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感覺,《非II》比《非I》更傷感了,失戀、離婚、死亡……馮小剛和王朔在玩兒中年人的落寞、迷惘和滄桑。
給我印象最深的當然不是美人、美景,是片中跟文字有關的幾段臺詞和片尾曲,基于此,我認為我沒有在電影院里無端浪費那140分鐘。
“愛是有壽命的,我要是真愛你就不和你結婚了。”秦奮求婚時對笑笑說的讓笑笑大怒的這句話,雖然不好聽,但細一琢磨卻也有道理。愛情是一種激情,是有壽命的,有人說它最多三個月?;橐鍪菒矍榈膲災?,為了愛情而結婚顯然是一個美麗的錯誤,誰要是在婚姻的圍城里還執(zhí)著地尋找愛情,誰就會被無情地埋葬。
“我要的是婚姻,你要的是感情。”秦奮和笑笑的試婚以失敗而告終,那種“相依為命”的老年生活在風景如畫的三亞還沒試幾天,兩個人就分崩離析了。笑笑不明白為什么兩個有好感的人在一起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和諧美好,秦奮這句話倒是一語中的。愛情是愛情,婚姻是婚姻;一個人可以為愛情而走進婚姻,但卻不可以在婚姻中還天天喊著要愛情。愛情務虛,婚姻務實,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婚姻更多的時候不包容太多的愛情浪漫。
“不會享受生活,是一種人生殘缺。”李香山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時,他付出的是生命的代價。“我這一生,忙著掙錢、忙著喝酒、忙著處理感情危機,最后把生活給忙沒了。”他的臨終遺言道出了許多人的心痛和遺憾。生著的時候不會好好地活,死到臨頭方明白,一切都已來不及。生活是一場悲劇,你會活嗎?你能把它活成喜劇嗎?有人能,有人不能,李香山就是后者,英年早逝,他的人生是個大悲劇。
“婚姻就是一個錯誤,長久的婚姻就是將錯就錯。”秦奮這句臺詞引發(fā)的笑聲最多。“婚姻就是一個錯誤”,這話有點兒偏激,但也不無道理,生活中有很多婚姻可能人們都不希望它重來。“將錯就錯”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需要很多的毅力、耐心和智慧。生活是一種修行,愛也是一種修行。結婚證領進門,修行全在個人。生活的修行,更多的時候要閉上眼睛向內看。
佛祖釋迦牟尼說,人生是苦的,但這個苦可以解脫,這個解脫的過程就叫修行。修行是一條道路,一條通往人類內心最深遠處的道路。修行意味著使自己成為能夠在人間自由如意行走而不被外界困惑的個體,修行是一種最純凈的心靈活動,它能使我們的思想越來越清澈單純,心情越來越安穩(wěn)平和。在這條修行之路的盡頭,我們可以找到一種智慧,這種智慧能讓我們了解到生命的真諦,能使我們的生命自動達成充滿靜默歡喜的圓滿狀態(tài)。
馮小剛和王朔最智慧的地方是選擇了兩首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詩歌,在對愛情的感悟和生活的修行上,倉央嘉措的認識讓許多人仰視,他是個修成正果的人,是天地間自由的行者,是生命靜默歡喜的體驗著。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xù)。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里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里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里
默然
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