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很多疾病、肥胖都有家族史,那么到底是遺傳基因在引領,還是生活方式影響了下一代?基因我們是無法改變的,而我們的生活習慣卻掌握在自己手上。
別喪氣,你還可以搶救一下。案例為證:
▼
看到?jīng)],只要找一個好的主人家,哦不,只要養(yǎng)成好的習慣,你真的可以擺脫肥胖,同時還能變得非常健康。
到底該養(yǎng)成哪些好習慣呢?接下來說說
注意,這里所說的瘦,并不是指消瘦,而是一種健康的狀態(tài)。
1. 吃飯細嚼慢咽
細嚼慢咽好處很多,對于胖人來說最大的一點就是更容易產(chǎn)生飽腹感,有利于預防肥胖。
狗狗給一個參考建議(但也不要太教條主義,把食物嚼碎就可以了):
▼
那到底咀嚼多少下,才算細嚼慢咽?
每口咀嚼25下。
2. 吃原味食品
原味的食物更加接近食物的原來的味道,不額外添加食材、過多的調(diào)料,也就不會額外增加熱量。
▼
3. 飯前喝湯
俗語說“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餐前喝湯,能夠提供一部分飽腹感,吃正餐時就不容易吃過量。
如果已經(jīng)吃飽了,再喝湯容易導致營養(yǎng)過剩,造成肥胖。這點和飯飽后再吃水果也是一個道理。
當然,飯前喝湯也要看是什么湯,假如油脂很多,湯色濃,也不要喝。
4. 零食絕緣體
一包零食能吃到“天荒地老”,甚至有些人,零食可以存到過了保質(zhì)期。
不相信?測驗一下你身邊的瘦子女同事,遞包薯片過去,她保證回你一個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
5. 食量不大,每次吃到7-8分飽
很多人不太明白幾分飽到底是多少,維他狗列了一張表格,你們可以做參考,自己平時再多嘗試摸索,就能知道自己需要吃多少了
▼
6. 經(jīng)常在家吃飯
回家的話,可以攝入更多的蔬菜和水果、更少的油炸食品,和常在外就餐相比,不利于發(fā)胖。
同時,還有更多的時間和家人相處,心情更好,親手做飯的話就更棒了,另一半會更加愛你~
總結(jié)
▼
看到這里,你也許想說,這些一點也不新鮮,地球人都知道。
但是,知道和行動是兩碼事,如果再這樣置若罔聞,無動于衷下去,胖子、胖子、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