且還率領大軍一舉攻入楚國的郢都,為伍子胥和伯嚭報了仇、雪了恨。
闔閭并不滿足于戰(zhàn)勝楚國,他還想兵進中原,與中原的諸侯爭霸。但要兵進中原,前提是必須有個穩(wěn)固的后方,而此時緊鄰的越國也已崛起,正虎視眈眈盯著吳國這塊肥肉。闔閭思前想后,決定先干掉越國,再圖中原。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踐繼位。一般情況下,政權交接之際,也是一個國家最混亂的時候,吳王闔閭決定乘機出擊,滅了越國??勺岅H閭沒想到的是,新繼位的越王勾踐絕不是等閑之輩,他不僅出奇兵一舉打敗了吳國,而且吳王闔閭也在戰(zhàn)斗中負傷喪命。
闔閭臨死前,把兒子夫差叫到床前,叮囑道:“爾而忘勾踐殺汝父乎?”要兒子千萬不要忘了殺父之仇,要想盡辦法為自己報仇雪恨。夫差繼位后,時刻不忘父親的囑托,是“習戰(zhàn)射,常以報越為志”。
勾踐聽說夫差要報仇,便不聽范蠡的勸諫,一意孤行要先下手為強,想趁夫差還沒成氣候就把他給滅了??蛇@次勾踐失算了,在兩軍交鋒中,勾踐被打得大敗,僅剩五千人馬被夫差圍在會稽山上,是藏也沒處藏,跑也沒處跑。
面對絕境,勾踐與手下大臣范蠡、文種一商量,決定先無條件投降夫差,掙得一條活路再說。
勾踐可憐巴巴要投降,夫差心軟了,想放勾踐一馬,但伍子胥堅決不同意,他知道勾踐是一頭猛虎,放虎歸山,必有后患。于是他引經(jīng)據(jù)典勸諫夫差,“天以越賜吳,勿許也”,“勾踐為人能辛苦,今不滅,后必悔之”,“勾踐賢君,種、蠡良臣,若反國,將為亂”。
就在夫差猶豫不決時,越國大臣文種決定利用夫差身邊的紅人伯嚭貪得無厭的人性弱點,給他送去“美女寶器”,讓他替勾踐說好話。
果然,伯嚭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勸說吳王夫差放了勾踐一馬。
臥薪嘗膽勵志復仇,
勾踐把夫差逼到了絕境
勾踐死里逃生回到越國,是臥薪嘗膽日夜都想著要報仇,終于經(jīng)過十數(shù)年的隱忍和勵精圖治,越國國力大盛,而此時的吳國經(jīng)過夫差這么多年的折騰已到了強弩之末。
公元前482年,勾踐抓住夫差帶兵外出作戰(zhàn),國內(nèi)兵力空虛的有利時機,親率五千精兵,討伐吳國,一舉俘獲了吳國的太子友。
身在國外正與諸侯一爭高下的夫差一聽說勾踐打上門來,趕緊派人去求和。面對勝利,勾踐想想此時自己的實力還不足以滅吳就答應了下來,班師回國繼續(xù)苦練內(nèi)功。
又經(jīng)過四年的等待,公元前478年,勾踐是再次興兵報仇攻打吳國,把吳軍打得是節(jié)節(jié)敗退。公元前473年,經(jīng)過越國的連年打擊,吳國喪師失地,已經(jīng)是窮途末路。被越國圍困在姑蘇山的夫差眼見著自己已無路可逃,便派手下大臣公孫雄去向勾踐請降。
公孫雄赤裸著上身,代表夫差,屈膝來到勾踐面前,聲淚俱下,乞求勾踐看在當年夫差曾在會稽山上放過他的情面,讓勾踐也效仿一次,讓夫差投降,給夫差一條活路。
勾踐想想往事,再看看哭得甚是可憐的公孫雄,心軟了,便想答應夫差的請求。就在這緊要關頭,范蠡站了出來,義正辭嚴勸諫道:“會稽之事,天以越賜吳,吳不取。今天以吳賜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罷,非為吳邪?謀之二十二年,一旦而棄之,可乎?且夫天與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則不遠’,君忘會稽之厄乎?”
這段話的大意就是,當年上天要把越國賜給吳國,吳國不要;今天上天要把吳國賜給越國,我們怎么可以逆天而行呢?君王你想過沒有,這些年你廢寢忘食不就是為了滅了吳國嗎?二十二年過去了,現(xiàn)在你不滅吳,吳反過來就會滅了越!君王您難道忘了當年會稽山的惡夢了嗎?
盡管范蠡極力勸諫,但勾踐還是心有點軟。范蠡見狀,便自作主張“乃鼓進兵”,帶兵猛攻夫差,逼得夫差拔劍自刎。
勾踐得生夫差自剄,
短板效應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在夫差與勾踐的對決中,雖然勾踐笑到了最后,但當我們回顧整個過程時卻會發(fā)現(xiàn)倆人的人生軌跡有著諸多相似之處,倆人不僅都胸懷大志、為復仇都殫精竭慮,而且連倆人身處絕境時采取的逃生方法都一樣——投降對方。
相同的奮斗歷程、相同的走投無路、相同的逃生方法,為何勾踐能得以生還,而夫差卻不得不自刎而死呢?這還得從兩個人的核心團隊說起。
夫差與勾踐的核心團隊也極為相似。夫差的團隊由夫差、伍子胥、伯嚭組成,勾踐的團隊由勾踐、范蠡、文種組成。
兩個團隊的組成人員都極為精干、治理國家的能力與軍事能力都極強,兩個國家在兩個團隊的帶領下,也都能在短時間內(nèi)得以崛起。
然而,兩個團隊不同的是,勾踐的團隊中,無論是范蠡,還是文種,都是忠心耿耿,一心扶保社稷的忠臣。而夫差的團隊中,只有伍子胥是個敢于犯顏直諫的忠臣,伯嚭則是個好大喜功、貪財好色,為一己之私利而不惜損害國家利益的奸佞之臣。
兩個團隊中的這一點差異,就決定了夫差和勾踐兩個君主,相同的困境而有不同的命運。
當夫差把勾踐圍在會稽山上無路可逃,勾踐想“委國為臣妾”時,忠臣伍子胥力諫殺了勾踐以絕后患??刹畤涸谑帐芰嗽絿疱X美女后,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讓夫差放了勾踐,從而給了勾踐東山再起的機會。
可當勾踐把夫差圍在姑蘇山上,夫差想讓勾踐“意者亦欲如會稽之赦孤臣之罪也”時,范蠡不僅力諫,而且還不惜以下犯上不等勾踐答應自己即“乃鼓進兵”,要一舉殲滅夫差,從而使夫差徹底絕望自刎而死。
在這次勸諫勾踐的過程中,史書雖沒記載文種的態(tài)度,但從后來文種就是死了也要力保勾踐的人生結局來看,文種在對待夫差的態(tài)度上也決不會手軟。
夫差也是個明白人,他在自殺時回顧自己的一生,終于知道,自己不是敗給了強大的對手勾踐,而是敗在了自己團隊中的奸佞之臣伯嚭,于是,他想忠臣、恨奸佞,在自殺時以物蒙面,大呼:“吾無面以見子胥也!”
夫差死了,吳國亡了,勾踐成了春秋時期的最后一位霸主。在這一死一生、一悲一喜中,讓我們看到了團隊的整體建設是多么的重要!
本期編輯:玉米
【版權聲明】
轉載請務必注明
來源于微信公眾號“莫邪青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