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雕爺牛腩舉個栗子。
前天,有人在自媒體大會上質(zhì)疑雕爺牛腩不好吃,雕爺牛腩的創(chuàng)始人孟醒當即翻臉,開啟群嘲技能:"沒吃過藍龍蝦、白松露,不知道黑松露和白松露的區(qū)別,對不起,你別跟我談味道。屌絲們天天吃盒飯,你們的味蕾都還沒打開……"
我們后來發(fā)現(xiàn),寫了《惡俗》一書的作者保羅·福爾塞似乎也是個味蕾還沒打開的資深屌絲。不然他評價惡俗餐廳的話怎么聽起來都像是在說雕爺牛腩呢……
1. “你會很容易就找到一些信號。到處都是的‘美食’一詞就是一個確定的警訊?!?/p>
2. “凡有所謂‘好’車(即昂貴的車)出沒的地方,多數(shù)情況下是惡俗的一個標志?!?/p>
3. “它特別被那些愛嘩眾取寵同時又覺得不安全的人們所青睞,他們喜歡想像自己身上散發(fā)出一種貴族氣味。”
4. “人們會憂心忡忡地發(fā)現(xiàn)沒有菜單公布在門外或櫥窗里(又一個惡俗的標志)?!?/p>
5. “你會看見一個將油腔滑調(diào)和暗中鄙視玩得滾瓜爛熟的領(lǐng)班。”
6. “惡俗的下一項警告就是菜單。如果它很大、很沉、用人造革封面并飾有纓穗,小心:有人要遭騙了。”
7. “惡俗的餐館喜歡省去餐酒貯藏年份以及酒廠名字,他們以為沒有哪個顧客知道或在意這些事情?!?/p>
8. “菜譜上的一些語言,比如雅致的、精美的、奶油般柔滑的、芳香的、藝術(shù)感的、芬芳的……極其巧妙地欺騙了那些缺乏想象力的、無知又容易上當?shù)娜?。?/p>
9. “有些菜,仿佛它們是某種‘時尚精品’的一部分似的,是由某個在廚房里工作的大師‘設(shè)計’或‘創(chuàng)制’的。”
10. “如果某種甜點被列在菜單上了,它不是簡單地羅列出來就算了,而是由那些惡俗廣告的撰寫人用做作的詞語吟唱出來。”
11. “在一個惡俗的餐館里,沒有哪一個就餐的人敢冒丟臉的危險問一聲‘安格萊奶油烈性甜酒’是什么,因為他擔心對此一無所知而遭毒打。”
12. “菜上澆酒點燃熊熊火光,蛋烤冰淇淋,等等;擺錘總是由廉價的方便擺向廉價的裝腔作勢?!?/p>
13. “大多數(shù)惡俗的男女服務(wù)生迫于工作要求而裝腔作勢,以為虛情假意真的可以取代職業(yè)尊嚴。那些毫不友善的人努力裝出友善的樣子。”
14. “就像履行什么義務(wù)似的,每盤菜都必須模仿某幅畫——通常是一幅惡俗的抽象畫,不過有時也模仿一幅多愁善感的陸地或海洋的風景畫?!?/p>
15. “在真正頂尖的惡俗場所,視覺表現(xiàn)占絕對的主導(dǎo)地位,你會得到這樣的印象:仿佛正在領(lǐng)教這道菜的器官不應(yīng)該是嘴而是眼睛。”
以上文字內(nèi)容皆出于福塞爾《惡俗》。
@喵-湯圓小姐 是本文作者,支持她的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