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酒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一代文豪大詩人李白詩曰:“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仡櫄v史,詩人總結(jié)的還真是不無道理,從一定意義上來說,確實是至理名言。
從項羽的“鴻門宴”,到朱元璋的“慶功樓”,從關羽的“單刀赴會”,到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從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到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可謂喜也在酒,憂也在酒。
唐代著名詩人杜牧也是對酒情有獨衷。當清明時節(jié)小雨紛紛,路上行人衣衫濕透,行色匆匆之時,他卻與白居易串通一氣,四處打探:“借問酒家何處有?” 一心只想“能飲一杯無?”。行人因陰雨綿綿,對二人尋酒取樂十分不滿而不屑一顧,只有那些不諳時事的放牛娃告訴他們酒店離此很遠:“牧童遙指杏花村”。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酒量有限,“三杯兩盞淡酒”就已是“濃睡不消殘酒”,因不敵晚來風急而“人比黃花瘦”。她雖然醉眼朦朧,但心中十分清楚,暴風雨過后的海棠花“應是綠肥紅瘦”。
古代有些戰(zhàn)將酒癮很大,在戰(zhàn)斗前或戰(zhàn)斗中也不忘喝上幾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那么,古代什么品牌的酒最好呢?曹操與李白各執(zhí)一詞,各說各有理。曹操認為:“何以解憂,惟有杜康”,但李白卻說:“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碧m陵酒好得很哪。
人的酒量的大小,與喝酒時的心情關系極大?!熬品曛呵П?,話不投機半'杯’多?!崩畎拙屏亢艽?,并且喜歡喝快酒。“烹牛宰羊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懷”,“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投著停杯不能言,拔劍四顧心茫然”。
酒的作用很多。有人酒后吐出真言,有人酒后膽大包天。李白酒后靈感一發(fā)而不可收,斗酒詩百篇;武松酒后沖上景陽崗,赤手空拳打死獸中之王,而英名遠揚;魯智深醉打鎮(zhèn)關西,劉庸酒后在金鑾店上小便。
酒與愁有著不解之緣。一醉解千愁與借酒消愁愁更愁是對立的統(tǒng)一。“千金馬,五花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贝艘粫r彼一時,李白也有暈的時候,他自己也弄不明白酒到底是消愁還是愁更愁。
喝酒名目繁多。結(jié)婚喝喜酒,完成任務或打了勝仗喝慶功酒,送別喝餞行酒,外出歸來喝接風洗塵酒。
酒宴分國宴、家宴,盛宴、便宴,午宴、晚宴。
勸酒辭也是豐富多彩。常見的有: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倒酒不滿,害人不淺;酒滿心誠。
喝酒場面一般熱鬧非凡。比手劃腳,猜拳行令,醉死不認半壺酒錢。
世人對喝酒的后果褒貶不一。有人說喝酒可以增加血液循環(huán),延年益壽,有利健康。有人卻說喝酒酒精中毒,對身體有百害而無一利。有人編了順田溜,傳播較廣的有:“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壞了黨風喝壞了胃,喝的老婆背靠背?!?nbsp;
喝酒不怕醉,酒醉了,心還是要醒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