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李隆基其實這個人也爭議非常大的,為什么這么說,因為他好像經常性的有殺人了,但是其實更多的時候他好像還是在享受生活了,但是李隆基有一件事情讓人覺得十分的讓人難以理解,那就是他一定要殺上官婉兒這件事情,那么這到底是為什么呢?下面就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揭秘看看吧!
上官婉兒眾所周知是一個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的女子。她在武則天時期只是一個奴婢,但是卻熱衷于玩弄政治,野心極大,同時是女權極力推崇者。
在中國歷史中上官婉兒相當于女版呂布,屬于三姓家奴之人,最后也得到了和呂布一樣的下場。
為什么在上官婉兒持太平公主所擬遺詔,向李隆基表明自己李唐宗室身份之時仍被斬殺呢?
第一,上官婉兒不只是才女,同時也是一個很能“作”的女人。
她推崇女權主義,勸諫韋后篡權奪位,導致太子被殺,明顯站錯了隊伍,并造成了極大不良影響。所以李隆基為博取政治聲譽必須將她除之。
第二,上官婉兒的政治能力強。
武則天時期執(zhí)掌高位多年,在朝中積攢不少心腹,如果和太平公主聯手,具備威脅李唐統(tǒng)治的能力。這樣的人留在世間,會對動亂之后根基不穩(wěn)的朝政造成巨大影響。
第三,上官婉兒自身的政治忠誠度也不高。
在武則天時期為武則天服務,韋后和武三思奪取大權之后又站在韋后一邊,韋后失權之后又去歸附太平公主,利用自己的才氣和頭腦游走在各大勢力之間。剛剛經歷政變的李隆基對身邊人的警惕性很高,這樣搖擺不定的政敵自然會被肅清。
第四,李隆基發(fā)動政變并最終取得勝利的過程中,上官婉兒沒有任何貢獻。
她在李隆基最困難的時候選擇對其不理不睬,等到李隆基輝煌之后開始獻媚討好必然行不通。
另外,對于李唐宗室上官婉兒也沒有任何的忠誠和尊敬,只是關鍵時刻用來做“保命符”,這種人殺掉比留下更好。
唐朝時期是中國歷史最興盛的時期,社會安穩(wěn),女性地位也是封建歷史中最高的時代,這給了上官婉兒可乘之機,只可惜她一介女流對政治深度拿捏不到位,想的都是利益方面,而不懂得適時取舍,最終在唐玄宗政變勝利后失去政治權利,落得身敗名裂。
不過凡事不能一概而論,上官婉兒到底是好是壞還值得考究。她如果醉心于政治權利,那么當她得勢時,其他勢力定會高歌稱贊其豐功偉業(yè);同樣在其失去政治支持的時候,其他勢力也可以落井下石,把她貶的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