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的時裝設計師往往能夠引領并重塑全球的流行趨勢,一些設計師也因其出類拔萃的設計而成為圈內的“明星”,用他們獨特的設計影響著這個行業(yè)。
10.拉爾夫·勞倫(Ralph Lauren)
1967年,美國時裝設計師拉爾夫·勞倫爭取到了曼哈頓服裝制造商諾爾曼·希爾頓( Norman Hilton)的支持,自此開始了他的職業(yè)生涯。他先開了一家領帶店,在“POLO”品牌下出售自己的設計,四年后又創(chuàng)建了自己的精品店。在其男裝系列贏得COTY獎項后,他開始設計中性風格的定制女裝系列,并為之冠上我們熟知的的“POLO”標志。而今,他已經(jīng)在美國(the United States)、倫敦(London)、米蘭(Milan)、東京(Tokyo)莫斯科(Moscow)及巴黎(Paris)等地開設了35家精品店,在全球建立了600多家工廠企業(yè)商店。2014年,公司的郵遞稅收高達40億美元,他的個人財富也已經(jīng)超過80億美元。
9.皮爾·卡丹(Pierre Cardin)
意大利設計師皮爾·卡丹因其前衛(wèi)大膽的設計而出名,20世紀的服裝一經(jīng)他的妙手,時髦感瞬間超前500年。他常常弱化女性的曲線感,而更為看重幾何的設計形狀,生產出的樣品若不合適,就絞成碎片(諸如“躺槍”的泡泡裙)。1950年,他開設了第一家店。此后,他為百萬富翁卡洛斯·德·貝斯特古(Carlos de Beistegui)在 Palazzo Labia(審校注:威尼斯的一處景點)舉辦的化裝舞會設計了30多套服裝,促使其職業(yè)生涯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50年代后期游歷日本后,他成為第一個進入日本市場的女裝設計師。與此同時,他為菲律賓人重新設計了他們的民族服裝——塔加拉族服飾,在當?shù)匾鹆瞬凰椎姆错?。與傳統(tǒng)的寬松設計有所不同,他使之更纖細合身,這一設計構思得到了前總統(tǒng)費迪南德(Ferdinand Marcos)的稱贊。盡管他看到有些過時的商品上印有他的名字會略微不開心,但是,我們會因為他超前衛(wèi)的未來設計而永遠銘記他。
8.唐納·卡蘭(Donna Karan)
紐約時裝設計師唐納·卡蘭在從業(yè)后就一直擔任安妮·克萊因 (Anne Klein)的助理設計師,并在安妮去世后接替成為首席設計師。十年后,她離開了這家公司,開始自己創(chuàng)業(yè)并為潮人們設計時裝?!癒aran”是其“Essentials”產品線中最出名的一款。起初產品分為七個款式,可以隨意地進行混合和搭配穿戴,并且她一直堅持設計屬于自己風格的產品,同時自己也會穿戴它們。她的DKNY品牌,向女性提供了性價比更高的時裝,擴大了她的女性市場。最終她的女性產品線種類擴展到牛仔褲和內衣,男性生產線種類擴展到西裝、禮服、正裝、休閑服和運動服。
7.克里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
法國設計師克里斯汀·迪奧是全球時尚圈內最著名的人物之一。1947年2月,迪奧開設了第一家店。起初它被命名為“Corolle”——花瓣的植物學術語。他的設計與二戰(zhàn)后保守古板的服裝風格截然相反,強調奢華感與浪漫風情,喚醒了女性如花般的婀娜身姿。這一時裝系列被Harper's Bazaar時尚雜志的主編更名為“新風貌(The New Look)”。雖然他最初因一套西服的面料使用量問題遭到了抵觸,但是普通大眾還是會找他來設計服裝。“新風貌”徹底改變了女性的時尚潮流,促使巴黎(Paris)成為時尚業(yè)的“生力大本營”。1957年,迪奧在意大利(Italy)度假期間突發(fā)心臟病猝死。人們對迪奧的死因有很多種猜測:有人說他是被一根魚刺噎死的,另一些人則認為他死于玩紙牌游戲。更有淫穢的謠言說他死于激烈的性事行為。
6.維維安·韋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
20世紀70年代,英國時裝設計師維維安·韋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因其為麥爾考姆·麥克拉文(Malcolm McLaren)設計的舞臺服飾而在朋克界一舉成名。她的發(fā)端之作以性感大膽的設計構思而出名,其離經(jīng)叛道的設計深受朋克搖滾樂隊 “性手槍”(The Sex Pistols )的影響,該樂隊成為維維安的靈感繆斯,并經(jīng)常親身為其“代言”。維維安·韋斯特伍德使搖滾有了典型具象的“外表”:齒輪、安全別針、色情口號、自行車鏈以及鉚釘項圈。這同時也成為了她的設計風格。她很快有了一大批名人粉絲:瑪麗昂·歌迪亞(Marion Cotillard)、尤金妮公主(Princess Eugenie)、卡米拉(the Duchess of Cornwall)、格紋史·提芬妮(Gwen Stefani)。連法瑞爾·威廉姆斯(Pharrell Williams)也在電影版的《欲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中身著其設計的服裝。韋斯特伍德(Westwood)也許曾經(jīng)備受爭議,但她始終因其政治斗爭及離經(jīng)叛道的作品活躍于大眾眼中。
5.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
出生于意大利的喬治·阿瑪尼因其剪裁精練,做工考究的男裝設計而享譽全球。1975年,他在米蘭(Milan)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品牌——阿瑪尼。在推出男女成衣系列后,僅僅幾年功夫,阿瑪尼的產品種類就迅速擴展到首飾、泳裝以及內衣。他很快成為國際時尚界的領軍人物,并開始采用一系列新型而又小眾的推廣方式,包括電視廣告、大量的街頭廣告牌以及和影視圈的合作。1980年,他為電影《美國舞男》(American Gigolo)設計了整套戲服,這部影片大獲成功的同時也為阿瑪尼帶來了超過100部電影的戲服設計訂單。他被譽為意大利最富有名望及成功的設計師之一,其年收入近年來超過16億美元,個人財富達85億美元。
4.卡爾文·克雷恩( Calvin Klein)
卡爾文·克雷恩于1968年開了他的第一間店鋪,推出了首款主打年輕、新潮路線的系列服裝。不到一年,他就登上了"VOGUE"雜志的封面。經(jīng)過三年的管理運營,克雷恩因其設計的女裝系列獲得COTY大獎,成為當時最年輕的獲獎者。而銷售額也因此上漲到每年3000萬美元,業(yè)績傲人。他設計的標名牛仔褲(褲后袋印有商標)也首次引來了公眾的追捧,且首周銷售額上漲超過二十萬美元。這種“牛仔熱潮”一直持續(xù)到90年代初期,而后雷恩便著手推出了內衣系列。在馬克·沃爾伯格(Mark Wahlberg)為其品牌代言的廣告大獲成功之后,他所設計的一系列服裝也大獲好評,內衣“Calvins”系列一躍成為眾人追求的時尚。雖然他現(xiàn)在已不再負責品牌范圍內的設計,再沒能掀起之前那樣的時尚浪潮,但不能否認卡爾文·克雷恩曾經(jīng)為時尚界做出的貢獻,以及對人們購買內衣的影響和指導。
3. 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
伊夫·圣·洛朗因為進入迪奧(Dior)工作而初涉時尚界。盡管開始只是個人微言輕的“無名小卒”。然而,隨著他在公司的不斷發(fā)展,他發(fā)現(xiàn)自己設計的高定時裝的草圖大部分都獲得了認可。當?shù)蠆W去世后,圣洛朗臨危受命,成為迪奧的首席設計師,此時年僅21歲。他所設計的系列服裝一炮而紅,從而迅速挽回了公司近期的經(jīng)濟損失,而線條鮮明和直線設計的風格也使他蜚聲國際。1960年離職迪奧后,他著手創(chuàng)建了自己的時裝品牌,其設計的服裝也立刻走到了時尚的尖端,例如嬉皮裝、獵奇外套、緊身褲和女性經(jīng)典西服套裝——“吸煙裝”。圣洛朗一向被認為是最具影響力的著名設計師之一,他使高端品牌時裝的公眾成衣更加現(xiàn)代化。如今,他的品牌也已拓展到男裝和女裝服飾、皮革制品、鞋靴和配飾等領域。
2.湯姆·福特(Tom Ford)
湯姆·福特初入時尚界全憑苦苦相求美國著名設計師凱西·哈德維克(Cathy Hardwick),才在她的公司謀得了一份職位。盡管如此,他還隱瞞了專業(yè)文憑是建筑學而非時裝設計的事實。很快,他感覺到是時候走出美國的時尚產業(yè),進軍歐洲市場了,為此他宣稱在美國穿著過于時髦會受到人們的輕視。之后,他出任古馳(Gucci)的女裝高級定制設計師。那時古馳在時尚界的地位岌岌可危、品牌口碑驟降。而在湯姆·福特任職期間,他成為了古馳的創(chuàng)作總監(jiān)并且迅速拯救古馳于水火,使其營業(yè)額增加了90%,成功地把古馳從破產邊緣拉回到市值100億美元。2004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同名品牌公司“Tom Ford”。湯姆·福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可謂是其為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在007系列電影中設計的邦德(Bond)造型。多才多藝的福特還涉獵電影制作,他執(zhí)導了由科林·弗思(Colin Firth)主演的電影——《單身男子》(A Single Man)。影片上映后獲得了不俗的反響,并為福特帶回了許多獎項,在其時尚功績簿上又重重添了一筆。
1.可可·香奈兒(Coco Chanel)
著名的時裝設計師可可·香奈兒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成就,莫過于通過大膽的簡化,將女性從胸衣中解放了出來,建立了一套全新的休閑時髦的女性著裝準則。香奈兒的眾多作品中,最暢銷的單品要數(shù)Chanel No.5香水、小香風套裝以及黑色迷你裙——一種設計簡潔、耐磨、通用且價格實惠的短裙,因其中性的顏色而廣受歡迎。
香奈兒的首次成功歸功于針織面料的創(chuàng)新使用。之前針織面料只用于內衣的制作,而香奈兒首開先例,將其廣泛應用于短裙、夾克衫和套頭衫的制作中。這種面料制成的女裝簡潔又不失貴麗,既實用又時尚,很快就成為了大眾女性的通勤裝。香奈兒不僅引領了時裝界的改革,同時也使日光浴變得流行起來。人們將戶外工作視為不幸,香奈兒卻使戶外工作成為了一種休閑生活的象征和特權——直至現(xiàn)今日光浴仍未過時。