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高血脂是吃出來的富貴病,飲食攝入過高的飽和脂肪酸、過飽、吸煙喝酒、運動量少、肥胖、或者某些藥物引起的,多發(fā)于中老年、較肥胖的年輕人。
高脂血癥的直接損害是加速全身動脈粥樣硬化,因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動脈供血、供氧,一旦動脈被粥樣斑塊堵塞,就會導致嚴重后果。高脂血癥還可引起肝臟損害。當血脂升高超過機體代謝需要時,脂肪便在肝臟內(nèi)堆積起來形成脂肪肝。要特別注意,脂肪肝與高脂血癥的關系就像兄弟,高脂血癥是全身性脂質(zhì)代謝紊亂,容易影響到肝臟;而肝臟是脂質(zhì)代謝的主要部位,脂肪肝也會影響全身的脂質(zhì)代謝,引起血脂異常。
沒有癥狀不代表沒有危險
高脂血癥在臨床上多以:頭暈、胸悶、心悸、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體麻木等為主要表現(xiàn),造成脂質(zhì)在真皮內(nèi)沉積所引起的黃色瘤,脂質(zhì)在血管內(nèi)皮沉積所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產(chǎn)生冠心病和周圍血管病等。
由于高脂血癥時黃色瘤的發(fā)生率并不十分高,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則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所以大多數(shù)高脂血癥患者并無任何臨床癥狀和異常體征,常常是在進行健康體檢或血液生化檢查(測定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時被發(fā)現(xiàn)。
服用降脂藥物時應注意些什么?
大部分高血脂患者治療的主要方法是吃降脂藥,飲食調(diào)節(jié),但長期服用降脂藥會造成血管硬化,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科芓研究表明,長期堅持服用降脂藥物,能防止心肌梗死的發(fā)生,降低突然死亡的危險性,從而達到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延長壽命的目的。但長期服用降脂藥物時,應該特別注意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1)降脂藥物的療效,即藥物的使用是否達到了降脂目的。
(2)藥物所引起的不良反應,尤其是嚴重的藥物副作用。
(3)降脂藥物之間以及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應用的。
在服用降脂藥物后6~8內(nèi),應復查血膽固醇、甘油三酯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的水平,以了解降脂藥物的療效。同時,醫(yī)生主要根據(jù)血脂水平的變化情況,調(diào)整降脂藥物的種類和劑量。
長期吃藥并發(fā)癥較多,建議多食用天然的“降脂劑”,黃花月見草油,多年來,這一植物油都是在國外盛行,近年來流傳到中國,被大眾認識、認可還需要時間,值得大力推廣。
黃花月見草油主要成分植物甾醇酯+γ-亞麻酸,兩大成分都是公認的天然降脂劑,雙重降血脂效果更好。據(jù)研究表明,植物甾醇酯能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下降24%,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不受影響。能使服用他汀類藥物的病人的LDL-C額外下降20%。
而不飽和脂肪酸γ-亞麻酸是人體必需脂肪酸,但人體卻不能自身合成,也是維持生命的重要物質(zhì),具有抗血栓、治療周圍血管疾病,預防心血管疾病,明顯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其飲食治療原則為限制糖類,限制并調(diào)整脂肪、膽固醇。具體內(nèi)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1)限制總熱能,控制體重至理想水平。
(2)限制糖類,哺乳動物很容易將過量的糖類轉(zhuǎn)化為脂肪,特別是蔗糖、蜂蜜、葡萄糖等,其中尤以蔗糖最易使甘油三酯增髙。要限制糖類的攝入,使其少于總熱能的60%。
(3)控制脂肪和膽固醇攝入,脂肪攝入量應小于總熱能的20%,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動物脂肪,同時要限制短、中鏈脂肪酸的攝入,因為它們在肝臟的中間產(chǎn)物是合成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原料。膽固醇攝入量每日要低于300ml。
(4)控制酒精攝入量,因為酒精可剌激脂肪組織的脂解作用,降低脂蛋白脂肪酶的活力,加重高甘油三酯血癥。
這種膳食可能造成缺鐵,應該多吃含鐵多的食物和蔬菜,如芝麻大豆制品、芹菜、蘑菇、海帶、木耳、茶葉等。注意檢查鐵的缺乏狀況,必要時以藥物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